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5日在宜昌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张家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70华诞大庆之年,是宜昌经济爬坡过坎大考之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宜昌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入加油提速新阶段,在特殊年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稳增长基础更牢。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好于预期,重回第一方阵,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初步预计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
——新动能支撑更强。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14.7%、40%。新增市场主体7.19万户、增长13.78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4家、限上商贸法人企业211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奥美医疗挂牌上市,和远气体成为全省贫困县企业上市第一股。
——攻坚战力度更大。实现4万人脱贫、16个村出列,五峰、长阳有望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政府债务管理全面加强。重点企业风险处置有力有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1.1%。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期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开工项目57个,长江干流三个国考断面水质首次全部达到Ⅱ类,千亿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成功落户,全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再次在宜召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考核居全省前列。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群众获得感更多。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棚改新开工2726套,基本建成7335套。城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07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552个,新建改造菜市场5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部。入选新一轮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三峡高速收费站成功东迁,年可节省通行费5000万元,城区快速路网得到优化。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32万人。基本养老、基本医保、社会救助标准提高。猪肉市场供应平稳。全面小康指数居全国城市百强56位,城市品牌评价居全国百强15位。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
一年来,我们聚焦“两个走在前列”,克难攻坚、以变应变,大力推进“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专注办好自己的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进促稳,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出台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比学赶超,加强精准调度,千方百计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新增城镇就业9.6万人、来宜就业创业大学生3.5万人。预计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00亿元、贷款余额3500亿元,分别增长5%、12%,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全省首创、全国领先,企业债券发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出台推进开放发展“十七条”、鼓励利用外资“黄金五条”,成功举办宜昌国际经贸高端资源对接会,新增外贸开口企业60家,预计实现进出口216亿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增长9%。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40个,126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汽乘用车生产基地、兴发新材料产业园技改升级等一批产业项目投产运行;中旗精细化工、卓尔航空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80亿元。坚持“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峡州大道二期、点军大道三期、花溪路、夷陵“三路一匝”、秭归长江大桥等建成通车,三峡“高改快”互通立交工程启动,伍家岗长江大桥、兴山峡口香溪河大桥建设加快,白洋长江大桥主桥钢梁合龙。建成一级公路 63公里、二级公路213公里。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白洋和茅坪疏港铁路动工开建。“双千”活动办成一批惠企实事,赢得市场主体普遍点赞。新落实减税降费47.6亿元。三峡对口支援到位资金142.9亿元。宜都、夷陵、枝江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前列。第四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二是以转提质,着力做强产业支撑。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化工“关改搬转”取得新进展,累计淘汰落后企业38家、改造升级55家、开工搬迁14家、完成搬迁4家、转产7家。宜都、枝江专业化工园区建设加快。预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00亿元、增长28%,企业技改面扩大到60%。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7%。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实施。落实仿制药发展扶持政策,累计10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成功举办首届仿制药发展论坛。南玻光电、黑旋风锯业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企业每百元业务收入成本降至79.2元,比全国、全省分别低5.1元、4.8元。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两坝一峡”旅游区提质升级,三峡旅游度假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5亿元,分别增长15.02 %、13.31%。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八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当阳关公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夷陵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区重点商圈建设加快,三峡环球港、华祥奥特莱斯开业运营。三峡枢纽水铁公多式联运项目加快推进,与上港集团、招商局集团、民生轮船等企业合作不断深化,商品车、集装箱水公水应急翻坝转运启动实施,三峡物流黄金十字网络日趋完善。入列首批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三峡航运数据中心建成。新增三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85家。电商交易额达到1850亿元,增长25%。宜昌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开园。枝江进入全国农村电商典型县市20强。秭归成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特色农业高效发展。改良柑橘、茶叶11.2万亩,生态养殖畜产品比重达到28%。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增长1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4.5%。产业薄弱村提升工作全面展开。建成高标准农田27.01万亩。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全省推广。“大棚房”清理整治完成。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仿制药、生物、精细化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运行良好。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7%。兴发集团、经纬纺机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泰科技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至喜长江大桥获“鲁班奖”。新增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6件。
三是以绿为底,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全面推进。实施长江宜昌段共抓大保护行动。大气污染监测超级站、43个乡镇子站建成运行。“散乱污”企业、船舶污染、“三磷”治理得到加强。《宜昌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即将颁布实施。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完成。沿江3座油库码头迁建启动。66家码头完成岸电改造,长江港口岸电建设经验全流域推广。整理河湖“四乱”450处,重点湖泊治理力度加大,退渔(垸)还湖839亩。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体系获湖北改革奖。玛瑙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鄂西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在宜挂牌。城区污水厂网和生态水网共建一期工程、滨江公园延伸段生态修复、沙河综合整治等加快推进。城区11条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6140亩。实施花园城市项目15个。新增城市绿道10公里、“美丽宜道”743公里、绿色建筑316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59万平方米。高铁沿线环境安全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完成31家已淘汰化工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治理水土流失263平方公里。长江航道疏浚砂石、三峡水库淤积砂石综合利用成效初显。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以奖代补办法,城区公共机构强制分类覆盖率达到98%,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10个、示范社区100个、示范小区79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纵深推进。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2.2%、95.8%。五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昭君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新增省级生态镇10个、生态村70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地耗下降5.94%、水耗下降19%。中省主流媒体多次推介美丽宜昌。
四是以改求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市、县两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六多合一”改革推开做实,“多规合一”试点落地,“多审合一”审图效率提升30%,“多评合一、多验合一”流程优化,“多证合一、多管合一”取得新成效。“3550+100”改革提速提效,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工业项目审批最多50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最长88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全进,可网办率达到98.6%,“一窗通办”事项达到8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1%。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加强。“互联网+监管”成为全省试点。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水平居全省前列。宜港集团成功回购,三峡机场股权重组取得重大突破,市融资担保集团、宜粮集团挂牌运营,国有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快。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改革有序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中期评估效果良好。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市直行政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工作启动。葛洲坝集团社会职能平稳移交地方。城区出租车续权改革圆满完成。“三村一社区”行政区划顺利调整。宜昌自贸片区“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三峡机场航空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二期改扩建进度加快,新增4条国际旅游包机航线,年旅客吞吐量326万人次。宜昌综保区一期达到封关运营条件。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值居全省同类前列。贝迪克凌云飞机保税维修项目获批。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五是以人为本,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情况下,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保持75%以上。编制完成《宜昌2050发展战略规划》。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26所,市特校新校区建设有序推进,湖北航空学院开工建设。教育资助政策惠及学生11.7万人。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全国推介。平安校园创建全面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文明程度巩固提升,20人(组)荣获“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宜昌新博物馆、史志馆建成开放。奥体中心、妇女儿童中心基本建成。《打银锁》荣获全国群星奖,6件文艺作品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屈原文艺奖。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农村贫困人口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中有升。公立医院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经验全国推广。亚行贷款养老、城企联动普惠性养老等项目启动建设。市慈善扶贫中心超市、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园建成运营。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公租房货币化保障提标扩面。力能天然气调峰储备二期项目建成运行。官庄至梅子垭水库连通工程建成通水。城区依法拆违24万平方米,创建无违建小区47个。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3068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完成县乡村道路生命安防工程5205公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走向全国。改造农村危房9969户。三峡、葛洲坝枢纽安保加强。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设水平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26件。宜都、秭归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持续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长阳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人防、审计、参事、气象、国防动员、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严紧硬实”作风助力行政效能有力提升。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按期推进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等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部,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74件、政协委员建议案和提案342件。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加快推进。严格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市级一般性支出下降10%、“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坚决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创新推出政务在线督查系统,市级发文下降49.7%、会议减少46.3%、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精减69.01%。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的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倾注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饱含着全市上下的奋斗心血!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在宜单位,向驻宜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宜昌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全市人民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用勤劳、智慧、奋斗创造了快速发展的伟大奇迹,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城市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昔日峡江小城正向区域中心城市阔步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奋力续写新时代宜昌发展更加精彩的华章!
思危方能居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宜昌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任务艰巨,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亟待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还不充分,现代服务业占比仍然较低;市场主体数量不多、活力不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市域发展分化明显,城区经济实力不够强,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低于预期目标;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环保、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等方面,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不强、能力不够、作风不实。我们一定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圆梦的目标越接近,越要爬坡过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热切,越要拼搏奋斗。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人民,坚定不移把宜昌高质量发展推向前进。
根据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深入对接“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聚焦“两个走在前列”,加快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突出“一高双争三决胜”要求,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保”,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以上预期目标,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求。这些目标的确定,既与我市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匹配,又与高质量发展“加油门”要求相适应,同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三个收官”目标任务相吻合。二是充分体现稳中求进总基调。生产总值增长7.6%以上,是一个底线目标,符合稳中求进的要求。从当前形势看,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但综合考虑宜昌现有基础和条件,只要付出艰苦努力,“跳起来摘桃子”,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结果。三是充分体现宜昌应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宜昌发展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要求宜昌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我们必须抬高标杆、加压奋进、积极作为,“一芯”争主动、“两带”担主力、“三区”当主角,为全省发展多作贡献。
今年,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用心用力推动经济稳健增长。经济稳健增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前提。必须突出第一要务,强化底线思维,科学应变、变中寻机,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在合理区间、合理位次。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办法,持续开展“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确保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储备项目转化率达到30%以上。加快东阳光仿制药及创新药、兴发集团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天奇力帝环保产业园、三峡烟厂易地搬迁技改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三宁化工合成氨联产乙二醇、安琪酵母健康食品数字化改造等220个项目投产运行;启动人福原料药生产基地、新宜化工氨醇搬迁转型等43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其中至少开工建设一个投资过50亿元的工业项目。加快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白洋和茅坪疏港铁路、三峡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宜张高速渔洋关至鄂湘界段、宜来高速、远当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白洋长江大桥、三峡翻坝江北高速等项目基本建成;启动三峡机场三期、沿江高铁宜昌段等项目;加快推进襄宜高速、十宜高速、宜常高速、宜渝高速等前期工作。强化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商会协会招商、金融机构招商,新签约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950个以上,工业项目占比与民间资本投资占比分别达到70%,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20个,实际到位资金1800亿元。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围绕打造鄂西消费中心,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提升夷陵广场、万达广场等重点商圈辐射力。推动大南门历史风貌街区建设。加快夷陵万达、长江国际文化广场、兴发广场、康龙璟里中心、万豪中心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实施社区便民商业促进工程。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城区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深化美食之都创建。坚持线上线下并进,促进商贸与文化、娱乐、新零售等融合发展,提升消费体验感。力争新增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个、电商特色村镇15个,加快“快递进村”进程,进一步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加快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两坝一峡”旅游区提质转型,加快三峡游轮中心、三峡大坝游客换乘中心、巴山金谷、城市旅游客厅、五峰国际滑雪场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新增5A景区1家、4A景区2家。实施特色旅游商品“进后备箱工程”。高标准编制宜昌全域旅游宣传手册。策划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争取纳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大力培育康养、会展、托幼、家政等消费增长点。完善房地产健康发展调控长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银担政企”对接机制,促成银企合作1000亿元以上。拓展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功能,力争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发挥市融资担保集团作用,整合县域担保资源,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设立民营及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报会企业2家,新增直接融资200亿元。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抢抓企业债券申报“直通车”机遇,力争发行30亿元。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深化“双千”服务,落实惠企政策,加强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稳定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充实“进规”“进限”培育库,力争净增规上、限上企业各100家。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压实责任、协同发力,“一企一策”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校园贷、类金融机构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推进非法集资陈案化解。有效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做优做强。
(二)用心用力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对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和“十大重点产业”,出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2个500亿、14个100亿级产业链,努力提高新兴产业份额。落实仿制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人福、东阳光等骨干企业巩固原料药优势,提升产品层次,促进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聚焦智能装备制造,加快推进中国船舶宜昌海洋装备科技园、宜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比亚迪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围绕民用航空运维、商用航天动力装备制造,加快推进凌云飞机保税维修、航天科工商业航天动力基地等项目。紧盯新型显示和电子材料,加快推进南玻光电玻璃、兴发电子级化学品等项目。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商业化利用。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综合利用基金、债券、金融、财政补助,持续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开工6家搬迁改造项目,确保14家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基本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加快宜都、枝江专业化工园区供热、危废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落实激励措施,振兴宜昌白酒产业。继续推进工业技改,完成投资900亿元,力争技改面达到80%以上。围绕创新、智能、安全、环保,谋划新一轮技改行动。深入实施“千百十”质量强企工程,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展智能制造咨询诊断、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认定,建设一批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新增国家“两化”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2家。加强与军工央企集团对接合作,促进一批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形成“一基地、五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扶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快成长。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向总集成总承包方向转型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完善三峡翻坝转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三峡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支持秭归打造中国脐橙指数发布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企业协同发展,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力争实现龙头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加快提升仿制药、生物、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服务能力。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双创”平台及产业基地3家。推动城东U谷、微特智慧谷、云计算等专业孵化器提质增效,新增在孵企业100家以上。支持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宜才宜用·双招双引”,健全高端人才项目引育机制。深化“我选湖北·爱上宜昌”计划,全面实现三年10万大学生在宜就业创业目标。
(三)用心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握“绿净齐富厚和”要求,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四个不摘”,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存量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细化“五个一”帮扶措施,推动资金、项目向产业薄弱村、深度贫困村倾斜,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质效。高度关注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完善返贫预警机制,把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或新纳入兜底保障的非贫困户、新发生因病因灾的重大变故户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突出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重点,加快补齐边界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深化“四扶四强”,持续激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果蔬产业绿色增效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5.37万亩,实施柑橘“三改”8万亩,新改建无性系茶园2万亩,调整蔬菜品种结构1万亩。加快建设高品质柑橘生态产业带,打造三峡“橘谷”。支持夷陵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枝江中化智慧农业示范区、秭归脐橙绿色示范标准果园、五峰出口茶叶基地、宜都清江鲟鱼谷等项目建设。支持中药材、中蜂、小水果、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星级民宿和农家乐。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推广运用。加大“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宜昌猕猴桃”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新增“两品一标”30件。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保供稳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建设美丽乡村。编制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示范村村庄实用性规划。支持建设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玉泉双莲、榛子黄粮、龙舟坪沿头溪流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引导各地沿流域、交通干道联动打造乡村振兴试验带。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实施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0个。完成农村“厕所革命”任务。持续推进乡镇污水治理接户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深入开展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农膜、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支持宜都、枝江、远安、夷陵争创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确保“美丽宜道”示范公路突破1000公里。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农村饮水公司化改革。
(四)用心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必须大力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区域联动,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更可持续的发展。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学习成渝经验,大力实施《宜昌2050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承接武汉、重庆溢出效应,放大优势、错位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火车东站、奥体中心、沙唐等片区深度开发,加快共联滨江片区开发、白洋新城建设,高位谋划高铁北站片区发展。加快快速路网建设,确保伍家岗长江大桥主线贯通,加快实施三峡“高改快”互通立交工程,确保西陵二路互通、合益路互通部分匝道建成使用。加快沿江大道、东山大道、港窑路、张家湾路延伸段和江城大道下段、宜长公路等项目建设。确保先锋路、将军路、南站路、江南二路等竣工通车。力争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深入实施畅通工程,打通城区一批“断头路”,规划建设一批人行过街设施。新建公共停车场13个,新增停车泊位2500个以上。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标准化、社会化管理水平。
加快协同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分类考核机制,推动比学赶超,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全力做强城区经济。建立城区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市直部门服务城区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高新区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白洋、生物产业园配套设施,增强要素聚集、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正化工、长青生物、百事可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统筹推进三峡旅游新区、三峡临空经济区加快发展。引导城区各区聚焦实体经济,强力推进都市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植梯度财源,切实发挥城区“一核”作用。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推动宜都百强再进位,力促枝江进百强,支持当阳争百强,更好发挥东部县市“一核”作用。积极推动“两核”融合发展,增强中心城区聚集能力。支持西部山区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特色产业,做好生态产业化文章,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区域合作。强化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理念,统筹红花套、枝城、白洋、姚家港、安福寺、双莲、鸦鹊岭、龙泉、磨市等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区,实现集中连片发展。落实飞地经济政策,支持山区、城区到东部园区新上项目,推动飞地经济突破性发展。推进土地指标、用能权等要素在市域范围优化配置。用好三峡移民对口支援、“616”对口支援平台,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和坝库区支持力度,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加强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更好发挥在“宜荆荆”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用心用力建设美丽宜昌。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松,擦亮绿色本底,厚植生态优势,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筑牢生态屏障。全力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完成“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高质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家试点。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完成自然保护地区划落界。统筹推进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健全非法、无序码头治理长效机制。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1208亩。加快枝江化学品船舶洗舱站建设。实现长江宜昌段干流及重要支流常年禁捕。完成“百吨千人”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认真落实《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柏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挥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作用,扎实推进城区污水厂网、生态水网等环保项目建设。
加快花园城市建设,抓好重要节点彩化、口袋公园建设,开展花园单位系列创建。编制“串园连山”绿道建设方案,新建城区绿道10公里。完成城区山体保护修复200公顷。加强与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中省在宜单位合作,增强共抓大保护合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整改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做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强化“散乱污”企业、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等治理。严控工地扬尘,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力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0%。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三磷”问题专项整治。
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协同治理,促进船舶污染物全接收、监管全链条。建立河湖断面控制单元污染源名录,分类治理小微水体。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加快花艳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建、运河下游污水管网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污水处理“厂站网河”一体化运维新模式。确保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95%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确保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到国考、省考目标。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实施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绿色制造工程,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技术攻关,推动磷石膏及制品示范应用,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40%。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实行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确保覆盖率80%以上、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35%。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加大矿山环境治理,集约节约使用林地资源。支持远安创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加强“生态公民”建设,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六)用心用力营造最优发展环境。良好的政务和营商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素。必须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推进“多规合一”走深走实,打响“六多合一”改革品牌。建立“一件事”事项清单,整合“一事联办”服务流程,持续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压缩工业项目审批时间至33个工作日,市县两级全面实现“1233+88”改革目标。扩大标准地、告知承诺制试点。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全链条、一对一专员服务。推动一体化政务自助服务设施进金融网点和社区,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自助办”。确保“市民之家”投入使用。完善线上线下中介服务超市,探索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推进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设。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开展县市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及联合惩戒。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扩大“去降补”成果,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以规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探索推进市属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完善国资监管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加快国有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颁证。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点状供地”新模式。实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改革,深化统计、供销社、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聚焦产业发展和市场主体需求,推出一批首创性、差异性制度创新成果,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宜昌自贸片区聚集。确保宜昌综保区获批、封关运营。积极申报中国(宜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争取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新通道。开行水运始发班轮550航次。支持三峡物流园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实施外贸“三项工程”,力争新增实绩外贸企业50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以上。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加强与国际友城交流。
(七)用心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必须集中更多资源投向民生领域,让发展指标的幸福含量更高、发展成果的民生比重更大。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企业用工和失业动态监测,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落实资金2亿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着力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加快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市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抓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启动市儿童福利院迁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推进租购并举,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改造老旧小区79个,开工棚改2463套。加快推进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城区居民既有二次供水改造。新建改造城区菜市场16个,全面完成提质惠民三年任务。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布局,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好老师多起来。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完成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好市特校新校区。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力度。支持三峡大学“双一流”建设、各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全力申办湖北航空学院。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实施青年名师“千人计划”、卓越教师“百人计划”、未来教育家“英才计划”。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打造平安校园。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确保实现“四连冠”。支持枝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长阳、五峰建设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五峰“万里茶道”、当阳“关公文化史迹”申遗。支持猇亭建设长江大保护展览馆。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市第三届艺术节。积极筹备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加快建设健康宜昌。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努力为人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互联网+分级诊疗”,出台加强乡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振兴,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综合楼、市中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国家试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一批示范项目。严格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支持宜都、枝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做好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促进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大风险研判,严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确保“一无四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城乡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制定法治宜昌建设规划,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人防等工作,加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确保实现“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严格执行《宜昌市城区养犬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养犬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侨联、社科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做好参事、气象、档案、援藏援疆、机关事务、机要保密、政策研究等各项工作。
三、全面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各位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忠诚为政。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政府工作的根本方向。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两个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体现担当,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诚践行者!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好的就让企业来干,使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各尽其能!
坚持高效理政。弘扬“严紧硬实”好作风,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进政府效能革命。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化解矛盾。一切承诺的事情,都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实施数字政府建设行动,强化大数据运用,加快推进网络理政,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强化“客户体验、用户思维”,多从群众和市场主体角度理思路、定政策、办事情。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促进政府各部门履职运行更加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实绩“论英雄”,高擎干事创业“风向标”,切实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干出实打实的新成效,干出群众认可的好口碑!
坚持从严治政。强化制度意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化“三同步”责任区工作制度,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惩治懒政怠政、不作为、落实不力等行为。在岗必尽责、失责必问责、不担当必追责。加强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工程建设等领域监管,强化审计监督,源头防控廉政风险。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严控“三公”经费,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政府的“紧日子”换来人民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加快“两个走在前列”进程,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谱写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