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20年1月6日在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庄稼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落实“六稳”措施,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财政总收入1328.5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68.3亿元,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着力稳增长促转型,实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企业帮扶成效明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摩擦不利影响,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等稳增长政策,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增资扩产、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下调工商企业用电用气价格,取消“四桥一隧”通行费,全年减税降费超400亿元。建立挂钩服务企业“六必访”制度,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0条”,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4.6亿元。健全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9.7%,银税互动贷款余额增长183%,融资成本下降0.8个百分点,累计使用115亿元应急转贷纾困资金。

招商引资有力有效。成功举办“厦洽会”和系列招商大会,奏响抓招商促发展最强音。建立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工作体系,健全招商落实、工作协同、督查问效等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全要素保障措施,成功组织赴北上广深杭和日本、欧洲等境内外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累计生成对接招商项目2383个,总投资1.2万亿元;已签约落地项目439个,总投资1933.2亿元。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推出创新举措15项。火炬高新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1%。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左右,累计超过1900家。建立“三高”企业培育库,首批入库企业2079家。新增众创空间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新培育企业1500家。与浙江大学等16家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等5个新型研究院落地建设。能源材料福建省创新实验室启动建设。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2.8个,国际专利申请占全省近一半。招智引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柔性引进人才5300多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1万人,引进留学人员增长25.1%。

先进制造业规模壮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323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超过360亿元,厦钨新能源材料等227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士兰半导体、通富微电子等33个项目投产。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永久落户我市,人工智能产业水平位居全国第八。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我市质量工作获国务院表扬。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带动影视产业异军突起。金融业快速发展,引进金融项目43个,总投资738.9亿元。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家,累计49家;新增境外上市公司4家,累计27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累计130家。黄金珠宝产业园正式开园。旅游会展业营业收入增长17.3%,接待国内外游客1亿人次,增长12.5%,举办商务会议和展览9000多场。中远海运、中旅邮轮运营总部落户厦门,首艘国内豪华邮轮“鼓浪屿”号从厦门港启航。现代物流业增长12.6%,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球第14位,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六。

(二)着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出台52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营商环境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行政许可事项9项,精简前置审批项目14项,97%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实施70条便民办税新措施,网上申报、缴税率超过99%。推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31类项目实现环评批复立等可取。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压缩通关时间和口岸降费成效明显,在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测中位列第一。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城市信用体系更加完善。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中央赋予的重大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市、区两级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深化国企改革,创新监事会体制机制,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8%和10.5%。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全部纳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同安区紧密型医共体运作顺畅,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取得成效,相关药品人均费用下降61%。58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生态文明指数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自贸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更好发挥“保税+”“金融+”等特色优势,新推出全国首创创新举措19项,累计达82项。加快建设14个重点产业平台,融资租赁、进口酒总量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展集成电路保税研发试点,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中欧(厦门)班列开行班次增长32%。“丝路海运”航线开行1575航次。国际集拼货值增长46.8%。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业务量位居全国第四。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实际使用外资134.2亿元,增长25%。进出口贸易总额6412.9亿元,增长6.9%,其中出口增长5.7%。对“海丝”沿线国家出口增长14%。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功举办“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闽港“一带一路”高峰研讨会、万国邮联跨境合作全球大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重大对外交流活动。外事侨务服务发展力度加大,厦门与港澳交流合作持续深化。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7个我市牵头项目完成投资252.5亿元。

对台交流合作更加紧密。落实在厦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出台45条措施,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批台资项目874个,增长10.1%。海峡两岸投资基金落户厦门。“小三通”客运量182万人次。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增至3家。厦金通电、通气、通桥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功举办海峡论坛、文博会、旅博会、工博会、海图会等两岸交流活动。对台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交流更加密切。

(三)着力推进跨岛发展,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稳步推进。岛内策划生成首批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69亿元;东部城中村整村改造顺利实施,签约率90%以上,完成拆迁361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1019套。改造老旧小区70个。岛外新城基地建设提速提效,重大片区分别制定三年行动规划,总投资超600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超1530亿元;一批骨干路网加速形成,学校、医院、保障房等一批公建配套全面铺开,中航锂电、华为鲲鹏生态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产城融合更加紧密,人气商气加速聚集。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机场立项和总规获批,航站区轨道工程等关键项目启动建设,机场大道等骨干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稳定运营,2号线开通运营,3号线、4号线、6号线建设按序时推进。第二西通道主隧道贯通,第二东通道加速推进,同安大道等提升改造工程竣工。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具备蓄水条件。汀溪水库群至翔安输水支线、西水东调管道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竣工。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2公里,完成燃气管线建设100.5公里,投用输变电工程10个、线路64.1公里。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完成乡村振兴项目投资306亿元。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1.1%。完成92个村庄规划编制,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全市“大棚房”和农地非农化问题专项整治。完成1049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

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大力整治高铁高速等重要通道沿线环境,完成房屋整治1584栋。全面完成违建别墅整治自查自纠工作。拆除“两违”801.1万平方米。东坪山整治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整治危房4237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走在全国前列,清理盘活“批而未供”土地22.7平方公里,处置“供而未用”土地6.3平方公里。大力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加快推进22条综合治堵措施,完成247处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打通8条断头路,提高翔安隧道等7条主干道路限速。厦门绿色交通获评中华环境奖。入围中国智慧城市十强,“i厦门”荣获2019中国智慧城市创新示范奖。

(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市民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力落实教育大会、健康厦门建设大会政策措施,办好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建成幼儿园中小学项目48个,新增学位3.4万个。完成403所无证幼儿园、2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增至88%。300所小学幼儿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惠及学生5.7万人。厦大附属翔安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一批项目投用,新增床位1900张。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主体结构封顶;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和华西厦门研究院开工建设。累计开设36个名医工作室。连续23年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实施《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16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评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总长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建成投用,新增36个校园对社会开放体育场地,成功举办市运会,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厦门马拉松赛获全球“绿色环保奖”。成为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承办城市之一。

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完成3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就业2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基本养老参保人数增长6.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80元。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800元和1200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万套,配租配售1.3万套。建成6个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5个农村幸福院,爱心护理院改扩建等项目竣工,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到100%。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乡社区结对帮扶共建机制在全国复制推广。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居全国第五,“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评居全国前列。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主动创稳,刑事警情下降13.8%,发案数为近十年新低,群众安全感率位居全省第一。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消防体制机制改革,整治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注册志愿者总数超过71万人,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市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持续提升。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双拥共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民族宗教、档案方志、人防海防、仲裁、信访、粮食、气象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实现新进步。

(五)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重大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出台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全国首批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系统,成立全国首个金融司法协同工作平台,狠抓非法集资、“套路贷”等专项整治,完成59家地方金融机构排查整治,清退22家不合规网贷信息中介机构。持续压降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1.1%。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市场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地价房价稳定在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扶贫协作取得扎实成效。帮扶甘肃省临夏州工作在全国考核中继续位居前列,落实各类帮扶资金6.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16个,援建扶贫车间113个。落实援宁援藏援疆援渝资金2.6亿元,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抓好省内6个县对口帮扶协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各项帮扶举措取得实效。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力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已完成22项,其余7项按序时推进。开展守护蓝天百日攻坚行动,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四。大力实施污水处理“三个一百”计划,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7座,新建污水管网111公里。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清退海域养殖796公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83.1%,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考评中名列第一。新增、改造城市园林绿地521公顷,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验收。

(六)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中央巡视整改结果运用,有效整治了一批重点问题,持续化解了一批难题积案,效能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精气神持续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基层减负年”活动,政府发文、办会均压减近一半。“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一般性支出压缩10%。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1件、议案2件、政协提案401件,办复率100%。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和法规修正案11件,制定市政府规章4件。强化廉政风险源头防控,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厦单位、驻厦部队、武警官兵,向来厦的投资者和劳动者,向关心支持厦门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链群规模亟待提升,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发展后劲还需继续增强;岛内外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岛外新城建设、产城融合、公共服务需大力推进;户籍政策放宽后幼儿园、中小学学位供需矛盾加大,医疗水平还有待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干部担当作为还不够,腐败案件仍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抓招商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和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壮大实体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百亿龙头成长计划”,切实提升产业链群的价值链效益链。实施投资促进计划,加快天马6代线、中航锂电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促厦钨永磁电机、盈趣科技创新园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实施增资扩产计划,开展技改专项行动,强化用地、融资、审批服务等要素保障。实施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计划,创建一批智能车间和智慧工厂,促进“厦门制造”向“厦门智造”转变。

力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引进一批区域性总部和职能型总部,提升总部经济能级。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采购分拨、智能仓储、城际城市配送等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跨境电商供应链,提升海外仓功能,开展结汇便利化试点。壮大旅游会展产业,塑造“海上花园·诗意厦门”城市形象,引进国际一流旅游和会展项目,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会展名城。

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信贷支持等方面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用好应急转贷纾困资金,帮助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培育企业家精神,办好中国(厦门)商人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加快建设金融强市。建好金融科技集聚区等一批重大平台,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地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提升金融资产规模和运行效益。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与上交所、深交所共建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推进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做优金融特色业务,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强化人才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策划实施10项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双自联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组织实施20个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

打造新经济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信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在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12大领域平台发展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环东海域新经济产业园,持续壮大新材料、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经济载体,促进新经济蓬勃发展。

加快“三高”企业倍增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加强企业技术需求、经营需求、人才需求三张清单收集办理,扩大“无需申报、直接兑现”政策覆盖,进一步集中科技资金扶持重点企业和项目。

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深入实施双百计划、海纳百川工程和高校毕业生招聘行动,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600名、柔性人才6000名、高校毕业生6万人以上。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机制,做好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推进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审改革,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聚焦特区发展新定位新要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保持营商环境全国领先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整合全市自助终端,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电子证照互信互认等创新举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登记便利化,推动企业开办“一个环节、一个工作日、零收费”。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强区放权”改革,加快向“6+2+8”实施主体、责任主体放权赋能。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聚焦主责主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启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强化慢病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加强“药价保”联动,做好药品集中采购,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以绩效为导向推进支出政策实质性清理整合,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支出,从严控制新增支出。建设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推动信用产品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落地生效,谋划和实施一批新的改革任务。

提升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构建高层次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重点平台三年行动方案,提高特色平台国际影响力,做大做强新兴平台。加快培育区块链金融服务、艺术品保税仓储等新业务。

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抓住国家扩大开放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机遇,全力办好第21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滚动更新招商地图和目标企业库,强化全要素保障和全链条服务,聚焦高能级项目精准发力,着力引进一批企业总部,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一批世界500强、央企等项目,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保持抓招商促发展强劲势头。

促进内外贸平稳增长。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做强做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试点,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全面提升中山路等重点商圈、重点街区商业品位,建成投用一批高端消费综合体,加快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全力打造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加快建设互联互通枢纽,打造“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品牌,做大国际中转和集拼业务,加密“一带一路”航线。加快建设经贸合作枢纽,与“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扩大合作,用好海丝投资基金、“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加快建设海洋合作枢纽,推进厦门海洋国际合作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合作,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人文合作枢纽,深化国际友城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鼓励海外侨胞回厦投资兴业。

(四)持续落实跨岛发展战略,构建高颜值城市新格局

深入推进岛内外一体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推进岛内大提升。围绕城市功能再造,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加快实施六大领域30个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服务、商贸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万亿产业集群;依托自创区、自贸试验区、火炬高新区,加快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对老城区开展“以留为主、改拆为辅”有机更新,对城中村实行整村拆迁或更新提升,加快旧厂房改造,加大“工改工”更新力度。

推进岛外大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推动岛外新城和重大片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围绕功能定位,统筹各新城(片区)规划设计,推动城市风貌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围绕产城融合,大力推进软件园三期、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翔安临空产业区等园区建设,引进更多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聚集人气商气,加快完善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生活便利性。围绕生态优先,加快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公共项目建设,提高环境舒适度。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新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加快航空公司基地、滨海东大道等配套项目建设。基本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加快推进4号线和6号线建设。巩固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整合提升东渡、海沧、刘五店各港区功能。畅通城市组团连接通道,开工建设滨海西大道改造提升等项目,建成第二西通道。加快建设福厦高铁。加快建设一批水源连通工程和水厂新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展5G通信网络建设,岛内区域、岛外核心城区、重要产业园区实现5G网络覆盖。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施新一轮环境提升行动,大力实施高铁高速公路沿线、综合交通枢纽、主要街区、市政绿化、水环境整治、公厕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七大提升工程。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坚决查处新增“两违”。强化“门前三包”考评,开展流动摊贩无序经营、户外违规广告店招等专项治理。继续加快一批交通治堵项目建设。

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推动对口协作常态化运作,完善对口协作机制,有效发挥闽西南城市协作开发集团和发展投资基金作用,加快各类协作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交通互联互通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产业、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环境保护、应急救灾等领域合作。

(五)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实现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农村公路、供水、供电、通信等保障能力,实现村庄高速宽带100%覆盖、农网供电可靠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

力促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生猪生态养殖水平,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监管。

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善治乡村。

(六)持续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坚决落实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发挥对台前沿平台优势,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促进应通尽通。推动经贸合作畅通,持续推进“一区三中心”建设,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合作,精准引进一批台湾百大项目,鼓励支持台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广台湾商品“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做大贸易集散等业务,使厦门成为两岸货物集散转运枢纽。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加快厦金大桥前期工作,建设五通码头智慧口岸,提高对台航线通行效率。推动能源资源互通,加快厦金电力联网工程落地。推动行业标准共通,建设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扩大台企资质和行业标准互认。

深化融合发展。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在厦发展提供同等待遇,推广台湾人才职称、技能等级匹配认定。持续提升两岸青创基地、研学基地,推荐更多的项目、提供更多的岗位,吸引台湾青年来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切实增强海峡论坛等重大涉台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扩大人文宗亲、教育医疗、社区治理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心灵契合。提升与金门在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强化技能培训、转产转业、就业创业扶持,重点帮扶被征地农民、海域退养渔民、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等10类群体,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适度发展高端养老。健全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救助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1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目标,加快配租配售,增加租赁住房供应,逐步实现住有所居。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56个、新增学位4.3万个。建成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和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开工建设厦门二中、厦门六中等岛外新校区,岛外四区各开工建设一所区属普通高中。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整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深化与华东师大联合办学工作,引进境内外一流高校来厦联合或独立举办学科院所。支持在厦高校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全力提升职教质量,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提升技能人才质量。提升名校长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培养,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加快建设健康厦门。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持续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等做强做大,支持本地医院打造一批高水平重点专科、引进一批高水平医学人才,新设立一批名医工作室。建成弘爱妇产医院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建设,完成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土建工程,开工建设市妇幼集美院区,新增床位2900张。实施中医“名医、名院、名科”建设,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聚焦“治未病”,重点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传染病防控、心理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等行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体系。

确保社会安定稳定。持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促进城乡社区共建帮扶,推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深化“餐桌污染”治理,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军民融合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主动创稳、铸魂创安、强基创先工程,着力化解信访难题积案,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争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八)持续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增强城市文化自信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创新激发文化活力,让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持之以恒建设爱心厦门。全面落实爱心厦门建设“五大行动”,常态化开展爱心结对、爱心捐献、爱心志愿服务,广泛弘扬爱心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传递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做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相关工作,抓好“六个一批”,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实现新提升。做好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打造高尚的文化之岛、优雅的宜居之岛、精致的旅游之岛。建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历史风貌建筑修缮展示,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夜间常态化开放,鼓励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厦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支持厦门爱乐乐团、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等文艺团体发展,打造厦门文艺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向社会开放一批学校体育设施。

创新发展文体产业。放大金鸡百花电影节效应,做好“以节促产”工作,大力引进培育骨干影视企业,延伸电影产业链,着力打造电影之城、影视之都。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龙山文创园等平台园区功能整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体育服务业,引进培育高水平国际赛事。

(九)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快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多措并举压降不良贷款。开展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和房地联动调控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坚决完成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任务。认真做好甘肃省临夏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援宁援藏援疆援渝各项工作,落实好省内对口帮扶任务,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劳务协作、结对帮扶上持续加力,增强被帮扶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把闽宁镇建成东西部携手奔小康示范点。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足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力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有效压降主要污染指标,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加强入海入河排污口治理,推进小流域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六个标志性战役,深入实施污水处理“三个一百”计划,全面清退海域养殖,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风险防控、治理修复,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陆海统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滨海生态系统。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完成3个垃圾填埋场整治,建成投用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确保原生垃圾零填埋。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加强政治建设。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严格依法行政。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

提高行政效能。聚焦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流程转变,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实现跨部门高效协同推进工作。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增强政府执行力,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实干实绩导向,规范检查考核,改进文风会风,为基层减负、为干部松绑。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八个坚定不移”要求,严明纪律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勤俭节约办事业,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做到严明责任不含糊、严抓纪律不放松、严管队伍不懈怠。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标签: 福建省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