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1月17日在辛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辛集市人民政府市长 田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辛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稳步前行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按照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落实新举措,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整体经济跨上新台阶。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11+2”首位,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5.7亿元,增长2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增长27.7%,均比2016年翻一番。再次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五项桂冠”,并首次跻身全国制造业百强市。
(二)项目建设开创新局面。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4个,总投资426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0个,是近年来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一年。三迪手机盖板、冠靶溅射靶材、8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等27个项目竣工投用,金士顿二期、申科产业园、冀雅电子、金瓯医疗等55个项目正抓紧建设,实际完成投资101亿元。投资2.98亿元的通用机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批复;投资2.5亿元的跨石德铁路“辛中桥”开工建设。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组织成立川渝、西安辛集商会,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招商网络;赴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针对性招商活动30余次,洽谈跑办总投资539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特别是投资155亿元的皮毛小镇项目,成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达到4.9万户,万人市场主体774户,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
(三)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强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省市系列三年行动计划,“1+3”主导产业纳入全省产业布局。辛集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综合发展水平先进开发区,引进、培育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35个高新技术项目。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1%。以“辛冬装、集时尚”为主题举办了时装周、皮博会和首届国际时尚服装设计大赛,国际皮革城被评为“中国商品交易百强市场”,皮毛小镇入选全省创建类特色小镇;4家制革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企业通过国际LWG金牌认证,有力提升了“时尚皮都、魅力辛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2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列入省千项技术改造项目9个、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3个。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建成投用,院士工作站达到12家,省级研发平台1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9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88家,授权专利1699件,有效商标5973件,中国驰名商标11件,在全省名列前茅。制定“人才政策十条”,吸引各类人才达到3.1万人,20名博士、资深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入住“博士楼”,创建博士后实践基地、省级示范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成功举办辛集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承办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9项,一批参赛成果已在辛集就地转化。申科集团、黑马公司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城市面貌实现新变化。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完成综合交通、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总投资15.9亿元的14个市域交通项目、23个城区街路项目。积极争取铁路部门开通了早晚高峰与石家庄间的高铁车次,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完成2个便民市场新建改造、11个公园游园品质提升、33公里供热供水管网改造、40公里市政排水管网清淤;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投资强度全省排名第一。继续实施全域大拆违大整治,拆除各类违建936宗、2737亩,拆除楼顶广告、违规牌匾3700余处。不断提高“以克论净”水平,扎实开展“全民洗城”行动,主干道路机扫率达到90%,在6个小区、59家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启动“雪亮工程”二期建设,加快整合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空气质量监测平台及公安、交通、防汛等视频监控网络,一体化城市智慧监控体系正在形成。城市管理更加精致规范,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五)生态建设得到新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利,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64微克,同比下降7.2%,圆满完成省定目标,大气质量为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好水平。大力推行企业环保设施分表计电实时监控系统,省生态环境厅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并在全省推广。持续强化扬尘治理,建筑工地全部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两个全覆盖”。深化燃煤锅炉治理,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109台,完成澳森钢铁、煜泰热能2家公司深度治理项目。农村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改造4万户,超省定任务4344户;推广洁净型煤4.8万吨,超任务1.4万吨;免费配送一氧化碳报警装置4.5万个。安装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净化装置700余台,检测过境重型柴油车3.97万辆。新能源公交车达到274辆,城乡公交路线35条,实行供暖季城市公交免费乘坐措施。完成植树造林2万余亩,和睦井乡小士庄村、双柳树村被评为河北省森林乡村。完成佳洁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水平。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有效保障饮水安全。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深层地下水位实现同比回升。高标准完成二分干渠改造提升。国考、省考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扎实开展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泥实现日产日清,完成制革区垃圾暂存场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7件,移送公安机关16件,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六)农业农村取得新发展。粮食种植面积138.8万亩,总产64.9万吨。以马兰农场为依托,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发挥全国唯一节水小麦院士工作站作用,实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3.08万亩、节水优质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项目19.5万亩,被评为全国北方小麦繁种示范基地。实施智慧农机行动,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8.3%。完成“粮改饲”试点3.47万亩。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处理设施配套率分别达到91.75%和100%。大力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建立食用农产品信用体系和追溯制度试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品种分别达到15个和11个。辛集黄冠梨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工程,建成全省首个“京东农场”高品质蔬果项目。投资8.9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1个,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5.5%,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家。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3.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58条、131.6公里,改造危桥15座,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投资7902万元,建立了市场化环卫保洁机制,农村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清理积存垃圾53.45万方、整治坑塘1315处,完成改厕1.96万座。组织防汛演练6次,应对能力明显提升。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确权面积82.83万亩、颁发权证11.88万本,流转土地21.63万亩,实现规模经营5.13万亩。
(七)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环节再次缩减15%,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7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198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34项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办理,网上可办率达到99.2%。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为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提供扶持资金超亿元;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4.39亿元,完成出口退税3.2亿元。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24.7亿元,比上年增加6.6亿元,增长36%;其中,争取政府债券7.13亿元,比上年增加3.03亿元,增长73.9%,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辛集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成为我省第三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130多家企业通过中心开展业务,当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6亿美元。
(八)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2019年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实施12项市级民生实事,一年来,市政府将民生实事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全年民生预算支出53.4亿元,占总支出的80%,同比增长105%。12项民生实事中,蓝天碧水、就业创业、农业农村、扶贫脱贫、供电保障、居民健康等6项已全部完成相关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教育惠民、文化体育等3项均实现工程进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近两年将集中投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平安辛集等3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措施,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保持了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圆满实现年初既定目标。具体完成情况我们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过去一年,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坚持以大督查促进重点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定,政府系统执行力不断提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宪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府系统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9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被评为河北省承办工作优秀单位。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供销、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防灾减灾、公积金、支油援疆、妇女儿童、扶老助残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拼搏竞进。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咬定目标、锲而不舍,开创了经济、社会、生态共赢发展新局面;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奋斗精神,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辛集经验”;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惠民生,为辛集实现跨越发展铺就了基石、积蓄了力量。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勠力同心、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省直驻辛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辛集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主要矛盾,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有效投资后劲不足;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支撑还不够强,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三是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均衡,乡村振兴基础还比较薄弱;四是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任务还很艰巨,精细化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五是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六是作风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干部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还不适应。我们一定直面矛盾、正视问题、敢于担当,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近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发展形成了稳中向好、增速领先、增比进位的良好态势,后发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营商环境优势进一步彰显,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迫切、干劲十足,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接续奋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开创新时代辛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及省“两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深度融入全省“三件大事”,大力发展“1+3”主导产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确保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成果,确保脱贫防贫成效持续巩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和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扎实推动新时代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取得新成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省控指标。上述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和我市支撑条件,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分衔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兼顾了当前需求与未来发展。
做好今年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强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高质量发展具体成效上,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落实到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
(二)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市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跃升,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以辛集之进、辛集之稳、辛集之好,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样板。
(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理念。主动应对困难风险挑战,在危中寻机,在稳中求进,在变中取胜,不断提升风险预判与防控能力,牢牢守住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的底线。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工作的起点,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问题,在化解矛盾风险中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必须强化改革开放的拼搏意识。跳出辛集看辛集、放眼未来看现在,在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瞄准发展难点、民生痛点、市场堵点,打破条框束缚,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开放拓展空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五)必须牢记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握民生脉搏,加大民生投入,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三、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即“八个着力”。
(一)着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坚持把项目作为财税之源、发展之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高质量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持之以恒在抓招商、促项目、优环境上下功夫。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按照“理顺机制、灵活政策,主动出击、有的放矢,提高门槛、注重质量”的思路,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招商政策,以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主攻方向,继续紧盯京津冀,放眼长三角、珠三角,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企500强,着力招引一批“高、专、精、新”重大项目。重点抓好廊洽会、数博会以及广州、杭州推介招商会,力争新增储备重点招商项目200个以上。对正在洽谈跑办的航空产业园、新型显示、智能手机、高端装备制造等70个重大项目,紧盯不放、锲而不舍、精准对接,力争更多项目签约落地。
提升项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建立资源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的协调保障机制,定期观摩拉练、排名通报、严格奖惩。对澳森钢铁升级改造、维迪线性滑轨、腾跃高铁配件等133个省市重点项目,逐一落实领导包联责任制,实行保姆式跟踪服务,确保尽早建成达效。
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四项改革”,加快整合经开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发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战场、大平台作用,力争新引进项目30个以上,争列省重点项目5个以上,高新技术项目占比高于50%,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进入全省前十。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着力在“两破解”“两强化”上下功夫、见成效,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年减税降费3亿元左右,用政府的“减法”赢得企业发展的“乘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按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要求,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等省市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百企转型”,推动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皮革业,以制革企业整合重组为动力,努力实现投入上规模、工艺上水平、环保上档次;以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皮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引领,瞄准“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国际化”目标,以国际皮革城为龙头,将工业设计、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等植入皮革服装产业,努力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对钢铁业,严格落实国家、省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施全流程绿色制造,打造“绿色工厂”。对化工业,坚决落实“四个一批”措施,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入区建设。
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材料、信息智能3个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9-2025),打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对燕园众欣石墨烯、金谷再生资源、华纺纳米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持续巩固其行业地位。
加快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着力构建集皮革购物、文化娱乐、温泉度假、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打造1-2个“夜经济”特色街区。推动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品牌培育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医养结合、家庭护理、托育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密切与阿里钉钉战略合作,建立辛集市域数字经济体联盟;拓展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实体店;发挥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壮大一批“淘宝村”,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网络零售额突破90亿元,形成具有辛集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三)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以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完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力争进入全省科技创新A类水平。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落实好“厅市会商”制度,进一步拓展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战略合作,合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4%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件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认定达到30%以上。强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项以上,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谋划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星创天地4家,新入孵企业、团队达到30家,技术交易成交额4亿元以上。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继续组织第三届辛集市创新创业大赛,承办好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引导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大力发展“院士经济”,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充分发挥现有院士工作站作用,打造更加牢固的技术研发转化链接体。制定更加优惠的招才引智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入住博士楼、享受燕赵英才服务卡,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个,引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6人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350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300人以上。
(四)着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
坚持以人为核心,把高质量、精细化体现和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高品质中等城市。
以长远眼光做规划。对标对表雄安新区,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加紧编制《辛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扎实做好中心城区及建制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3个重点镇和10个一般乡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73个村庄规划编制及116个村庄规划修编。同时,严肃规划的刚性约束,维护规划权威。
以工匠精神搞建设。持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清魏高速石衡石黄连接线、雄商高铁石济客专联络线、石黄高速旧城互通等重大项目;投资7.33亿元,实施辛中桥、古城大街、和顺路、颐和街建设,完成教育路中修及鸿华巷、永安街等36条街巷改造。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投资1.85亿元,实施市府大街、安定大街、方碑大街、束鹿大街、兴华路、朝阳路等15条街路和部分区域市政设施改造,启动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新建省级试点停车场3个、充电桩60个,新建垃圾转运站2座,新建改造公厕19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健全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切实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60套,启动新康家园保障房项目一期工程。深入落实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以高铁高速、国省干道沿线等区域为重点,植树造林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4.35%。
以国际视野提品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重点抓好城市音乐厅、规划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赵望云艺术馆、冰雪运动馆、全民健身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一厅七馆三中心”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城市会客厅”。完成307国道、通武线、衡井线等8条道路绿化美化提升,精心建设浣溪园等5个园林项目,建设一批健身绿道、街角游园。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标台,开通优化公交线路10条以上,新建容纳150辆公交车的充电站,基本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市域全覆盖。
以绣花功夫抓管理。充分发挥71个网格单元作用,实现建成区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为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抓好违法违规圈占土地、违规违建项目、资源能源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地下水超采等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公平秩序。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整合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空气质量监测平台以及公安、交通、防汛等视频监控网络,建好用好城区闭环道路智能限高、抓拍等系统,构建一体化智能监控指挥体系。
(五)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2.25万亩,推广节水小麦20万亩,发展设施蔬菜5.6万亩,生猪存栏达到43万头。大力发展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扎实推进“一减四增”。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探索发展“小麦+黄豆”等种植模式。发展优质梨出口基地10万亩、优质葡萄2万亩,培育密植矮化梨1.1万亩、休闲采摘园1万亩。依托马兰农场、新安海维院士工作站,持续放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北方小麦繁种示范基地效应,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控管制措施,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争创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个,提升辛集黄冠梨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推动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国家试点市建设,打造节水小麦、黄冠梨等优势农产品大数据中心,扩大“京东农场”规模,建设省级农业创新驿站3个,着力培育数字农业创新示范区。实施龙头企业产值倍增计划,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
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坚持全域推进、示范打造、专项整治相结合,以“五清三建一改”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清洁行动。改造农村厕所1.5万个,完成1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79个村庄污水管控;创建美丽庭院3万户、精品庭院6000户。扎实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城乡道路两侧、农村残垣断壁、“空心村”等一系列拆违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农村面貌。投资3亿元建设76公里乡村道路和145公里田间道路,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完成投资7400万元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关闭自备井,持续回补地下水。谋划实施全市域渠系疏浚连通工程,稳步推进南水北调江水向乡村延伸置换。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乡村振兴(辛集)研究院,推动特色产业、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提升发展。建设新垒头镇、南智邱镇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形成以马兰农场农耕文化和澳森钢铁小镇为核心的2个精品片区,打造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辛集模式”。
高效率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全域乡村建设用地整治,盘活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5%以上。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年内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8家。积极探索城乡物流新模式,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六)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农产品。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提升“智慧环保”水平,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和环保设施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深化燃煤锅炉、扬尘、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整治,打造房地产开发项目样板工地,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常态化推进散煤治理,全年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深入抓好农村清洁取暖,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热则热,确保完成省定任务,群众安全温暖清洁过冬。落实应急减排差异化定量管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不搞“一刀切”。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贯彻落实省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严格市乡村三级河长责任。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效防控水源地环境风险。扎实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坑塘治理。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升级改造,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确保100%收集、100%处理、100%达标;确保邵村排干大李桥断面、石津总干渠南张村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固废危废管控,加快推进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升级改造,对重点企业实现生产、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完成医疗废物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项目,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面提升土壤污染防控能力。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汇资源、拓空间,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探索设立各类扶持企业发展的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对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密切与蚂蚁金服等机构合作,建设一批信用贷款便捷终端,拓展中小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大力落实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现主板上市零突破。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科学划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落实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水资源税改革任务。深化“四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行乡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扩大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品种范围,提升医药卫生服务能力。
扩大对外开放。围绕做大做强生态皮革服装产业,继续组织企业参加上海、深圳、米兰、莫斯科、阿拉木图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办好首届中国(辛集)国际皮毛出口博览会,提升皮革博览会、旅发大会、时装周、时装设计大赛知名度和影响力,汇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流、信息流。依托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对接自贸区政策,推进保税贸易向保税加工、保税制造转变,重点抓好大型冷链仓库和国家肉类储备库、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项目,力争年内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以上,为创建综合保税区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要求,推进审批服务智能化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网上可办率达到10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持续保持全省领先。
(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重的责任、最好的政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力兴办民生实事。按照省委、省政府持续抓好民心工程的要求,我们初步谋划了2020年15项市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大会审议。待大会票决后,我们将逐项制定实施方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今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7485万元,比2019年增长48%。以精准防贫和巩固提升为重点,持续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健康、金融、消费等扶贫措施,全面推动“百企帮百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扎实开展防贫保险,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脱贫不返贫、非贫不致贫。
积极稳定扩大就业。扎实做好应届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推进总投资2.9亿元的4所中小学建设,启动投资1.58亿元的妍园路学校项目,抓好总投资3014万元的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改扩建,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引进高层次师资人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重新擦亮辛集教育品牌。
着力推进全民健康。依托河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建立覆盖1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两病”患者的门诊用药保障制度,进一步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加快建设投资7.2亿元的三级综合医院。依托名医、名校、名院,打造辛集公立医院特色专科。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疫苗监管,确保就医用药安全。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标准,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全社会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不断完善社保体系。企业养老保险扩面4000人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社保待遇按时发放率达到100%。实施投资2.46亿元的亚行贷款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完成5个乡镇及社区服务网点改造。
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做好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领域安全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大力推广“枫桥经验”,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深入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确保省级“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扎实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严格落实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推进河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积极申办乒乓球、篮球等各类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办好第二届辛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新建15个农村文化礼堂,推进乡镇电影院向农村延伸,开展“到人民中去”展演、“七进演出”、“365百姓故事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充分发挥“冀云辛集发布”APP服务作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确保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启动编制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凝聚各方智慧、高质量编制符合辛集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引领未来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四、全面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在辛集落地见效。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快依法治市步伐。
(三)全面提升服务效能。适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坚决克服庸懒散现象。强化公仆意识,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确保政府决策顺民心、合民意。认真落实政府服务承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踏踏实实把辛集的事情做好,以实干取信于民,以实绩造福于民。
(四)持续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反“四风”、树新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伟业,实干赢得未来。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拼博竞进谱新篇,奋力奏响新时代的大风歌,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