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19日在桂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秦春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两个建成”的关键之年。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及非洲猪瘟疫情等带来的系列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一体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两大振兴”,打好“三大攻坚战”,狠抓“四大建设”,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高于全区0.5个百分点,组织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9.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5∶23.5∶55.0。

———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领导批示精神,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雨季长、气温高等重重困难,如期完成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和纪念设施建设,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为决胜“两个建成”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政策争取获得重大突破。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成为全区唯一用地用矿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城市,自治区为我市量身定制的《关于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2019—2025年)》《关于支持桂林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等文件落地实施,我市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

———工业强龙头卓有成效。入选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库9家,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1]工业项目23个;深科技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等项目竣工投产,平钢、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西麦食品成为广西2019年唯一A股IPO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旅游转型升级明显加快。自治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阳朔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遇龙河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桃花湾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区样板。桂林旅游实现“七个升级”[2],世界品牌、国内标杆、区内龙头地位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实现7.5万贫困人口脱贫,86个贫困村出列,预计灌阳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35%左右。2019年7月,我市及龙胜、灵川、荔浦、永福在全区扶贫成效考核中获“综合评价好”等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创佳绩。阳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龙胜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县。永福罗锦镇、临桂泗林村、兴安莲塘村、恭城北洞源村、龙胜金江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幸福乡村”活动、乡村风貌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系列重大活动彰显桂林风采。成功举办第五届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体育强国建设论坛暨中国—东盟体育旅游活力月、“两会一节”[3]等系列重大活动,总结推广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桂林经验”“桂林模式”,展示了桂林的新形象和较高的办会、接待、文稿、安保、交通保障水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实施国家战略,“两个建成”基础更加扎实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落实自治区系列文件精神,出台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胜地建设四大战略定位逐步实现,12项主要指标有7项提前完成,为如期建成国际旅游胜地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启动实施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合作等项目,承办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班,推进可持续发展地方立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升取得新成果。

“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良好。主要指标进度总体符合预期,14项约束性指标有13项达到预期,19项预期性指标有10项提前完成或达到预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不断夯实。6大类53项指标有34项提前完成,总体实现进程达97%,居全区前列。

(二)聚焦“六稳”[4]狠抓落实,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全面落实中央“六稳”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三次产业平稳增长。

工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预计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4%。强化组织领导。将服务工业企业列入重中之重项目推进机制,工业项目占全市重中之重项目5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和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八条等政策措施。狠抓园区建设。制定实施市属三大园区体制改革方案,象山、叠彩、秀峰、雁山、灵川园挂牌成立。

示范乡镇建设稳步推进。完成第四批16个、启动第五批1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恭城月柿、兴安三花、荔浦衣架、永福罗汉果、灵川漓水文化等5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新增恭城康养、资源丹霞旅游、灌阳油茶、全州粉业等4个广西特色小镇。

幸福乡村建设成果丰硕。扎实开展“美丽桂林·幸福乡村”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3243个村庄“三清三拆”[8]工作。53个村落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阳朔蕉芭林村、秀峰桥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面开建。

(五)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2.5亿元。阳朔至鹿寨、贺州至巴马(钟山至昭平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桂林至柳州高速四改八扩建项目开工建设,荔浦至玉林、灌阳经恭城至平乐、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完成4个国省道改建项目。乡镇通公交率82.8%,建制村通畅率100%、通客车率98%、通公交率48.9%。完成桂林西站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第二水源工程开工,资源源口潭水库扩容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长塘水库工程可研报告完成审查,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完成10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改造完成投资25.7亿元,实施风电项目13个,新增装机容量66.9万千瓦;重要交通沿线、重点景区景点实现4G网络全覆盖,建成5G基站820个,开通5G网络商用。

(六)聚焦生态文化建设,“一城文化满城绿”风韵更加彰显

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加速推进。漓江活动壅水科学试验项目二期主体完工,水质保持优良,枯水期生态、景观及通航条件得到改善。持续推进伏龙洲等洲岛及漓江岸线生态修复。兴坪、草坪、杨堤等旅游码头完成改造提升。《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草案)》通过三审。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完成网格化数字管理平台一期建设,机动车尾气检测执行新国标,实现砖厂脱硫除尘、无组织排放整治和在线监控全覆盖,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连续5年下降,为全区唯一连续5年完成大气环境考核指标城市。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依法拆除青狮潭周边水域非法养殖场,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核。持续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排名全区前列。生态创建、绿色创建全区领先,永福入选国家园林县城,荔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植树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58%,“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文化软实力加快提升。持续唱响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三部曲”,成立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完成甑皮岩遗址环境整治二期、东巷博物馆陈列布展等工作,灵渠展示中心建成开放,靖江王陵遗址数字化博物馆、非遗展示馆二期、省立艺术馆维修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桂林文化旅游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8个。民族歌剧《刘三姐》走出国门,《桂林有戏》走进国家大剧院,桂剧《破阵曲》获广西铜鼓奖,文场戏《帆过漓江天地红》获评第三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一类优秀节目。完成第二轮地方志修编。“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七)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市场主体活力有效释放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整合减少市县多领域执法机构95个,制定41个部门的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规范化通用目录。在全区率先落实专职专班专抓改革工作机制,39项重点改革基本完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减税降费超33亿元,工业用电电价每度降低0.11元。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五洲旅游完成重组,旅发展、旅股份启动再融资。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荔浦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试点任务。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第三次国土空间调查。

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与赣州、吉安、韶关、永州、遵义组建“旅游联盟”,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高新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电子产品)。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增至22.1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0%。荔浦、全州、灵川列入自治区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县(市)创建名单,民华科技、奥创园入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力源粮油、盛丰建设等8家企业入选广西民营企业100强。海威科技等4家企业上榜“2019广西最具潜力民营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一。开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清欠民企账款3.4亿元。法律服务民企典型经验入选工商联(商会)工作“创新中国”最佳案例榜单。

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通过压减支出、加大土地出让等方式,有效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政府债务平稳化解。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整体风险可控。

(八)聚焦抓脱贫惠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3%。自治区、市两级层面6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筹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8.9亿元,全力打好“四大战役”[9]“五场硬仗”[10]。县级“5+2”[11]、村级“3+1”[12]特色产业覆盖率分别达93.7%、91%,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以上,认定就业扶贫车间391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次。解决11.9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户以上村屯道路全部通达,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741户,“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全部完成。县域内定点医院实现医疗兜底“一站式”即时结算。实施肇庆—桂林扶贫协作项目44个,到位帮扶资金6740万元。教育扶贫、“互联网+”社会扶贫持续推进。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9.8%、97.9%、92.3%。纳入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学校比例达93.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6所,新增学位1.8万个,普惠幼儿园覆盖率75.7%,“入园难”“入园贵”“大班额”等问题有效缓解。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13]改革试点工作在荔浦开展。全市40所职业学校调整优化为24所。开办首家公办残疾儿童幼儿园。桂林大学聚集区发展规划获批实施,芳香东路建成通车。全面推进健康桂林建设。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入选全国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灵川、灌阳、龙胜、恭城、临桂入选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恭城龙虎乡获评国家卫生乡镇,2家单位入选广西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院城北院区等项目加快建设。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金牌数全区第一,成功举办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桂林马拉松赛、世界漂流锦标赛测试赛等活动,资源获2020年世界漂流锦标赛举办权。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积极稳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66%。“五险”累计参保人数956.9万人次,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发放养老金142.3亿元。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实现13连涨。新开工棚户区改造7976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9723套,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社会保持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平安桂林”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禁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严打新型网络犯罪,出列“国家重点整治传销城市”名单,刑事警情下降25%。秀峰分局白龙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市社会治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使用,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信访维稳工作取得实效,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实施“树枝型”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开创“桂林经验”,获自治区通报表扬。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形象、服务效能、工作成效持续提升。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以及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调研成果,推进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持之以恒纠“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精简51.6%,发文压减49%,基层减负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一年来,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人民防空工作扎实推进,支持办好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专家组联合实兵演习获广泛好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荣膺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市保密局成为全区唯一全国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市志办被评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消防、外侨、口岸、审计、统计、司法行政、机关事务、档案、供销、气象、水文、测绘、决策咨询、社会科学、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取得新进步,中直、区直驻桂林单位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和自治区驻桂林单位,向驻桂林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桂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前进路上无坦途,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桂林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短板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弱项,政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桂林“两个建成”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全局,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工作方针,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疏解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总要求,统筹实施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着力抓好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各项工作,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组织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2%左右,现行标准下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1个百分点;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实施国家战略,决战决胜“两个建成”

加快国际旅游胜地提质升级。围绕四大战略定位、“六个一流”[14]目标,高标准落实系列政策措施,抓好桂林国际养生谷等项目,加快推进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集中攻坚入境游客数、城镇化率等5个弱项指标,确保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并实现升级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细化分解自治区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按清单化、表格化要求逐项落实。用好“景观资源保育”专项绿色金融债券。实施好10项可持续发展科技重大专项,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5亿元以上。加快“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修复”等17项重点工程建设,建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喀斯特研究中心,推进亚洲开发银行漓江生态综合治理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出台《桂林市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

主动融入自治区重大战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密往来高铁班列及航班航线,加强互联互通,把桂林打造成承接湾企的新高地、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市民生活的菜园子果园子。对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桂林负面清单,推动桂林空港经济区建设,争取保税物流中心尽快落地。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推动桂江及洛清江千吨级航道改造工程尽快落地,降低物流成本,集聚产业发展。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桂林西物流中心、苏桥无水港建设,探索开行桂林至北部湾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争取建设区域物流集疏分拨中心,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融入中国—东盟信息港,做大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桂林数字经济示范区。融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基金,打造“基金小镇”。融入“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打造“北联”主阵地,加快桂林至柳州四改八扩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全州至桂林四改八扩建高速公路项目,构建湘桂合作走廊,推进与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城市合作。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与全区同频共振、与周边城市互动发展,开工衡柳铁路(桂林段)提速改造项目,争取怀化经桂林至湛江高速铁路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全力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桂林大学聚集区建设,打造科教产业中心;加快中医院城北院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体搬迁、医学院二附院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旅游综合医院等项目竣工,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加快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打造区域会展中心;争创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成桂林歌剧院等项目,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重要平台。

加快补齐小康社会短板。对标对表6大类53项指标,针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短板,集中攻坚,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做好经济普查成果与“十三五”规划指标衔接。对照4大类33项指标,加大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类指标攻坚力度,力争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集中优势资源,聚力推动工业振兴

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财力、调配更多人力,大力开展“制造业攻坚突破年”活动,推动央企、民企、湾企入桂林,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力争深科技新增产值50亿元、量子通讯项目新增产值40亿元。推动平钢、中国中药、英路维特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超20亿元。力争国际线缆、燕京漓泉、福达、比亚迪、新桂轮、桂康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新增产值超30亿元。力争80家企业新上规入统,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

优化工业布局。按照集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三大工业园区、四大工业强县、五个生态功能区县差异发展新格局,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75%。提升壮大三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高新区加快建设七星、象山、雁山、灵川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着力抓好光隆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经开区涵盖永福、临桂两县区,实现华为信息生态合作区注册数字企业突破100家,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能源商用车、橡胶轮胎等产业,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生活、人才公寓于一体的万亩华为科技城及比亚迪城、百年基业科教城,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高铁园加快建设灵川、秀峰、叠彩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智能电子产业,加快推进花江智慧谷等项目,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全力打造四大工业强县。荔浦、全州、兴安、平乐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工业,重点推进美亚迪、晨天恒源、汽车配件产业园、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建设,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培育发展五个生态功能区县。灌阳、恭城、资源、阳朔、龙胜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市建成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土地收储90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让企业实现“轻资产入驻”。落实市属三大园区体制改革方案,放权赋能,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强化龙头带动。依托华为、深科技技术优势,加快建成深科技二期、开工三期,年内实现5000万部手机产能,加快推进手机支架、包装盒等项目落地,形成集聚效应,争取再引进显示屏、芯片等项目,逐步形成1000亿元信息产业集群。依托农产品质优量大优势,做大做强力源粮油、娃哈哈、顺昌食品、三养胶麦等企业,加快形成200亿元生态食品产业集群。依托国际线缆、君泰福、电力电容等骨干企业,加强技改和创新,加快新品投产,积极开拓市场,推进本地应用,逐步形成200亿元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生态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做强做优桂林三金、桂林南药、一方天江等企业,加快形成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帮助新桂轮解决产权转让、橡胶进口政策等问题,加快形成100亿元生态橡胶轮胎产业集群。依托比亚迪、福达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商用车生产,加快推动物流车底盘、高端中巴车、电机电控及轨道交通装备等项目落地,加快形成100亿元新能源商用车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燕京漓泉、桂林三花、湘山酒业等老字号,加强技术攻关,改良品质,强化营销,扩大市场范围,振兴桂酒品牌,加快形成100亿元桂酒产业集群。依托平钢、桂康新材料等重点企业,推进资源整合、技改提升,加快形成100亿元新型钢材产业集群。

强化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创新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全面完成“三百二千”[15]科技创新工程任务,建设提升一批研发平台、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园区,力争新增自治区级创新平台5家,突破关键技术40项以上,转化重大科技成果70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350家。积极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进思奇通信多域资源认知与虚拟化关键技术产业化一期等项目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突出工业招商主题,着力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市领导及县区主官招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奖励项目业主、中介机构等二十条激励措施,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带动全市引进区外境内到位资金按可比口径增长10%。

强化资金投入。实施以“双百双十双新”为重点的工业项目130个,完成投资90亿元。确保工业新增市级财力30%用于工业发展。金融机构对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年度授信不低于100亿元。发挥市应急转贷资金作用,缓解企业转贷压力。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充实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汇聚金融资源,力争新设立3支以上市场化产业投资基金,逐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捆绑组合营利性和公益性两类项目,综合平衡建筑施工、房产开发和项目运营三块利润,统筹利用PPP[16]、专项债、财政奖补等政策,进行组合打包,防止碎片化,以此引进一批有资金实力、招商资源、运营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土地保障。加快落实自治区用地用矿审批权限下放试点政策,确保新增工业建设用地占比不低于30%。加快清理批而未供土地,提高供地率。强化人才保障。实施“企业家领跑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把握高校独立学院剥离机遇,扩大发展高职高专,为工业提供高素质的工匠队伍。强化政策保障。继续完善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八条政策措施,出台支持特色产业园创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补充政策。重点扶持专注主业、专注品牌的骨干企业,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和百年老店。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成本。

(三)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四大重点,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发挥县城龙头带动、示范乡镇连城带村作用,强化特色产业支撑,走桂林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一批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示范区(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85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67万吨。提升柑桔产业集群,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及品种、熟期结构,力争产值达150亿元。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推进城市近郊“保障性菜园”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生态种养模式,新增林下经济900万亩。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灌阳“双胞胎”、平乐六和生猪产业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完成350万头生猪生产任务。提升农业品质品牌。创建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个以上,力争资源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县通过考核验收。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建设永福罗汉果等17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狠抓示范区创建。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书记工程”,完成第一批17个田园综合体初步验收,启动第二批建设。新认定各级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700个以上,力争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以上。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推进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农旅融合水平。加快叠彩花卉示范园、阳朔百里新村农旅观光示范带等项目建设,办好广西首届花卉苗木交易会,创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10家以上。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结合各县(市、区)特点,加大县域经济培育力度,灵川、永福、临桂、七星要集中资源,全力发展工业,推动产城互动,争做全市工业发展排头兵;象山、秀峰、叠彩、雁山要抢抓设立“园中园”机遇,发挥人才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推动城市片区及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发展新业态,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荔浦、全州、兴安、平乐要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特色旅游,做大经济总量,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阳朔要发挥旅游及乡村建设引领作用,推进升级发展与全域发展;恭城要发挥生态和人居环境优势,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打造恭城油茶小镇,做大油茶产业;龙胜、资源、灌阳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积极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力争每个县(市、区)培育2个主导产业、2家行业龙头企业,建设2个以上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壮大2家带动力强的国有企业,增强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引导力和调控力。做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等工作,确保全市完成新增耕地4600亩,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增加县级财力。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办法,强弱项补短板,争取荔浦、阳朔、龙胜、兴安、全州、灵川、资源成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市),临桂、灌阳、永福、象山、恭城成为进步县(区),推动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持续推进示范乡镇建设。巩固提升已建成的60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推动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完成第五批、启动第六批示范乡镇建设。持续推进9个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健康、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桂北城镇群。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推进幸福乡村建设。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快“四建一通”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通二级(或三级)路,完成所有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窄路拓宽、危桥改造任务,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乡镇、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100%、60%;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增村际联网路200公里以上。开展“美丽桂林·幸福乡村”活动,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建设基本整治型村庄6418个、设施完善型村庄536个、精品示范型村庄55个,建设一批乡村风貌示范带,完成一批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清淤疏浚治理试点建设,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按芦笛三村、北芬大村、鸡窝渡、大河坊等模式,加快漓江两岸、城市近郊、旅游通道沿线村庄改造,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以上。

(四)坚持旅游带动,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服务业转型发展

贯彻落实自治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坚持红绿结合、文旅相融、康养一体,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发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三千漓、大碧头等新项目带动作用,确保融创文化旅游城、临桂万达广场如期开业,实现年接待游客突破1.5亿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2000亿元。

实施旅游品牌化战略。以“文旅+”“+文旅”为抓手,做优以漓江为代表的一流观光旅游、以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代表的一流文化旅游、以愚自乐园为代表的一流休闲度假旅游、以龙脊梯田为代表的一流民族风情旅游、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一流演艺旅游、以夕阳红为代表的一流康养旅游、以融创文化旅游城为代表的一流主题公园旅游、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为代表的一流红色旅游等8大品牌。

提升千古情、温德姆等现有知名品牌,力争引进万豪、奥特莱斯等品牌酒店、购物商店,不断增强品牌集聚效应。

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加快国际航线培育,力争开通境外客源地航线2条。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境外主要客源地精准营销力度,开发一批适应入境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及特色产品。办好入境游(桂林)旅行商大会,加大对贡献突出的境外旅行商和境内旅行社扶持力度,促进入境游客快速增长。办好“两会一节”、资源世界漂流锦标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重大活动,引进跨国企业年会、重大国际会奖旅游项目。积极与境外客源地城市建立友好关系,邀请其参加我市重大节庆活动,加强合作交流、游客互送。完善标识系统,打造语言无障碍国际化旅游城市,建立健全国际通行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实施旅游高端化战略。在大众化旅游基础上,推动旅游高端化发展。建设高端化旅游景区景点。加快推进地中海俱乐部二期、全州天湖国际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自治区重点支持的58个文旅项目,打造一批世界级休闲度假基地。推动龙脊梯田、八角寨、猫儿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持续提升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桃花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高端化旅游项目。推进兴安、资源、阳朔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开发低空旅游、定制飞行、高科技视觉体验等高端化旅游产品。建设高端化旅游服务设施。持续推进漓江星级游船和码头改造提升,引导漓江游船定制化、高端化运营。高标准建成旅游集散中心4家、星级汽车旅游营地12家、旅游厕所100座以上。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桂林”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精品酒店、主题酒店、高端民宿,建设高端度假酒店群。

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力争创建国家、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各2个。打造“一核三带三极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桂林宜游宜居城市核心区。升级漓江东岸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带,提升兴坪、大圩、草坪等一批特色小镇;打造以桂阳文化旅游大道为主轴的旅游示范带,带动荔浦、平乐、恭城、永福旅游发展,提升南线旅游品质;培育壮大以桂北6县为主的红色旅游发展带,加快推出大型实景演出《突破湘江》,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做强做优阳朔、龙胜、兴安旅游三极。持续打造县城、乡镇全域旅游重要节点,串联8条精品线路[17],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民族风情特色村。

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用好城市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出台免租奖励政策,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数字经济。推进工业主辅分离,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培育“互联网+”服务新业态,支持力港宜兑积分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村工程,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微笑堂、百货大楼、宝路通、桂林柳药、华润医药、中石油、中石化、烟草等重点企业服务,继续办好“漓江购物节”等特色促销活动,打造东西巷、益田·西街等高品位步行街,推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桂林啤酒堡等项目建设,开发灵渠夜游等新产品,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丰富夜间购物、餐饮、文旅、娱乐等业态。推进桂林航空股权重组,抓好艾娱、师大出版社、桂林国旅等企业帮扶,推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5G商用进程,推动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快速增长。加快建设桂林米粉中央配送厨房,推进米粉品牌店升级改造,冠名“桂林米粉号”专列,打造百亿元米粉产业。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成果,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加大民宿、连锁酒店、高校食堂及大型商业综合体上限入统培育力度。

(五)坚持项目带动,增加有效投资,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市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完成投资增长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五网大会战”,实施重大项目14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继续推进桂林至柳城、灌阳经恭城至平乐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城步(湘桂界)至龙胜、贺州至巴马(蒙山至象州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争轨道交通1号线获批建设。实施万福路改造工程,打通城市断头路,优化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路网。推进桂林经郴州至赣州红军长征高铁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加快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开工长塘水库工程。竣工投产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建成2000个5G基站,实现市区核心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狠抓项目资金落实,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各类资金的申报和落实,鼓励多安排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项目资本金;组建专班,优化项目库,大力推行PPP模式,加快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推动各县(市、区)储备新增“双百双十双新”项目1个以上、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1个以上、PPP项目1个以上。

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用改革精神和创新理念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加强与国家和自治区沟通对接,策划包装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项目,争取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全国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等更多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十四五”规划。

(六)坚持建管并重,建设公园城市,打造品位休闲之都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按照保护漓江、发展临桂要求,重点预留向西发展空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按照公园城市标准,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控建筑物高度、密度、容积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扩大水域面积,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序、视廊通畅、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山、水、景、城相互交融的城市风貌。按照品位休闲之都要求,挖掘历史记忆,修缮名人故居,完善标示标识,丰富文化内涵;建设完善休闲绿道、运动场所、登高赏景等设施;加快发展休闲餐饮、咖啡茶艺、特色演艺等业态;打造功能完善、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激情浪漫的城市环境。

统筹提升城市功能。坚持老城做减法,疏解人口,创新业态,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坚持新区做加法,集聚人气,增加流量,完善功能,加快发展,推动老城新区统一规划、综合平衡、联动发展。城东区域,全力抓好漓江东岸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新生街改造提升;加快解放桥至净瓶山大桥段旧城改造,强力推进塔山、和平片区棚户区改造,展现城市新风貌。城西区域,整体提升琴潭片区,重点推进华润二期、琴潭公园等项目建设;临桂新区重点推进机场路以北及兰塘河以南片区发展,加快兴桂园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万宁路等5条道路,推进临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善桂林新中心功能。城南区域,统筹抓好桂林站、瓦窑片区改造以及雁山新城建设,重点推进益田·雁山民国风情小镇、悦桂情歌田园等项目,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城北区域,改造提升叠彩老旧小区、灵川桂林北新城,加快清风五福、下梁江片区城中村及江东片区村貌改造,重点推进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出台升级版城市管理绩效考评办法,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和网格化管理,强化停车、摊位、夜市、户外广告等管理,发挥基层管理员作用,推动城市治理向街道社区延伸。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全城垃圾分类保障体系。完善城市主干道保洁、绿化错峰作业制度。研究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奖补政策,改造老旧小区436个。加大管控力度,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加快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

推进建筑业健康发展。落实促进和扶持建筑业发展措施,力争新增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企业各1家。

(七)坚持问题导向,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尽锐出战,持续推进“四大战役”,打好“五场硬仗”,确保剩余1.4万贫困人口脱贫、51个贫困村出列。

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对剩余4个深度贫困乡、16个深度贫困村和674户极度贫困户实行挂牌督战、全程督战,着力在资金、项目、政策上予以倾斜,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优先安排产业扶贫项目,落实特困群体兜底保障政策,实现脱贫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加大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工作力度,确保应读尽读、应助尽助。严格执行“198”兜底政策[18],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提高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水平。完成危房改造5178户。有效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完善扶贫产业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扶持,实现贫困户有稳定收入,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加大对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肇庆—桂林扶贫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19]要求,保持现有扶贫政策稳定,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实施搬迁后续“十大扶持”工程[20]。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按时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确保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八)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央、自治区、市委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生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做到应放尽放、能放全放。开展政务服务“简易办”[21]创新突破年行动,加快推广“承诺审批”[22],持续推进“一表申请”[23]。打好“一网通办”[24]攻坚战,推广应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聚通用”工作,实现政务数据全面汇聚、共享互通、创新应用。深化“双容双承诺”改革,扩大直接落地改革项目数量和规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启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区前列。

建立完善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完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出台《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深化拓展桂林旅游产业用地试点政策。加快出台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地下车位(库)确权等政策。深化林业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加快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取消环保验收许可。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筹深化财政、国资国企、医药卫生、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改革,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桂林”建设,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入开展“亮剑·2020”系列专项行动[25],实现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信访维稳、市场监管等工作,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大向中央、自治区资金争取力度。加快老城区资产处置,做好土地出让工作。继续加大市级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增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严控隐性债务增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强化金融监管,持续做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九)坚持生态立市,生态文化相融,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坚持人文、自然相融共促,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两张名片,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六大工程”[26]。加快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修复项目三期、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沿江可视范围景观林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截污管网全覆盖,重点整治漓江支流污染。加强精细化管控,对漓江干流城市段河道及沿岸“四乱一脏”[27]违法违规行为即查即处。充分发挥漓江上游水库群及活动壅水科学试验项目调水补水作用,涵养漓江生态。多渠道争取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推进漓江国家公园建设。推动建立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快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气网格化数字管理平台二期建设,继续深化工业、生活等污染源治理,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8.5%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巩固南溪河、灵剑溪、道光河等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提升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推进阳朔生态环保科技园、桂北地区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项目,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82%;推进采石场标准化和绿色矿山建设,确保60%的大中型矿山达到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矿石运输管理,避免道路损害和粉尘污染。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全面落实林长制,抓好植树造林、林业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工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1.59%。加快灌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做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规划建设,继续推动灵渠申遗,加快榕湖北路—古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桂林渔鼓传承基地和非遗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积极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持续提升“漓江之声”“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内涵。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高新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东西巷街区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桂林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营造浓厚氛围,厚植文化根基,加强文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名师大家。

(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补齐民生短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推进社会保障稳步发展。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支持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和政策扶持,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努力化解招工难就业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加强重点人群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城镇困难职工、失独失能老人、孤儿的关爱保护服务,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兜住基本生活底线。棚户区改造开工5898套,新建公租房3108套。落实“菜篮子”县(市、区)长负责制,抓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完成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教育投入,新开工建设学校48所,改扩建300所,新增学位1.1万个,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整治工作。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和“县管校聘”改革。完成平乐、全州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实施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强化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强化教育督导“督政”作用,推动县(市、区)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推进健康桂林建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整合医疗资源,深化“三医联动”[28],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县建设,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市中医院为桂北中医诊疗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桂林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

推进服务国防建设纵深发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健全军民融合工作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筹措资金96亿元,全力完成自治区和我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任务。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各级政府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转职能、提效能、增动能,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牢记宗旨,忠诚履职。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决策部署,用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以真情换取群众的认可。

坚守法治,依法履职。树牢法治理念,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政府协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清正廉洁,干净履职。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不懈纠治“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两个建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