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年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2019年12月26日在梅河口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崔彦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及扩权强县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梅河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非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外部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早见效、稳增长”和“五项攻坚”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三三四四五五”战略布局,全面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任务,现代化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赋予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使命。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5:40:55。全口径财政收入40亿元,增长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2亿元,增长14%;增加值79亿元,增长13%。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梅河口历史上首次获得5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誉称号,首次入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县域营商环境4个全国“百强”全面升级晋位,更难能可贵的是,综合实力百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逆势而上,跃升6位。

(二)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红星美凯龙、中如建工、蓝城集团、世基集团投资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引进新加坡三达膜科技、新山海源、华谊兄弟启明东方、青岛双星集团、河南孝之源、天衡药物研究院等行业领军企业;四环制药、步长制药、紫鑫药业、阜康酒精、吉药集团、国能生物持续投资上项目。纳入全省“三早”行动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97个,产业类项目达到67%。预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6亿元,增长41%,在全省名列前茅;实际利用外资8750万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25%。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产业类项目比重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开展重点项目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征收土地8090亩、房屋799户,收储土地1.5万亩;新增耕地1.8万亩,解决阶段性建设用地占补平衡问题。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商协会吉林行梅河口经贸洽谈会和智慧试点城市发展论坛;与丽水市深度合作,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振兴东北改革创新”调研基地正式挂牌;聘请11位知名专家担任市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城市开放度、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兑付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扶持资金11亿元,主导产业经济贡献率超过70%。医药健康产业。恒金药业技术改造、丰生制药提取车间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惠升制药胰岛素、通化谷红GMP新建项目进入设备调试;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四环制药固体制剂、投资5亿元的泽盛生态环保、投资3亿元的紫鑫盛田药业异地新建等项目。形成了百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阜康酒精燃料乙醇、长兴源营养大米、保兴泉山泉水等项目竣工投产,纳德国际和弘越果仁精深加工项目顺利推进。举办松子美食菜品展演暨松子美食宴发布会,荣获“中国松子美食地标城市”称号,获得中餐特色美食名录证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梅河口108道松子美食认证证书;荣获“中国皇粮御米之乡”称号,梅河大米被认定为“吉林老字号”。规上食品工业预计实现产值160亿元,增长25%。商贸物流产业。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投资3亿元的欧亚二期。丽水·梅河口电商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居然之家、丽水青田进口商品城开业运营。建设镇村电商服务中心(站)91个,获评全国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十佳典型县市。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亿元,增长8%。现代服务业。开工建设投资100亿元的蓝城桃李春风啤酒小镇、投资100亿元的教育小镇、投资3亿元的万人体育场;会议会展中心竣工投入使用。睿荷温泉酒店、亿隆国际酒店、爨街美食不夜城、海龙湖十里铺等旅游配套设施投入运营,成功举办第二届啤酒节,海龙湖公园通过4A级景区验收,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增长401%。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20亿元。

(四)农业农村发生新变化。投资2.13亿元,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绿优水稻45万亩、优质玉米90.7万亩、红松矮化果林8000亩,在全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评比中位列第1名。实施“百村示范”工程,投资9000万元,打造示范村85个,建设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新增“美丽庭院、干净人家”1万户,“星级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落实“河长制”,打造“最美河湖”20段。深入推进城乡垃圾收储运一体化,新建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垃圾处理中转站。投资1450万元,改造农村厕所5063个,被确定为国家级农厕改造示范点。投资1.15亿元,整治“畅返不畅”农村公路442公里,改造危桥2座,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五)城市生态呈现新面貌。投资1.7亿元,新建续建街路11条,改造南北环路8.3公里。投资2.5亿元,铺设“引龙入梅”输水管线复线40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吨。投资1.5亿元,新建改造供热、燃气管网80公里,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7.1万户。投资11.6亿元,实施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棚户区居民3611户,改造农村危房340户。率先高标准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投资1.3亿元,建设游园绿地、喷淋系统,城市绿地率达到35.7%,以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开展海龙水库水源地保护攻坚行动,千余名干部群众顶风雪、冒严寒,连续奋战,建设保护区围栏50公里,收回被侵占土地1.2万亩,水源地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封闭管理。投资1.2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河湖连通水系20公里;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污水处理厂;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完成城区3条龙须沟和河南白楼水塘改造,辉发河出境断面水质全年首次由劣Ⅴ类提高到Ⅳ类。大力推进秸秆离田还田,推广秸秆固化燃料技术,撤并改造燃煤小锅炉67台,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稳步推进中央及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办理,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

(六)民生保障开创新局面。举一反三抓好中央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设立300万元脱贫保稳基金,在全省率先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16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累计脱贫2191户4092人,贫困发生率由1.3%下降到0.05%。公交综合停车场和出租车之家投入使用,建设智能化封闭式公交站3个,开通市内免费公交线路3条。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联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养老和失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分别达到7200元和4008元,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城镇新增就业5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5%,低于省标2个百分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4个,扫黑除恶成效社会测评居全省县(市、区)第1位。开展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攻坚行动,市级领导带头包案,化解重点案件192件,信访总量、越级访量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深入推进双拥工作,“双拥”之花持续绽放,雷锋旅进驻梅河,雷锋纪念馆落成开放,顺利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验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席位制”,加大专家查隐患、控风险力度,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慧食安”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组建药品安全监管专业机构,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七)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康美医疗健康中心医药物流和医疗教育版块投入运营,投资2.5亿元的天宝精神康养中心开工建设。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65个,上门服务15.5万人次。投资30亿元的教育园区全面启动,北大培文实验学校一期主体封顶。投资1.85亿元,新建第五实验小学和4所学校教学综合楼,新建扩建幼儿园7所,铺设草坪2.4万平方米。实施“杰出校长培养工程”,涵养后备管理人才,多渠道补充教师400人。成功举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国际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16场,全民健身活动40余场,全省“玩冰踏雪·健康吉林”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开展“小学生体育课进场馆”“海豚计划”等活动,受益学生2万余人次。新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小广场40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400余场次。

(八)政府服务得到新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工作人员普遍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释放政策红利3.9亿元,投资类重点项目建设期间实现“零收费”。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走访企业841户,有效解决问题204个。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权责清单之外无审批”。“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152项,占96%,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市乡村三级全覆盖。组建项目中心,重点项目实现全流程跟踪服务。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法治梅河口建设取得新成效。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56件,满意率达到100%。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计划生育、老龄、审计、科技、统计、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9年各项工作的圆满收官,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标志着我市全面完成了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任务,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自2013年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坚持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科学、高质量发展,办成了许多关键性、开创性的大事,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的要事,梅河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发生历史性变化、实现历史性突破。

六年来,我们心无旁骛抓发展,综合实力全面跃升。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长,与2013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规上工业产值均翻了一番,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1位。

六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抓招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成功引进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和占地12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2个百亿级项目集聚平台,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以来,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域外投资超过80%,项目数量、投资体量、当年完成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全省市州前列。

六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兴产业,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出台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产业规模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医药健康产业纳入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0%。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商贸物流产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建成投资105亿元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起步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5%。

六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创名城,城市环境扩容提质。实施“五城联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新建改造街路64条、跨河大桥5座,建成海龙湖公园、人民公园、儿童乐园、山水公园和白鹭滩湿地公园,建成区面积由29平方公里拓展到50平方公里。

六年来,我们不遗余力促振兴,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六大任务”“五大革命”,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七大产业”基地持续壮大,乡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省新农村建设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场会连续三年在我市召开,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考评中位列第2位,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验区。

六年来,我们锲而不舍争一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打造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实施康美医疗健康中心、中医院异地新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就医条件持续改善;开工建设教育园区和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成立康美职业教育学院,填补我市高等教育空白;建成文体中心、体育公园等省内一流文化体育场馆,承办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体活动集聚区。

六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强保障,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9件民生实事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3倍和1.4倍。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了3240元和2248元,达到省内最高标准。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扩权强县六年来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和市政协协商议政、监督建言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戮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是我们培育并秉持七种“梅河口精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为梅河口发展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梅河口发展和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现代化城市经济支撑不够的问题还很突出;民生刚性支出逐年递增,财政收支压力仍然较大;工业主导产业单一,集聚程度不高,支撑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开发区体制机制不优,内生动力不足,载体作用不大的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治理还有薄弱环节,部分领域的风险点不容忽视;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放管服”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一些干部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举措和扎实的作风努力加以改进。

二、未来六年及2020年政府工作安排

当前,梅河口市进入了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全国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东北振兴、吉林振兴、梅河口振兴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从全省看,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支持梅河口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梅河口新一轮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重大平台。从我市看,经过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以来6年的发展实践,形成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十大优势”和“十条经验”,集聚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具备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基础和条件。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发出了“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动员令,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经济的总要求,我们必须一以贯之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握机遇,保持定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

按照市委八届七次全会要求,未来六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三个五”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牢牢把握“四条主线”不动摇,全力以赴建设“六个先行示范”、区域“四个中心”,打造吉林省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枢纽,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示范、探索经验、闯出一条新路。

今后六年的预期目标是:实现“五个翻番、五个提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800亿元;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800亿元;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8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翻一番,达到60—8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翻一番,达到60—80万人。全国百强县排名提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城镇化水平提升,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区域带动能力提升,辐射周边区域人口达到1000万人;城市影响力提升,成为吉林著名、东北闻名、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初步实现现代化。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集聚配置资源,推动主导产业实现全要素、全链条发展。打造东北亚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东北地区重要的食品深加工基地、全省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形成结构更优、集群更强、层次更高、效益更佳的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医药、食品加工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特医食品、医疗器械、静脉环保、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区域经济体,到2030年形成双千亿级区域经济体。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化。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城市垃圾分类、“无废城市”、节水城市建设,全面改善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赋予生态梅城新内涵,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典范。

——打造城市建设管理先行示范区。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承载力、吸附力。巩固提升名城创建成果,建设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推进政治、经济、生态、文体“四大板块”和南部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推进高铁、民航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集散和输运能力。推进新型智慧化、信息化、科学化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打造社会事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社会事业现代化建设,为区域百姓提供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打造现代化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中心,创办梅河口健康大学。制定更有效的创业就业政策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人民增收。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新型临时救助制度,提升各类人群的保障水平,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市区一体化。推进乡镇街扩权赋能,形成基层便民服务新格局。构建和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及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争创国家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标准”,打造东北最优、全国前列的营商环境。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之年,更是梅河口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开局起步之年,开局就要攻坚,起步必须冲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工业总产值增长14%、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明年,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五项攻坚”,以稳增长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抓好工业服务攻坚。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核心,把纾困解难作为稳工业的重点,认真落实市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进驻重点企业,一对一开展对接帮扶,精准解决生产运营难题,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8亿元。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由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专项列支中小微企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助推产业提档升级、集群集聚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惠升制药产业化生产车间项目通过GMP认证,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四环制药固体制剂项目建设。支持四环制药口服降糖药、抗肿瘤口服固体制剂等品种落户,与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合作,启动投资5亿元的医药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建设。规上医药工业实现产值12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推动酒精、松子、大米、啤酒等优势产品上量长链,规上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0亿元。依托现有酒精产业资源优势,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机遇,引进四川泸州老窖建设中高端白酒生产基地。纳德国际、弘越果仁深加工项目投产;依托渤商所现货贸易平台,实现松子国际产销一体化,为打造世界松子之都奠定基础。加大“梅河臻品”区域公共品牌线上线下推广力度,深耕上海、浙江、福建、重庆四大主销区。完成“皇粮御米”商标注册,扩大梅河大米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蓝城桃李春风啤酒小镇啤酒加工坊投入生产。引进品牌食品加工企业,发展餐桌食品、休闲食品、食品辅料等特色食品,逐步形成辐射东北、京津冀的餐桌食品生产基地。

抓好消费供给攻坚。发挥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消费拉动作用,扩大服务供给,培育消费新热点,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完成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主体工程,欧亚二期开业运营。落实商贸企业扶持政策,促进商贸市场加快发展。电商产业园区“双创”大厦投入运营,开工建设电商仓储物流项目;完善市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引进现代物流企业,谋划建设大型冷链物流、飞地海产品等物流集散地。依托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建设东北亚欧洲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深化与渤商所合作,建设“P2C产业国际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松子、大米、木材、医药等商品进出口贸易,打造服务东三省、辐射东北亚的“区域现货贸易市场”。培育发展夜经济。提升爨街美食不夜城活跃度,抓好海龙湖十里铺业态培育,加大108道松子美食宴推广力度,举办第三届啤酒节、首届健康美食节,打造健康美食城;开发海龙湖夜游,打造冰灯展等冰雪夜场项目;设立山水广场夜市,吸引游客集聚;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优化免费公交线路设置,延长公交运营及商业综合体、景区景点夜间营业时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配套扶持政策,设立5000万元旅游产业扶持资金。加大旅游产品研发,高标准打造旅游特色品牌。蓝城桃李春风啤酒小镇温泉度假酒店、商业餐饮街和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啤酒梦幻城、生活美学馆对外开放。长白山植物园晋升4A级景区。深化与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丽水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东北亚国际摄影周”“东北亚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依托海龙湖景区资源,规划轻资产运营“摄影小镇”,培育发展摄影产业。

抓好投资增长攻坚。全面梳理在建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落实市级领导双包保责任制,充分发挥项目中心作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尽快达效,释放产能。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织谋划100个亿元以上项目进入储备库。用好专项债券,谋划储备50个以上专项债券项目,争取最大弹性债券空间。积极做好政策对接,力争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推行项目建设“容缺承诺制”,压缩项目审批周期,推动成熟项目第一时间落地,在项目建设有效期内实现最大实物工作量。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

抓好招商引资攻坚。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擎,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科学制定产业招商计划,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开展补链式精准招商,延长“上下游”、补齐“前后端”。全年产业类项目投资不低于100亿元,产业类项目比重达到50%以上。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与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广东大健康产业协会等专业协会合作,充分发挥智库优势,开展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举办国际特医食品产业博览会、交易会和发展论坛,承办“第二届健康发展高端论坛暨首届梅河口全球健康博览会”“2020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梅河口)进口商品展”。强化招才引智。健全完善域外人才引进办法和优惠政策,建立人才事业发展与生活安居两条服务链,让各类人才安居有保障、创业有支撑、发展有空间,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开展“院士专家进梅河”活动,引进各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才充实专家智库,市政府经济发展顾问达到20人以上。全力抓好招商推介。挖掘产业资源和环境政策优势,精心策划招商项目,紧盯京津冀、大湾区、环渤海等重点区域,主动对接各类商协会,深入开展招商推介。全年参加和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20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

抓好营商环境攻坚。牢固树立“父母心”服务理念,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优的制度、政策和服务供给,维护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健全专班化、项目化推进机制,提高重大事项推进速度、落实力度。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变企业找政府为政府找企业,与企业和企业家共同谋长远、求发展。实施企业家接续培养工程,政府主导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企业家素质提升创造条件。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整合优化各类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实现一号接听、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二)举全市之力建设开发区,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把开发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集中力量推进开发区建设,高标准编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规划、开发区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全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市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赋予开发区最大的管理权限,理顺开发区财税管理体制,将精力聚焦到主责主业,全面释放开发区发展优势。建立干部激励制度,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全员工作绩效考核,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充分激发干部职工活力。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健全要素保障,拓展开发区范围,确保开发区有足够的项目承载空间。发挥开发区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出台更加细化的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组建企业服务中心,实施专人专班精准服务、定制服务,打造最优质的服务环境。规划培育新兴产业。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培育发展新产业,聘请国家级专家团队,编制特医食品、医疗器械、静脉环保产业规划,为项目集聚提供支撑。特医食品产业,启动四环制药特医食品产业园建设,开工建设投资3亿元的吉林麦孚营养科技特医食品项目,依托广东省健康产业研究院和大健康产业协会,引进一批特医食品企业落户。医疗器械产业,启动投资1亿元的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依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开展园区招商,引进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入驻。静脉环保产业,泽盛环保项目投入运营,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工程。启动投资5亿元的双星集团废旧橡胶绿色生态产业化项目、3.6亿元的新三达膜项目。开工建设投资4亿元的国能生物秸秆发电异地新建和投资3亿元的秸秆制气项目。适时启动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精细化工产业规划编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专项奖励办法,根据招商引资成效,对引资人和引资机构实施奖励激励,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全员发动、全员出动,跑遍全国、走遍世界,主动对接优质企业项目,精准招商,引进更多项目落地,实现开发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三)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决胜脱贫攻坚倒计时。高质量完成剩余83户162人脱贫任务,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不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因人因户落实长期帮扶举措和政策。加大脱贫监测户帮扶力度,切实解决重病、重残和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日常管理问题,做好兜底保障。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规划,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乡镇企事业单位燃煤小锅炉撤并改造、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扩大秸秆禁烧区范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河东新区污水处理厂;投资1000万元,组织开展城市雨污管网普查和改造方案设计;整治砂轮厂平房区水塘,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严格落实“河长制”,打造高标准“最美河湖”23段,建立全省首家“河湖长”培训现场实践教学基地;编制实施《辉发河流域辖区段水环境总体达标规划》,强化源头治理管控,确保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深入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持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投资2000万元治理营胜煤矿1200亩采煤沉陷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守住风险底线,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控和社会风险管控。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优化调整支出次序和结构,坚决守住“三保”支出应保尽保的底线。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控债务增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偿还存量隐性债务,消减债务存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最大限度保护群众权益。强化政府金融思维,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编制现代化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启动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金融街。深化农商行、村镇银行改革,组建政府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强与东北再担保公司合作,提高融资担保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专业化子公司,实现金融要素集聚发展,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加强社会风险管控。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构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全面落实党政领导接访、解访制度,集中力量化解各类信访问题。推进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域全程监管体系建设,打造吉林省第一个“全域智慧食安城市”。加大药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药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严格落实“席位制”包保责任,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域建设美丽乡村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工程,新建示范村100个,择优打造引领村5个,辐射带动全市所有村屯面貌整体提升。推进“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提标扩面,新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农村常住户全部达到“星级户”标准。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1.5万个。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安全保障,争取资金1.85亿元,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1.4万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培育壮大梅河大米、食用菌等区域农产品特色品牌,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特色产业专业镇3个、专业村10个,争创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广“乡村旅游+精品农业”新模式,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基地5个。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示范家庭农场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8万亩。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借助与丽水对口合作机遇,探索创建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产业基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房地一体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宅合作社和城乡合作建房试点。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林权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实现“活树变活钱、资产变资本”。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登记赋码,规范集体资产监管和运营。

(五)持续优化城市环境,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境”发展理念,坚持城市拓展与园林绿化同步建设。严格新建项目绿化审批和验收,鼓励现有住宅小区、企业园区、学校校区提高绿化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6平方米。完成清收还林1000亩,新增红松矮化果林1万亩,造林补植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投资1.1亿元,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现河湖连通,打造“北方威尼斯”,绘就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定位,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将城郊乡镇区片划入城区管理,扩大城区面积,增加城市人口。新建续建街路15条,开工建设普阳桥。投资2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规范物业管理,实现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新建社区服务中心2个、公交首末站1个。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集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公寓和商业配套于一体的中如总部大厦,打造城市新地标。建设长白山植物园水冲公厕3座。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四辽梅通”高速铁路和梅河口民航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坚持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将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贯穿到城市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综合整治,实现城市管理无死角、全覆盖。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大力弘扬创城精神,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公众参与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六)巩固名城创建成果,打造健康城市名片

以创城的态度和劲头,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准备工作,高标准通过验收。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力度再加大,标准再提升,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在通过国家健康促进市验收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健康城建设。坚持“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把健康城作为重大平台、重要载体和金色名片规划打造。依托完美人生健康产业资源优势,编制实施《城乡融合推进区域一体化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大健康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整合、盘活城乡存量闲置资产为切入点,发展庭院经济、认领经济,为域外康养旅居人群提供配套服务。倡导推动“行孝道”,发挥孝道文化对健康老年服务业、孝文化旅游业的驱动作用。着力完善大健康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涵盖全产业链、全领域的健康平台,形成以健康产业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共享经济体系,建设集养生、养心、养老、养育为一体,覆盖幼青中老全龄化的国际健康城市,以健康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域外人口持续净流入。

(七)推进社会事业现代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提升区域中心影响力。康美医疗健康中心全面投入运营,完成市二院异地新建、福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天宝园林式医疗园区主体工程。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全覆盖。第四幼儿园、朝鲜族幼儿园、第五实验小学、北大培文实验学校一期、教育园区基础教育板块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北大培文实验学校二期和教育园区教育服务板块,康美职业技术学院实现首届招生。深化与东北师大、吉林师大等高校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加快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乒乓球、足球、冰雪特色学校建设。出台《支持乒乓球、足球运动项目率先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制定运转经费补贴政策,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常态化开展赛事活动。市场化运营文体场馆和文化体育资源,提升场馆功能性和利用率。万人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举办梅河口市全民运动会。与第三方运营公司合作,举办全国少儿乒乓球“八大杯”总决赛、国际象棋等级赛、国际网联元老赛、第二届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高品质赛事20场以上,打造国家级体育强市、东北地区赛事名城。承办全省“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举办第四季全民街舞挑战赛等省市级文化活动100场以上。以精品赛事赛出城市活力、以精彩演出演绎城市魅力。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把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等事情办实办好。继续实施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棚户区居民2100户。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就业帮扶,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教师、医生、公职人员等群体绩效收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年达到4140元。深入开展“清欠保支”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建设“电子医保”平台,实现医保业务“掌上办”。推进智能化封闭式公交站建设,新增7条城区免费公交线路。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对入学新生免费统一进行体检;在全省率先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诊疗服务、教育培训体系,打造集心理咨询、康复、诊疗、培训于一体的东北亚青少年心理康复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市民食堂试点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明年,要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

1.康美医疗健康中心全面投入运营;

2.教育园区基础教育板块投入使用;

3.北大培文实验学校(一期)投入使用;

4.启动老旧小区三年改造提升工程;

5.开工建设普阳桥;

6.继续推进新一轮“百村示范”工程;

7.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程;

8.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9.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市民食堂试点建设;

10.新建智能化封闭式公交站、增加免费公交线路。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潮起自当踏浪,风来更应扬帆。面对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机遇意识、慢不得的忧患意识、坐不住的责任意识,紧盯目标任务,对标卓越一流,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加强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落实党的各项政治生活制度,在政府系统涵养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建设优良的政治生态,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提升政府党组党建工作水平。

(二)强化制度意识,不折不扣保执行。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及政府党组议事规则,规范政府议事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落实,切实提高政府系统工作效率和标准。维护制度权威,健全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让制度管用见效。

(三)严格依法行政,坚定不移强法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加强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持续加大“七五”普法力度,扎实推进普法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知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

(四)弘扬梅河口精神,狠抓落实勇担当。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不折不扣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快速有效落实。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敢闯敢干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专业精神,提升干事能力,保持斗争精神,破解发展难题。

(五)深化反腐倡廉,风清气正守规矩。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持续扎紧织密权力“围栏”,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梅河口已经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住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埋头苦干不懈怠,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