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5日在兴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 方 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兴化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共兴化市委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保持定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1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72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0元,增长8.8%。入选2018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市、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全国工业百强市。工业经济克难而进。沉着应对加强环境保护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双重倒逼,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61.9亿元,增长16.8%;入库税金24.6亿元,增长8.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12家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过千万元,其中,兴达钢帘线、申源特钢入库税金分别达3.37亿元、1.12亿元;安井食品入库税金突破5000万元,增长34%。建筑业完成税收4.4亿元,增长29.8%。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村一品”,新增省级示范村9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2万亩。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建成3个省级“味稻小镇”,全市优质稻米种植率达89.6%。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淡水产品总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新型经营主体稳步壮大,新增家庭农场389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4.9万亩,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达47%,农村产权交易额全省领先。获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首批省级农业对外合作试验区。服务业质态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税收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亿元,增长6%。戴窑粮食市场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戴南不锈钢现代物流园一期工程竣工投用,开发区港口物流园区内河码头开工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相继落户。深入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获评《中国国家旅游》2018年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编制完成乌巾荡旅游度假区、徐马荒湿地旅游区等总体规划,金东门老街景区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千垛景区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东罗村被评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旅游接待功能加快提升,长安玖号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碧水东罗民宿、李中水上森林木屋等特色酒店投入运营。成功举办千垛菜花旅游节、品蟹赏菊旅游季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亿元。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彰显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36家。兴达钢帘线、威鹰机械等5家企业获省科学技术奖。开展“五百”产学研对接活动,新建产学研联合体15家、校企联盟26家,扬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江苏大学无人农业系统研究院挂牌运营。星火特钢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认定,伽力森主食、江电电力等5家企业通过省级试点认定。安井食品、新华合金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宏大获评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不锈钢、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向集约、绿色、高端转型。预计全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开展中(工)频炉企业专项整治,关停拆除435家企业的925台中(工)频炉,推进不锈钢产业加快转型。召开第二届中国兴化调味品产业发展大会,成立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基地,招引健马食品、天然草堂等亿元以上项目37个,开发区调味品产业园区加快集聚。省铸造学会熔模铸造专委会在陈堡组建挂牌,装备制造产业迈出新步。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全年新增注册商标683件,新申报驰名商标1件、知名商标12件、江苏名牌产品5个、江苏省质量奖企业1家。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私营企业2285户、“个转企”385户。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打擂台”活动,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三大产业招商局作用,举办菜花节投资环境说明会、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和驻外商会兴化行等招商活动,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额178.8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6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1个。特味浓食品、亚盛高速线材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外向型经济取得新业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增长13.2%;外经营业额4403万美元,增长9.8%。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方案,建设16.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个为农服务综合体,启动全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成功举办 “兴化大米”开镰节、“兴化大闸蟹”开捕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特色农产品分享会等活动,“兴化大米”再获“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首届“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五面清洁”和通组入户道路建设。全面完成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建成并运行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71个。千垛田园综合体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村民服务中心、污水管网、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加快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东罗村成为全省样板,刘泽村、唐堡村初见成效,管阮村、施家桥村入选省第二批试点。实施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四年行动计划,完成川东港工程,修建圩口闸120座、排涝站57座,改造电启闭圩口闸300座,建成达标圩堤650公里。开展绿化造林,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25万亩。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新增占补平衡面积9700亩,完成增减挂钩面积2200亩。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围绕建设“全省大公园、人文梦水乡”,扎实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完成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启动修编第六轮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城北片区发展战略规划。市域1:1000地形图投入使用,“多规合一”步伐加快。围绕完善城市道路、地下管网、绿化提升,实施6大类66项城建项目。完成中和路南官河大桥、兴姜河东路、丰收路拓宽、长安路大桥桥面黑色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建成文昌路地下人防、原城南小学等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0个。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建设,新增主支管网30公里。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完成城市外环线58公里绿道、花海工程。开展中心城区违建治理攻坚行动,有效遏制违建势头。全面启动长江引水工程,加快推进项目勘察和施工设计,完成PPP方案编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实施棚户区改造1461户、30.4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保障性住房842套,开工建设442套,规划北樊、小戚等地块保障性住房超5000套。立体交通加快构建。阜兴泰高速兴化至建湖段、宁盐高速、兴东高速、盐靖高速同步开展前期工作,盐泰锡常宜铁路、通用机场项目扎实推进,351省道至徐马荒连接线建成通车,基本建成长安北路北段主体工程,加快建设229省道兴化段改扩建、351省道三期、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30公里、桥梁451座,全市613个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0%,地表水优III比例10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70.37,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开展“263”和9项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6家保留化工企业完成转型升级,43家关闭化工企业实现“两断三清”,190家“散乱污”企业取缔关停。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禁养区内3622个养殖场全部关闭拆除,限(适)养区内1067个规模养殖场实现达标治理,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体系逐步建立。坚持高压严管,开展脱水蔬菜、氧化锌、轧钢等行业环境专项整治。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交办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全面开展戴南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戴南区域环境限批按期解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试运行,飞灰填埋库和应急中转库启动建设。垃圾分类取得实效,新增垃圾分类小区93个、单位158家,公共区域分类设施全覆盖,启动镇村垃圾分类试点。编制“五水共治”规划,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官河、卤汀河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验收,横泾河、兴姜河水源地完成整治任务。出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实施乡镇生态经济差别化绩效考评,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开展生态创建,新建成6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4个示范村。实施湖荡生态修复,启动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得胜湖、蜈蚣湖退圩还湖方案获得批复,平旺湖、洋汊荡、陈堡草荡进入还湖施工阶段。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公共财政民生支出达77.11亿元。富民惠民力度加大。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工作,新增扶持创业1.91万人,净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举办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和第四届创意创业大赛,发放创业富民“三张券”2.67万张,发放创业贷款7540万元,组织创业培训1.27万人,新增创业孵化基地12家,兴化科技创业园获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分别扩面1.38万人、1.02万人、1.0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养老保险续保率90.5%。企业职工养老金连续14年大幅度调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七连增”。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结报待遇持续调优。加强养老金收支管理,上争省补资金3.98亿元,保障基金健康运营。全面完成“残疾人之家”建设,为9134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深入推进“阳光扶贫”,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经营性项目100个;实施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631户;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49万人次、发放资助金1533万元;推进困难群众医疗精准扶贫,精准救助18.96万人次、补助金额7565万元;与泰州同步提标,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88.3%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75.8%的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全面启动新一轮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举办首届施耐庵文学节,评选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建成兴化籍作家作品馆,两件文艺作品获省五星工程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着力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实施校车安全工程,成立校车服务公司,购置258辆专用校车,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接送服务。开工建设新区高中,建成景范学校文峰校区,新建4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000个公办园学位。初步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着力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新改扩建村卫生室108家。举办第十届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甲组)、第九届全国国际象棋少年精英赛等系列赛事。建成健身步道6.6公里,新增体育场地6.7万平方米。社会治理有效加强。切实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信访攻坚持续深入,“七五”普法稳步推进,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33%。社会治理1695个网格覆盖全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强化应急管理效能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八连冠”。新闻、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民族宗教、气象、物价、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继续加强,金融、税务、供电等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事业取得新进展。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制度,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市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市政协提案。深化“3540”改革,设立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完善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发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上线政务服务网兴化旗舰店。推进阳光政务,完成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日益提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水平,清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坚决杜绝违规举债,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确保重要决策部署、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认真办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市长信箱,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领导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兴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兴化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需切实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欠账较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对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还存在诸多短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任务艰巨;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营商环境亟待下大力气整治。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泰州市委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化思维,以“六个高质量”为追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抓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高质量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工业投资增长9%,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今年,将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打造更具转型与创新含金量的“3+N”现代产业体系,筑牢兴化经济发展根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以戴南不锈钢产业为重点的转型升级,支持不锈钢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不锈钢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做强新华合金等一批新材料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调味品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招引一批知名企业,引导健康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终端品牌食品方向转型,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突破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推动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高端纺织机械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规模企业发展壮大,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杠杆效应,引导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加快培育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企业上市(挂牌)三年行动计划,双乐股份实现IPO报会,渝鑫科技“新三板”挂牌,加快培育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80家以上。振兴建筑业,大力开拓外埠市场,助推建筑企业资质提升,保持建筑业税收稳步增长。培大育强现代农业。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以上。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研发,建设智慧渔业中心,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农机的发展应用,新建农业物联应用基地8个。以功能农业为引领,发展生态多元复合经营,推广粮蔬轮作、稻渔共作等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培育“一村一品一网店”示范村50个。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培育农业新型主体,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达49%以上。继续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突出推广兴化大米、大闸蟹、龙香芋、大麦青汁等特色农副产品,做强做优特色果蔬产业,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优化提升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增长发力点,着力提高服务业贡献份额。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中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检测检验、教育培训等行业。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提升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行业发展质量。坚持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加快千垛景区扩容提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引导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新业态健康发展,提升金东门老街景区接待功能。推进“1号水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航道。完善全域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强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编撰兴化美食菜谱,做大旅游特色餐饮名店规模。精心办好千垛菜花旅游节、品蟹赏菊旅游季等节庆活动。
2.加速发展动能转换,推动改革开放高质量。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致力深化改革。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停步,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推行标准化办事流程,探索设立施工许可办理专区。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妥善解决隐性债务,着力推动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财政预算及国有资产监管,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竞赛活动,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等运行机制,加快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促进农业保险服务提质。建立联合激励与惩戒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落实好省科技改革“30条”,加快创新机构培育,放大“大院大所行”“院士兴化行”效应,鼓励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强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发挥“苏科贷”“兴科贷”资金杠杆效应,用好“泰科易”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向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科技成果和合作信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30件以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新注册商标680件,新创驰名商标1件、知名商标12件。突破重大项目。实施项目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三大产业招商局专业化优势和主力军作用,统筹推进股权招商、飞地招商、基金招商。立足“3+N”现代产业体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重大机遇,按照产业链主导图和主导产业招商路线图,持续发力工业项目,着力打造现代特色产业集群。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兴达钢帘线泰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争创泰州市“走出去”龙头企业。强化要素保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惠企利企举措落到实处。加快园区创建步伐,支持开发区创建以健康食品为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争创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名城;支持戴南科技园区争创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将戴南打造成为全国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陈堡精密铸锻造产业园放大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大型精密铸锻造采购超市;支持安丰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完善载体平台建设,打造创新氛围浓厚、科技资源集聚、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创新创业载体。加大土地违法整治和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作力度,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加快人才智力集聚,引进高层次人才190名。
3.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手抓,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晰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发展蓝图。完成全国第三次自然资源调查,加快建设“多规合一”、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同步推进水乡特色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开发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开展小城市规划修编及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6大类56项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中和路东延等主干道、文昌路东延等次干路及张北路、莲溪路等支路建设,统筹实施管线入地、雨污分流项目。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加大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力度。改造提升老城区居住出行环境,做好低洼地区整治、后街背巷维修、人行道提档升级,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滨河景观提升,推进步道、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紫荆河公园。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水平。优化新区功能布局,加快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大城镇承载力培育力度,加强安丰等小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戴南不锈钢特色小镇、沙沟渔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围绕2021年上半年全市人民饮用长江水的目标,全力推进长江引水工程,确保春季全面开工建设,完成长江引水卤汀河备用水源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建国有客运公司,打造城乡客运有效衔接、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全力上争盐泰锡常宜铁路,编制兴化通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加快宁盐高速、兴东高速、盐靖高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阜兴泰高速兴化至建湖段开工,推进229省道兴化段改扩建、351省道三期、301县道沙沟西段等项目建设,建成长安北路、310县道沈伦至张郭段、戴南园区大道东延等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五面清洁”示范村180个。实施农村改厕攻坚,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2.5万座。加快建设千垛田园综合体,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入口广场等项目。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体验式农业,创建省市特色田园乡村10个。推进城市管理向集镇延伸,新增省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4个、示范小区20个、垃圾分类村150个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启动实施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备用库区建设,建成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设施,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实现集中收运处置。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以压倒性态势加强污染防治,切实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严格管控各类扬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清水通道水环境专项整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保土壤环境和人居环境安全。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坚决打击和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行为。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和管控措施,全面整治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违法违规项目。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增强环境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推动绿色生产。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减量化、再利用等高效节能设备,实施一批节能低碳绿色改造项目,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水平。规范企业能源管理,建立健全高耗能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推行绿色农业生产,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及喷滴灌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推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种养,加强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建立畜禽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生态绿色渔业,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争创活动,推广应用循环水养殖,加强河蟹养殖池塘管理,严厉打击电捕鱼,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扎实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道路、水系、村庄、农田林网建设,构建有机串联城市、集镇和村落的绿色生态廊道体系,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1.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推进“五水共治”,实施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下官河和蚌蜒河整治工程,综合治理39条省市骨干河道。大力实施湿地修复工程,积极创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加大退圩还湖力度,推进得胜湖、平旺湖、洋汊荡、徐马荒、陈堡草荡等生态修复,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提升河湖生态功能。
5.坚持人文兴市战略,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传承兴化文脉,激发创新活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全面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做好迎评各项准备工作。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实施历史街区基础设施及重要节点提升,推进西门历史风貌区改造,加快牌楼路、英武路、长安路沿街外立面仿古改造。编制完成蒋庄遗址、万兴大典及昭阳墓等文保单位保护规划。推进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兴化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加强兴化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乡风民俗、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传承弘扬本土文化,叫响“板桥故里”“水浒摇篮”“小说之乡”“国象之乡”文化品牌。放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效应,启动垛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深化家规家训家风建设。推进“城市书房”“百姓大舞台”等惠民设施建设,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助推“小说之乡”迈向“文学之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惠民券点单服务,组织文化惠民演出650场以上。举办新春舞龙大赛、龙舟大赛、兴化民歌大会、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和国象品牌赛事等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办好第十四届郑板桥艺术节,开展第二届郑板桥文学艺术奖评选,进一步放大郑板桥文化品牌效应。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开展年度新创节目调演。培植壮大文化产业。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扶持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加快文化园区和特色街区建设,引导文化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重点打造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全力培育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发展影视传媒、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创产业。
6.突出民生优先导向,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强化社会保障惠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网络招聘服务和对外劳务协作,加大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等群体培训力度。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新型众创空间等载体平台建设,充分激发创业活力,助推劳动者成功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巩固社会保险依法征缴成果,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各扩面1万人。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结报待遇,完善医保复合支付方式,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名录,探索实施医保基金第三方监管机制,切实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负担。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夯实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基础,持续增强经济薄弱村的发展能力,基本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新(改扩)建具有较高教育质量的规模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和区域联盟办学新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统筹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推进新区高中项目,支持兴化中学创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深入开展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成果,进一步规范校外代伙代宿行为,持续整治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扩大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覆盖面。健全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成市中医院南亭路分院主体工程,加快村卫生室提档升级步伐,推进乡镇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深化“七五”普法和宪法学习宣传,健全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估机制,推进乡镇(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快实现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进“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要更加自觉地扛起使命责任,以更严标准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更高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优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提高政治站位,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让“低调务实不张扬、担当干事比作为”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紧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用行政效率激发企业活力,以服务高地打造发展热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配置调整,加快构建职责明确的政府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新闻舆论监督,让行政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阳光运行。
加强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切实整改巡视发现问题。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努力交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优秀答卷。
各位代表,担当新时代使命,责任重于泰山;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为争当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排头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