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6日在老河口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市长王燮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扭住项目建设“第一抓手”,激活改革创新“第一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一城两心”建设开局良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
县域经济克难奋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2亿元,同比增长11.5%;外贸出口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利用外资11692万美元,同比增长8.2%;存款余额239.42亿元,同比增长8.9%,贷款余额180.4亿元,同比增长1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5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3元,同比增长8.4%。
有效投资求新求进。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1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3个,新增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项目5个。五大产业加快集聚。紧扣五大产业实际,先后出台了《老河口市承接高质量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扶持政策》《老河口市加快重资产招商十条意见》《老河口市加氢站管理办法》《老河口市氢能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了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制造基地暨高峰论坛、2019成都木业家居产业招商推介会、3D打印产业园推介会,组织参加重大招商活动35场。五大产业新签约项目45个,开工25个,投产9个;顺博废铝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二期)、华中光电产业园(二期)建成运营,新入驻企业1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扩张。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在氢燃料及智能网联汽车、3D打印、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上寻求突破,湖北海亿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入选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襄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老河口专用车(特种车)测试基地获批挂牌。央地合作更加深入。华润集团老河口加氢加气站成功签约;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省高新投合作建设“智行隆中”老河口示范区,东风海亿等一批央地合作项目即将落地;与江山重工集团合作,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与省高新投、汉江控股共同成立老河口新动能产业基金。项目建设更加高效。以促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为目标,加快行政审批、强化要素保障。湖北海亿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必印3D智能打印、妈喜味业调味料等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有90天。111个重点管理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0.8亿元,10个省市重点监测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41个项目集中开工,完成投资43.3亿元,2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34.6亿元;9个项目参加襄阳市项目拉练,排名逐季攀升,三季度位列襄阳市第四名。
产业发展提速竞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层级。企业成长工程再创新高,全年“四上企业”新增23家,居襄阳市前列,被评为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工业经济持续振兴。五大产业集群动力增强。五大产业规上企业达到102家,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53%;五大产业实现产值3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1%,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3%。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投资20亿元,对20个项目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释放产能48亿元;香园食品、雪飞化工被认定为省级“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示范企业;万柯汽配、飞来钟粮机、楚凯冶金、高升纺织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新昇电气荣获省级基于互联网制造业“双创”平台(企业)试点示范称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年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达到3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武汉理工大学老河口氢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1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加速成长。牧原生猪养殖规模达到70万头,配套建成有机物处理中心和无害化处理中心;科尔沁肉牛养殖项目一期万头牛场建成运营,肉牛存栏量3000余头;“稻渔共作”经营主体25家,种养规模达到3.5万亩;春雨黄桃在瓦房店全国评比大赛上,荣获3金1银的好成绩;市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我市成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梨)繁育基地和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净外调生猪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增长。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投资70亿元的江山鸿泰旅游健康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星耀广场项目开工建设;武商广场、汉江商业广场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江山重工三线建设建筑群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黄河绝唱》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荣获“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金奖及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湖北越调《王彦章摆渡》成功入选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仙人渡集中营旧址建成开放;“汉江奇石赏石习俗”“光化酒酿造技艺”入选第六批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西关非遗奇石文创园破茧成蝶、登云湖生态景区开园迎宾。
城乡融合倍道兼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突破。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综合功能区主体建筑基本完工;121个老旧小区、73个“三无小区”、107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相关经验被中国县域经济报、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五福楼立体化停车场投入运营,城区新增停车位893个。城市路网不断优化。老河口人民期盼已久的河谷大桥全面开工,加快建设;328国道改造完成主体总工程量50%;汉孟路、飞翔路、滨江大道南段等6条道路改建完工;航空路、花园路、酂北路等6条道路稳步推进。城市形象不断升级。文明城市创建的54类1800多个点位规范化打造同时启动;公益宣传栏、宣传标语遍布城乡,“红马甲”活跃街头,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乡村振兴展现活力。大力实施“五个一”示范工程,竹林桥镇入选2019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仙人渡镇被住建部等7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完成了10个乡(镇、办)村庄布局规划、11个示范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任务,我市被列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县;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新建“四好农村路”35公里,仙人渡镇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坚决拆除“大棚房”,圆满完成农地非农化治理任务。城乡面貌更绿更美。编制完成《老河口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4万亩,植树226万株,占省下达我市人工造林任务的311%;完成5条鄂北防护林带建设107公里;沿汉江岸线、环马冲水库生态修复造林1000亩;新增绿色产业基地9600亩;新增国家森林乡村3个,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1个,襄阳市绿色示范乡村7个;成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惠农利民。完成农村户厕建改16310户,农村公厕153座,城市公厕37座,旅游公厕14座;完成省政府“精准灭荒”工程补植造林1100亩任务;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全市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进入全面通水试运行阶段;全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街村面貌整洁靓丽。
“三大攻坚战”负重勇进。精准脱贫胜利在望。完成剩余10个贫困村3292户7462人脱贫出列任务。全年报销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2740万元,报销比例达90%以上;资助贫困学生4588人次338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066万元,助力15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对符合条件的7355名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养老保险;完成危房改造1389户,完成741户15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提升工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个。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完成生物医药产业园129个泄漏点修复;淘汰20蒸吨以下锅炉123台;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控要求,有效抑制城市扬尘污染;升级“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实现秸秆禁烧全域监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0%。水环境治理质效并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十五个专项战役进展顺利;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汉江“清四乱”和“清江”行动成效明显,依法收回采砂权和12座水库养殖承包权;启动“百吨千人”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汉江老河口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完成18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投资1600余万元,完成了融晟外滩项目涉及的6个工业地块污染治理工作。序时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扎稳打。金融风险防控有力,非法集资存案和新增案同比实现“双下降50%”,获得“全省金融信用县市”称号。成立投融资委员会,隐性债务化解有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6个。社会大局平稳安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完成现场验收。
民生福祉倾心增进。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5%以上。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5764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1%。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改扩建12所农村学校;高考文理科过一本重点线突破200人大关;产教融合取得突破,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老河口分校挂牌成立,已招生341人。社会保障坚实可靠。“五险”扩面9095人,3.8万名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累计支付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5.32亿元,参保群众待遇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640元/月、450元/月提高到675元/月、480元/月;全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1.2亿元,满足400余户家庭居者有其屋的刚需。“健康老河口”惠民利民。体育场及多功能运动场改建项目先后完工,中山路、东启街“健康小屋”高标准建成;李楼镇顺利通过“全国卫生乡镇”省级初审;医共体建设位列襄阳首位,先后荣获“全国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湖北省卫生健康监督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再添活力。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动态调整、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411项,其中即办件数量提升至1301项,办结各类事项33万余件,提前实现“3550+100”改革目标。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发力。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惠民惠企,71395人、394户企业享受改革新政;工业项目“先建后验”试点成功,在襄阳市各县市中发出了第一张“先建后验”施工通知单;推行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加快了“一优两落”进程;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数据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不断健全,被批准为国家级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科技创新更具张力。“智慧城市”28个应用系统交付使用;财税大数据分析系统原型部署完成;融合“雪亮工程”建成“创文”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智慧老河口”入选工信部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典型案例、《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布局产业地图》“十大重点产业”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布局图、《2019年度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多规合一”平台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铜奖”。
政府效能兼程前进。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担当年”为契机,转作风提效能。完善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程,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倒锥子形”分兵督办机制,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政府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决扛起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的历史责任,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重点领域腐败风险防控机制。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机构编制、老龄、史志、保密、档案、审计、统计、供销、气象等均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慈善、红十字会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尽管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但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老河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叠加释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举措,是我们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课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重回全省二类县市前列,是我们当前经济运行的最大任务;减税降费、经济下行与投融资风险交织带来的收支矛盾十分凸显,“理财、聚财、用财、管财”的理念需要大调整、大创新,是我们保障发展的最大困难;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展的成果还没有最大程度的惠及全民,是我们践行宗旨的最大追求。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各位代表!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努力拼搏,勤劳智慧的老河口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老河口篇章!70年后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制度自信,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现老河口担当、贡献老河口力量!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一城两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叠加释放的风险挑战。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尤其是中央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创造了重要的政策窗口期;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重大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老河口市开展汉江生态经济带省级绿色示范、推动开展汉丹铁路老丹线扩能改造、推进老河口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进老河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我市作为“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进入了黄金机遇期;随着五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国家级高新区的争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能正被激活、动能加速释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大好局面,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夯实“一城两心”建设根基,争当“中部地区崛起先锋”。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安排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落实“七个聚焦”,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重回前列、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精致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成果显现、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出口额增长6%,利用外资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上级下达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扎实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工业复兴。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工业强市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抓住五大产业这个支柱。围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木业家居、光电、食品五大产业集群,谋细抓实50件实事。力争全年五大产业新增规上企业10家,产值突破400亿元,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加快实施楚凯冶金(二期)扩建和3个技改项目;支持合兴纸业等20家企业实施技改;组织申报1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扎实抓好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力争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通过验收,用好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张国牌”。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引擎。以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光电、3D打印为主攻点,支持湖北海亿达产扩能,深化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研发试制氢燃料抑尘车、工程车等专用车,建成华润老河口加氢加气站,打造襄阳氢能产业重要增长极;建成襄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老河口特种车(专用车)测试基地,深化与东风商用车公司等知名车企合作,擦亮“智行隆中老河口示范区”特色名片;壮大必印科技,加快光电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级,建设华中3D打印产业第一园。抓住高新区这个龙头。巩固省级高新区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完善高新区规划布局,完成高新区调区扩区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支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实施意见》,落实《湖北省开发区条例》,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城融合,建设宜业宜居高新区。
(二)加快农业提质。注重规模扩张。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稻渔共作”种养1.5万亩,金银花、艾草、半夏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农机深松整地1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0个;以水产畜禽养殖为重点,大力实施“十百千亿”工程;支持科尔沁公司肉牛养殖达到1万头,牧原公司生猪养殖达到100万头,启动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推动弘楚牧业扩大养羊规模,带动全市肉羊养殖达到8万只;支持炳记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全市蛋鸡养殖达到1000万羽;打响“丹水湖”水产品牌。注重品质提升。围绕水产水果蔬菜,做大做强有机农产品,开展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新增2个“有机农产品”标志、5个以上无公害食品,增强“中国有机谷老河口板块”竞争力。注重特色打造。继续开展“五个一”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各乡(镇、办)每年打造一至两处休闲农业示范点,开展采摘、垂钓、农耕等特色体验项目,实现城乡互补、农民增收。
(三)加快服务业提升。突出示范引领。建成运营颐高现代电商产业园,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星耀广场、江山鸿泰旅游健康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区域商贸中心,重振小汉口商业辉煌。突出物流畅达。启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物流仓储项目,健全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文旅特色。深挖我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启动太平古街省级文物建筑保护性维修,恢复建设“光化黉学”;围绕古色、红色、绿色等特色旅游资源,创建李家染坊和酱醋博物馆两处3A景区,打造下四河淤村红色文化旅游、西关村奇石文化旅游、西排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等兼具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的文旅项目;启动全国工业遗址旅游示范基地及湖北省汉水(老河口)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推出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全国第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区。
二、聚焦招新引优项目建设
(一)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高点定位。紧盯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现新签约项目110个,新开工项目50个,新投产项目40个。其中,新引进五大产业项目45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个以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4家。精准定向。加快木业、光电、食品产业集聚,壮大规模;做强氢燃料汽车、智能网联汽车、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深化央地合作,加强与东风汽车集团、江山重工、华润集团等央企合作,争取落地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科学定策。充分发挥“四大家”合力,将领导力量向招商引资倾斜,一名市领导领衔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配备一个招商专班,每两月专题研究一次五大产业招商工作,集中力量攻坚,营造“五全”招商的浓厚氛围。创新招商机制,试行平台招商,强化专题招商,突出龙头招商,建立招商引资评审专家组,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二)坚持项目建设“第一抓手”。抢抓机遇。围绕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一极两中心”建设,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精准谋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全年策划项目300个,进入项目储备库180个,项目实施库120个。全力争取。全年争取上级资金30亿元,其中竞争性专项资金10亿元。优质服务。落实市领导精准包服重点项目、项目秘书“一站式”服务、集中开竣工、会商调度、拉练评比、考核挂钩等制度,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纳入路线图管理的重点项目120个,其中,开工建设50个,竣工投产40个。
三、聚焦精致城市建设
(一)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举全市之力对标首创首成,确保使命必达。完善硬件配置。适度美化、亮化汉口路、沿江路、市府路等临街建筑、沿线绿化带、河堤,规范空调格栅,更新户外店招;建成梨花大道、光化大道、北京路、汉口路、交通路、秋丰路带状绿地,加快打通城区滨江12公里风光带;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职工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强化软件提升。有效解决环境、秩序整治“一阵风”现象,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城市养犬、“牛皮癣”小广告、校园周边及市场环境秩序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重难点问题整治管理。健全机制问效。围绕硬件、软件各类考核指标达标,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建设资金,建立一旬一次分析研判、一月一次现场推进会、一季一次电视问政制度,倒逼作风转变,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二)提升宜居城市品质。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全面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统筹布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精致城市片区等专项规划,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推进文昌路、航空路等10余条道路建改工程;优化布局停车场、停车位,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在城区主要区域、有条件的小区建设充电桩;提升天然气覆盖率,铺设天然气管网8.2公里,新增1770户乡镇用户;实施“老城更新”工程,整治背街小巷私搭乱建,规范物业运营,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三)丰富智慧城市内涵。健全“智慧老河口”建设体系,出台《老河口市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使用管理办法》,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使用,稳步实现“系统通、数据通、云共享”。打造数字政府,加快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慧安全等示范应用;建立财税大数据分析系统,加快推进农房补充调查,夯实政务云数据中心;开展全省“一张网”配套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提升“多规合一”、环境卫生、查违控违、罐装燃气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助力城市管理。
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一)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工程。多方筹资金。筹集3亿元乡村振兴资金,科学谋划项目,提升资金绩效。精准补短板。补齐规划短板,统筹做好布局规划,按照示范村、整治村分类制定规划,编制完成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新302省道江山重工至丹江外环9公里道路建设;推进环梨花湖旅游公路洪山嘴梁家营汉丹铁路平交至丹江口段道路维修改造;改建县域循环路、县乡产业路60公里,新建村级公路50公里,加宽窄路面公路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5公里。全力强弱项。围绕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按照设施配齐、集成、共享的原则,健全完善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全域达标;因地制宜配套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幼儿园、农村公益性公墓。
(二)高标准建设“绿动老河口”工程。以汉江边、丹渠边、高速边、铁路边、国省道边为重点,加快绿带建设。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防护林、沿汉江造林绿化、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新建光化大道北延段、328国道(孟楼至贾沟段)、310省道(上寨至范冲段)等5条防护林带51公里,提档升级补植增绿新316国道等5条防护林带93公里;完成276公里“美丽乡村路”绿化工程;绿化乡村77个,建设全国文化生态村1个、国家森林乡村5个、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5个;力争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6万亩,植树176万株。
(三)高标准建设“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提升“厕所革命”质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乡镇公厕,保证建成一座,投入使用一座;围绕城市总体规划,依托旅游景点和旅游公路,合理建设城市公厕、旅游公厕、交通公厕。提升精准灭荒质效。全面补植抚育2805亩精准灭荒山林,力争保存率在95%以上。提升污水处理质效。推进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加快城南片区截污干管、城北截污工程二期建设,解决北部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留、收集问题;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启动编制大明渠引水润城工程规划,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建设,确保一江清水东流。提升垃圾治理质效。建成卢营、建新路等垃圾转运站,加快建设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项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提升环卫装备水平,推进智慧环卫项目,形成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五、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和“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政策支持不减、帮扶力度不减”,巩固脱贫成果,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对问题整改、成果巩固的专项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基础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让天常蓝。重点整治工业园区及重点污染物排放企业,完成襄阳市下达的大气污染重点治理项目,工地扬尘管控提升为“八个百分百”,强化餐饮油烟监管、道路保洁、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力争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稳中有升。让水常清。坚持不懈推进水污染防治,狠抓饮用水源地保护、乡镇污水处理,完成“百吨千人”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有序开展城乡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深化“两非”治理,加快陈埠港区、付家寨两个永久砂石集并中心建设,稳定砂石市场秩序;巩固“清四乱”成果,持续推进56座水库确权划界工作;完成机场沟北延引水渠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汉江及小清河老河口段水环境监测能力,完善汉江流域监测网络;开展全市河库水环境治理工作,保持汉江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让地常净。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三)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人行襄阳市中心支行、襄阳银保监分局合作,共建老河口金融工程示范区,争创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保持高压态势,综合处置非法集资,稳妥化解P2P等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序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充分发挥投融资委员会作用,有力防控化解投融资风险。防控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加快国有投融资公司市场化改革,提升投融资精准度和实效。
六、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密切跟踪减税降费执行情况,认真研判减税降费效果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形成推动减税降费工作的合力,切实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科学理财用财。积极争取债券转贷资金,加大专项债券限额的争取力度;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以及保障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支出的基础上,压缩一般性支出,非民生类项目压减10%,三公经费压减3%;在全市60个一级预算单位、166个二级预算单位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切实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营土地、经营城市、向上“三争”上持续发力,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建设专业化执法队伍,严格执法责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聚焦办理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审批效率。重点推进“1550+90”改革,压缩审批时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90个工作日取得施工许可;大力推广应用政务服务“一张网”,网办率达到90%以上;全面优化200个高频事项流程,实施关联事项“一事联办”。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智能化监管平台,着力推进监管信息共享,切实提高监管水平。优化服务供给。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释放区域统一评价成果红利;全域推广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改革,积极探索“标准地”改革,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确保我市要素成本总量低于周边县市。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力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效利用土地。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鼓励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综合监管招投标。做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创新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优质、高效、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工作衔接配合,形成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加速“一城三院”平台建设,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科创资源集聚,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以企业上一年度经营性税收为基数,拿出超基数部分40%,设立科创基金,奖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老河口新动能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引导撬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七、聚焦民生改善
(一)提升保障能力。夯实就业创业基础。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700人;深入推进“就业提升计划”“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援企稳岗、就业创业扶助力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医保药品目录落实工作,将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疾病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吃药贵问题;加强关爱和救助残疾人、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
(二)提升治理水平。筑牢平安根基。推进“三治融合”,加快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基层综治实战化工作平台;稳步推进“大数据+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公安、网格化管理等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形成社会资源有效融合的“综治共同体”。严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教育大排查大整治,始终保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高压态势,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创建成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办好政府热线。真心回应群众关切,12345政府热线接单即办、办则办结。
(三)提升教育医疗质量。发展均衡优质教育。深入推进联合办学集团化发展模式,加大一中初中部、高级中学改扩建和二小扩建力度,疏解老城区资源紧张现状,逐步消除“大班额”;加强乡村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建设“健康老河口”。“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康养、医养、旅居相结合的健康产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建成覆盖市乡村三级的区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电子健康卡公众服务平台。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努力建设为民政府。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落实襄阳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各项安排部署。始终把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好用活主题教育成果,针对民生领域群众关心、长期未决的痛点问题,精准办、科学办、盯住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提升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努力建设实干政府。大兴调研之风,强化“五种思维”,锤炼“八个本领”,提升实干能力。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突破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坚持动真碰硬、狠抓落实,深化“倒锥子形”督办机制,营造人人钉钉子、事事马上办、件件落得实的政务环境,不断提升政府效能。
(三)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建设诚信政府。做实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
(四)努力建设廉洁政府。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各项廉政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决支持政治巡察、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立清正廉洁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0年市政府将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倾心竭力地为全市人民办好以下10件实事:
1.投入3亿元,推进72个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任务,重点打造10个示范村。
2.新建二水厂净水设施,改善城区供水水质,分区域更新供水管网10公里;新建杨山水厂,改扩建马冲、孟桥川、冯营3座水厂。
3.启动童营小学改扩建;完成四小、六小、八小塑胶运动场建设;完成四中逸夫楼维修改造;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保安配备全覆盖。
4.改扩建2家乡镇卫生院,新建、改建2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
5.328国道孟楼至贾沟段、光化大道、襄阳路、商业街改建通车。
6.完善公交布局,延长公交首末站点和运营时间,增加汉江奇石村至李家染坊、汉江桥头至谷城高铁站等5条公交线路,增加30个公交班次。
7.改造汉江粮行、三多庵等老旧小区、“三无小区”50个;改造线子街、大巷子等背街小巷50条;建设正兴街综合农贸市场和2处停车场,新增停车位270个。
8.新建、改扩建袁冲六官营、秋丰路等4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高村两委副职干部待遇,由人均800元/月提升至1560元/月。
9.新建11座乡镇公共厕所,1座交通公厕,3座旅游公厕。
10.建设汉江绿心公园。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奋进、开拓创新,奋力谱写“一城两心”建设新篇章,为襄阳建设“一芯之心、两带之极、三区之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3.“3550+100”:企业开办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手房5个工作日取得不动产登记证,工业建设项目实现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4.“五全”招商:全员、全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程跟踪服务招商。
5.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工业项目业主(企业)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备案或核准、明确选址并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土地成交确认书和项目环评审批文件后,由项目业主按照政府职能部门设定的准入条件、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依法依规自主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政府各相关部门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同步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项目竣工后进行联合验收与发证、企业不达标不投产的便捷高效、责任明确的审批制度。
6.“三区三线”: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及划定城镇开发预留区、农业缓冲区、生态缓冲区空间。
7.“一张图”:以“三调”成果为基础,整合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现状数据和信息,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
8.“1550+90”: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手房5个工作日取得不动产登记证,工业建设项目实现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
9.“一城三院”:一城即老河口科技城(未来城),三院即武汉理工大学老河口氢能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襄阳研究院老河口基地。
10.“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