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吉古塔
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肇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代,重修于唐。古塔为方行九层楼阁式转塔,高三十八米,塔身中空顶有铜刹,每层均有四个圆拱券洞。圆拱门楣浮雕“二龙戏珠”,凸刻花闻悉腻,工艺奇巧,精美绝伦。两倾有对联一幅,“云护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图”。塔基四角各有一力士
石雕,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寇准墓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下邽,读音:xiáguī,今渭南市)人,北宋政治家,太平兴国时进士。他历四朝,为官近40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颇具民族气节。
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开始任大理评事,由于政绩显著,升任大名府成安军,迁殿中丞,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有大举进攻之势,寇准被诏回朝任宰相。他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起为相。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封莱国公。后被贬逐到雷州(今广东海康)。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寇准尚未赴任,突患重病。他忙派人取来当年来太宗赐他的通天厚带,沐裕,具朝服束带,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设卧具,就榻而卒。闰九月初七日,寇准死于雷州,终年62岁。
寇准死后,将其灵枢运往西京渭南,途经湖北公安时,“人皆哭家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月视之,枯竹尽生笋。众因立庙,岁时亨祭”。其夫人宋氏,乃宋太祖开宝皇后的幼妹,入宫启奏,请求朝廷拨款搬运寇准灵枢。结果拔款仅够运到宋氏住地洛阳。
寇准死后,寇准死后11年。宋廷为其昭雪,复其官,赠莱国公,赐谥号忠缴。
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寇准去世11年后,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下邽。寇准墓在“文革”时期已被破坏,墓堆尚存。
渭南鼓楼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
六姑泉
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地处陕西渭南城区东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属蒋家行政村。自唐、宋、金、元以来,在此设寺设观。明嘉靖年间,本县名士南大吉,罢官后曾在此建“沋西草堂”,从事讲学和著作。渭华起义前,渭南县委在这里开过多次会议,磋研起义方案。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赴西安途中,路过渭南,曾在此作过暂短停留。因其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特别是三月三庙会,更是热闹非凡,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
六姑泉的传说
前史幽幽,远不可寻。但是,当地人关于六姑泉的传说却流传甚广。蒋家村65岁的薛淑芹老人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优美的故事。
相传,在两千年前,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便聚天下民夫、囚徒七十余万,开始修建陵墓。陵墓穿山为穴,辟宫为墓,陵成,高五十余丈,以城围护。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二里。陵内,仰视如空,广视如野;上据天文,以珠宝饰日月星辰;下依地理,注-成江河大海;以巧树黛玉作青山,翡翠珊瑚玛瑙琥珀为草木花卉、虫蛾鸟兽;建楼台亭榭,宫殿百室位次园苑。奇器珍宝,尽藏于内,并设机关以防,穿近者以杀之。以人鱼膏为蜡炬,光明之状,宛如朗日。
始皇三十七年,率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出巡沿海,行至山东半岛渤海边返回途中,次年七月中途病亡。胡亥便与赵高、李斯同谋,秘不发丧运于咸阳,立胡亥为太子,尽诛诸公子、公主,进行了血腥的宫廷政变。回咸阳后,胡亥袭位,遂为秦二世。他们葬始皇于骊山,因知内情者甚多,赵高便与胡亥、李斯秘谋,让宫中未生育的几千宫女全部为秦始皇陪葬。
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便派文曲星下凡救宫女。文曲星托梦将要让她们陪葬的消息告诉给众宫女,让众宫女跟随自己所变的红灯笼逃命。当夜,众宫女都做了此梦,但有的宫女信,有的宫女却不信。其中有一名叫玉姜的宫女,她本是秦灭六国时从楚国虏掠来的宫眷-,听说这个消息后,她便与其余六名宫女借夜色的掩护,在红灯笼的指引下逃出秦宫。但南有卫士,西是阿房,北是一马平川,都是难以脱身之地。她们便加紧步履向东奔来。 七人行至渭南黑松林,宫女们走不动了,正要在一人高的草丛中休息,这时,又听身后兵马喊叫,文曲星便让宫女们继续赶路。但是,由于太累,大家都睡了过去,只有那名叫玉姜的宫女跟着灯笼继续向东跑到了华山。其他六名宫女惊醒后,再也无力前行,便向山上逃去。山上无处藏身,她们就慌不择路地逃进一个山洞,追兵团团围住山洞,派两名士兵进洞去搜宫女,士兵进洞后,从洞里便冒出一股黑烟,黑烟里有两个绿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吓得士兵仓惶而逃,以为六人被洞里的妖怪吃了,遂回宫向上交了差。原来,宫女们逃进的山洞叫黑虎洞,救她们的是一只在此-成仙的千年黑虎。
追兵退去,六宫女便问当地村民,答曰:“此地属骊邑。眼前这川,名曰‘沋河川’。”六人见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山水相连,土肥地沃,觉得再逃也无更好去处;又见河西坡上一凹陷处,背坡面川,三面陡崖,居之可避官兵搜索、野兽袭扰,遂筑洞而居,以采野果野菜度日。两年后秦亡,她们才敢走出山洞,垦田建圃,种禾蔬,植果桑,养蚕缫丝织锦,从事各种农事。
至西汉初年,战乱频繁,饥荒遍野,疾病流行,一时成了社会灾难。六宫女看到民间的苦难,便以自己学得的医药知识,上塬下川,为当地百姓治疾疗病,她们外出采药,制成丸、散、汤汁,分送到户。很快,瘟疫得到了控制,使百姓恢复了健康。人们见六宫女如此爱护大家,为表感谢,纷纷送来了各种美食,以示敬爱,但都被她们婉言谢绝。
六宫女死后,人们念其恩情,便在她们的住地为其修了庙宇,塑了金身,敬若神灵。每有灾难,即来求告。后来,六宫女葬身的地方涌出了六股泉水,泉水清洌甘甜,还可治病。人们奔走相告:这是六位仙姑生爱人民,死后亦不忘乡亲,身化泉水,以济百姓。从此以后,当地人常取其泉水医疾疗病,为纪念她们,将六股泉改为“六姑泉”。
六姑泉怀古
鉴波亭下忆秦娥,六姑泉中痴泪多。
三十而立不知事,可怜青春好颜色。
鉴波亭下忆秦娥,咸阳古道烟尘锁,
临水偶得诗三行,鉴波亭下荡轻波。
北刘遗址
在今渭南城南16公里处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丰富,其中有铜笄一件,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铜制品之一。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渭南文管会在此试掘,分东西两区进行,相距约40米,东区开探沟一条,探方三个;西区开探方两个。了掘面积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组与仰韶文化地层叠压关系的证据。北刘文化上层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不少彩陶片和三足陶灶,还有大量双唇口光底瓶、曲腹盆、罐、甑等器物;石器有石锛、石刀、石球;骨器有骨梭、骨簇、骨矛、骨锥、骨凿等。
渭阳楼
渭阳楼是著名的渭华起义的发起地和指挥,在渭南市固市中学校内。(渭阳楼闲望)作者简介:郑谷,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父史,开成中(公元八三八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侍郎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异之。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举进士第,授京兆鄂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公元八九七年)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尝赋鹧鸪诗,流传人口,因号郑鹧鸪。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
如果喜欢来我们渭南的,可以联系我哦。 QQ:525423316
作者: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陈哲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