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十大景点

旅游

于都县十大景点

于都县十大景点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AAA级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渡江大道东段。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

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0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投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进行改造扩建,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园区绿化率达85%以上,环境十分优美,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园。

  盘古茶场

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纪念园已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并已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每年接待观众达30余万人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AAA级景点

  盘古生态茶厂位于于都县南部盘古山镇长龙村,地处于都、安远、会昌三县交界处的群山环抱之中,海拔1000余米,山峦重叠,林密叶茂,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高达65%,相对湿度80%,云雾缭绕,环境幽雅,山地肥沃,有机含量达2%左右,具有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茶厂无公害有机茶园7000亩,近两年内茶园扩大到10000亩。茶园内,碧波万倾,一派生机。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小山坡上茶树排排,一列列高高大大的景树、果树,把茶园自然区划为许多整齐别致的方块,板粟园、日本甜柿园、李子园、毛竹园、杂交竹园、杉树园辅助项目协调发展,把整个茶厂装点得更加引人夺目。还有新建的小型接待旅馆,每日可接待18人游客住宿用餐。

  宽石寨

  在于都县城南七公里处,有一个奇险秀美,风光绮丽的好地方,这就是位于贡江镇与利村乡交界之处宽石寨。宽石寨包括与宽石寨连为一体的仙牛寨、风帆寨、平峰寨、姐妹寨、象形寨等山寨,同宽石寨相邻的山寨还有鲤鱼寨、狮形寨、走马寨、凤凰寨、羊子寨、龙尾寨、靠椅寨、刀面寨等,共有十八寨,寨间有仙牛洞、月牙洞、高岩洞、平岩洞、穿心洞、猫眼洞等九个崖洞,当地人称为“九洞十八寨”。宽石寨寨体以固结坚硬的红色砾岩构成,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外观特征,是典型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区。

 宝塔公园

  宝塔公园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距赣州市60公里,是人们登高望远、眺望贡江、访古佛事的理想场所。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 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文革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蔚为壮观。涛涛贡江蜿蜓飘流而过,岗峦耸翠,群山竞秀,左迎右顾,前拱后揖。1934年10月16日-18日傍晚,以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共17805人在老重光宝塔脚下和县城南门、罗坳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公园突出了庄严典雅,古朴亮丽,生态协调的特点,包括登重光宝塔、贡江远眺、县城掠影、宗教朝靖、森林漫步、夜赏宝塔等活动。

金鼎寨简介

  金鼎寨位于于都县南部的靖石乡,距县城50公里,离于盘公路500米。海拔373米,东临会昌,南有渔翁电站,西面是盘古山镇,北边就是屏山。金鼎寨四周悬崖绝壁,远看形似饭甑。相传,它是一位神仙厨子经过此地时,被人点破后,遗留下的饭甑而形成的山,所以,又称“饭甑山”。

 红军大桥

“红军大桥”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亲笔题名,位于县滨江大道,她一头是是长征艺术广场,一头是江西省十佳工业园于都楂林工业园。大桥于2003年7月1日峻工通车,是于都工业的主要交通枢纽。

长征第一渡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外东门渡口。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反动军队的重兵“围剿”及经济-,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内英勇苦战一年,仍然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经全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时,长征的命令才发下来。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张闻天、博古就是从县城东门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

于都屏山

于都屏山,座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
  专家评价,屏山海拔900米以下是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风光,悬崖壁立,奇石众多,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蔗天蔽日。900米以上则是一片北国草原风光,山顶5万亩碧绿的高山草原连绵起伏.

 于都罗田岩

住内心的赞叹:风景这边独好!

于都罗田岩,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开发于南北朝,自北宋时亨誉盛名,并创“华岩禅院”,闻名一时,为亨誉海内外名篇《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千百年来,我国众多名家学者,文官武将,骚人墨客,游客信士,都曾慕名前来揽胜观景,或结庐筑室,谈道讲学。在方园2.5公里的悬崖峭壁上,镌有自唐宋以来岳飞、文天祥、朱熹、八大山人、王懋德、王阳明、罗洪先……等等历代名人题刻100余品,为罗田岩而作的诗文80余件。这里有我国北宋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经影响我国思想史八九百年之久的道教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摩崖题刻、及其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罗田岩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帝监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周敦颐和岳飞塑像、隧道、休闲场所、娱乐活动、周边还有景观独特、宛若人间仙境的官才寨和通心岩。

 于都长征大桥

“于都长征大桥”位于县城323国道上,也是当年以彭德怀为军团长、-为政委的红三军团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主要渡口——西门塔脚下渡口。她与红军大桥和宝塔公园一起构成了县城一江两岸格局,是县城滨江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

  1934年10月上旬,红三军团从石城撤离战场,经宁都南部,15日到达于都的曲洋、汾坑、车头等地。17日至18日傍晚,红三军团17805人分别从这里和县城的南门、罗坳的孟口渡过于都河踏上长征之途。渡河前,红三军团在县城的东门沙坝召开全军团指战员动员大会,军团长彭德怀、政委-先后在大会讲话。彭德怀在会上告诫战士们过浮桥时,大家要镇静,不要拥挤,同时还要求战士们写信回家告诉自己的父老乡亲要保卫胜利果实和严守秘密,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褒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5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此处建有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各一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87年,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行奠基仪式,-同志亲笔题写了馆标,199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该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平面呈回廊形,主厅系重檐琉璃瓦歇山式,整个建筑典雅大方、庄严肃穆,富有民族建筑风格,主厅正前方矗立着《苏区儿女》塑像,用写实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女赤卫队员三个革命者的艺术形象,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馆陈列面积434平方米,展线161米,分为一个序厅、一个悼念厅、六个陈列室,陈烈了147名于都籍知名烈士的事迹及部分遗物。整个陈列以烈士牺牲先后为序,以英雄史实为依据,用文字、图表、实物、油画、照片、塑像等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进行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壮烈场面,是人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