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之旅

旅游

海盐之旅

旅游景点介绍:

1,南北湖

南北湖古名永安湖,早在700 年前的南宋就为游览胜地,素有"小西湖"之称。南北湖风景区在海盐县澉浦镇西,东起长山闸,西至茶磨山,南自黄沙坞,北到六里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观为主,兼有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的旅游胜地。

从澉浦城出西门,过凤凰山,约2公里便可到达湖边。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个泻湖,水位高6.3米,平均水深1 米。湖中间有一堤名"中湖塘",分湖为二,上为北湖,下为南湖,堤长 500米,东西两端各有一小桥。 东桥堍有"明星亭",是为当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胡蝶等电影演员来南北湖拍摄电影《盐潮》而建造的。西桥堍有馨谷亭,系1983年从蔡家山移建于此,纪念民国初年当地一位勇于抗暴扶弱,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朱馨谷。北湖中央有一称作"湖墩"的小岛,北湖边还有一座清代藏书楼西涧草堂。

2,鹰窠顶山

南北湖的西南侧有一座鹰窠顶山,高186.8米,从山麓至山顶有九曲径、初憩亭、三休亭、狮头岩、合掌岩等景点。山上有座云岫庵,始建于宋代,现有正殿、配殿、山门、石塔等。庵名出自晋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蛐,乌倦飞而知还"的佳句。庵前有"鸟还亭",亭名、庙名密切呼应。庵前有古银杏大数围,庵内有水名"雪窦泉",为烹茗佳品。庵右即为鹰窠顶,据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清晨,这里可观"日月并升"的奇景,自古以来,吸引了大批游人。

3,黄沙坞

南北湖风景区处于我国柑橘载植区的北缘,据宋《澉水志》记载已有700多年的种桔历史。橘区集中于南北湖村及黄沙坞其黄沙坞山村一带,尤其是“黄沙坞”,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内桔园成林,被誉为“浙北桔园”,人称“世外桃源”。 邑人陆秉仁《黄沙坞观橘林》诗云:“黄沙坞内好风光,千树万树橘金黄。几处楼台秋风里,行人无不叫‘好香’!”

“采桔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沙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海相连,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春季橘花盛开,香飘数里;秋季果实累累,满山金黄,是游人赏橘、品橘、采橘的最佳处。品种有本山蜜桔、红桔、橙子、香椽、福桔、无核桔、柑等,其中本山蜜桔色泽金黄、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鲜,最负盛名,年产量千余吨。

高品质的无公害柑橘来源于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农技,常年聘请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专家为顾问,推广革新技术,采用复合肥代替单纯化肥,天然无农药残留,提高柑橘含糖量,据省农科院检测糖度最高达17度;全面使用生物制剂,每年多次喷洒微量元素,使柑橘吸收氮、磷、钾、镁等9种营养成分。2001年,南北湖村注册“黄沙坞柑橘”品牌,并引进选果机,实施产品包装化。黄沙坞柑橘走俏市场,先后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基地”、“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嘉兴市名牌产品”等称号。

4,千佛阁

千佛阁位于海盐县城武原镇天宁寺路,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名千佛大宝阁,元末毁。明洪武楚石禅师重建;崇祯元年(1628)再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次重修。千佛阁面阔27。5米,进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两层,总面积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顶。阁四周侧脚方形石柱,内为圆形川柏侧脚木柱,内柱从地面通屋顶,柱础为石鼓形。顶用圆椽,盖筒形青瓦,屋角起翘,悬挂风铃。全阁共有斗拱136朵。在枫拱、堂轩、廊攀、雀替、隔架等构件上精心雕刻着花卉、鸟兽等图案,楠木正梁彩绘 “双龙抢珠”副间彩绘“云鹤”。1985年至1987年重修,1988年春节竣工开放,赵朴初题额。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绮园

绮园坐落在县城武原镇绮园路。清同治十年(1871)海盐商人冯缵斋建宅于此,名“三乐堂”。翌年,在宅后的明代废园上建“绮园”,俗称”冯家花园”,是冯缵斋将其岳父、清代著名剧作家黄燮清的“倚晴楼”之精华移建而成。解放后,冯氏后裔将宅园捐献给国家。绮园占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占25%,绿地占71。4%,建筑占0。25%。园内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树有40余株。造园特点: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略点缀建筑,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各得其宜,与今日以风景为主的造园手法相似。绮园能集办州、扬州两地园林之精华,颇具江南山林野趣。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称“绮园”为“浙中数第一”。1963年6月,海盐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绮园对外开放。1981年1月海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著名油画家、书法家、邑人朱乃正为“绮园”题额。

6,张元济图书馆

张元济图书馆坐落在县城武原镇文昌东路,是为纪念中国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先生而建造的,陈云同志为图书馆题写馆名。1987年落成,占地8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体现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院内黛瓦粉墙、曲桥卧波、阁亭相接、自然成趣,是一个安静、舒适、典雅的读书园地,蜚声海内外。图书馆现有藏书15余万册,除了具有一般县、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外,还有其自身的两大特色:一是专设了张元济先生纪念室,陈列保存着张元济先生的著作、手稿和生平事迹资料,供研究参观之用;二是设置了商务印书馆版本阅览室,保存和陈列着商务印书馆100年来的出版物,其中一套《四部丛刊正编》精装150册,已成为大陆收藏的台湾商务版之孤本。

7,杭州湾跨海大桥

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海盐县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60亿人民币,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元/辆。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确保2003年内顺利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2008年6月通车。

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已签订贷款协议。

大桥本身的经济效益是吸引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基础。据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经测算,大桥财务内部收益率将达8.03~10.1%,投资回收期14.2年,投资回报率15.10%(不含建设期)、12.58%(含建设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