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学的学校在从化山区,所以在这里最有名的景点便是几个大的森林公园,其实在我家乡那个是平原的县城也有森林公园——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古刹、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蕴深厚,置身其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群山叠翠,郁郁葱葱,山谷清泉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湿润,沁人心脾,天井山公园著名的山峰有灵壁、陡壁、天井山、笔架山、周家大山。天井山因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天井山位于无为城西南40公里,西接庐江,北临巢湖,总面积约1.8万亩,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古刹、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蕴深厚,置身其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群山叠翠,郁郁葱葱,山谷清泉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湿润,沁人心脾。天井山因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天井山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山中有猫头鹰、黄鹂、杜鹃、白鹭及龟、蛇等野生动物近百种。每年3月至10月间,成群结队的白鹭、背牛鹭远道而来,在林海中尽情飞翔、栖息,蔚为壮观。山中植物资源达千余种,特别是双泉寺旁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树,树粗8人合围,高数丈,冠幅1亩有余,那盘根错节的根基,将一块寺碑搂入怀抱,融入肌体,仿佛叙述着人世间的千年沧桑,令游人叹为观止。天井山原先寺庵较多,香火旺盛,久享盛名,为濡西胜境,经历代兵乱,今仅存双泉寺和青苔寺,双泉寺原名福源寺,兴起于唐,盛于明,衰于清,唐贞观二年(628年),太宗皇帝赐金建福源寺,顶梁有“李世民御建尉迟敬德监造”涂金大字,现有记事石碑立于青檀树旁。永微四年(653年)伏虎禅师重建禅院,因寺外有双泉胜景,以此更名为双泉寺,现为省重点保护庙宇。天井山公园现已修筑12公里公路和3.3公里旅游步道,通讯、供水、供电设备齐全,1996年新建“双泉山庄”(即天井山宾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集会议室、客房、餐厅、舞厅于一体,游客至此既可领略清新舒爽的自然风光,更可享受方便、周到的系列服务。
在森林里有很多景点,下面我来列举一些:
青檀树:位于天井山双泉寺东侧,树龄1200多年它与舍利塔上下成琦角之势,守护在大雄宝殿旁。树大十围,高数丈,冠幅亩余。那盘根错节的根基,将寺碑搂入怀抱,融入肌体,仿佛在讲述千年苍桑。古树虬枝苍劲,或屈曲盘旋,或旁逸斜出,邀云锁雾,听钟罄之声、受银泉润泽,日月精华,经磨历劫,遐岭千载,修成不老之身,颇具“春华半山荫”之势。游人至此,叹为观止。青檀树现已列为省重点保护的珍物,实为国之瑰宝。
双泉: 双泉寺外有双泉胜景,一泉由青檀树下根窍涌出,上以石板覆盖。向南流入一方池,再向东流过滚龙桥,一路泉声淙淙,如鸣佩环,似奏琴弦。在竹林两百米处又一泉,从先观音洞下涓涓渗出,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漫过沙石溪床,阳光下闪闪生光,如锦如缎,别有一番情趣。东西二泉,珠联璧合,是为双泉。
香岩:位于天井山群北150米处,香岩老桧参天,杂生石碑,山石嶙峋,若怪兽蹲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玩味无穷。若再攀崖而上,有伏虎等名石,雄视南天,气吞万象。俯视双泉,画幅一屏,古朴、雄奇、典雅、恬淡、幽静…不失为天然园林,旅游胜地。
桃花洞: 位于天井山南涧,在群山环抱之中,洞口花草掩映,枝柯覆盖。匍匐而进,碧苔如铺,泉声如罄。稍进,则石笋交错,形如禽兽、人物、器皿,不胜其态。
同时,天井山是动物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山中有猫头鹰、黄鹂、杜鹃、白鹭及各种龟蛇等野生动物近百种,最有特色的是每年3月至10月间,成群结队的白鹭、背牛鹭远道而来,在林海中尽情飞翔、栖息,它们白天飞往附近的巢湖、白湖、临湖等地捕食鱼虾,日落就一群一群地飞回来栖宿林中,每天有数万只白鹭在碧海晴空中漫天飞舞,蔚为壮观。山中植物资源更是丰富,达千余种,其中乔灌木42科234种,还有药用植物300多种,特别是山中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树,树粗8人合围,高数丈,冠幅1亩有余,那盘根错节的根基,将一块寺碑搂入怀抱,融入肌体,仿佛叙述着人世间的千年沧桑,令游人叹为观止,此树现已列显省重点保护对象。
它还有许许多多的特色景点,只有去了才能领略。到你真正来时,你便知道它多美。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