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馆位于沁阳市覃怀东路,是在金代天宁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1979年文管会成立之后,在此建立了文物保护区,集中搬迁了散存在辖区内各地的石刻文物,并通过周围居民搬迁逐步建起了文物库房,陈列展室、办公用房、山门、石刻廊房等建筑。
1984年11月正式建立沁阳博物馆。中国书协主席启功亲题馆名。沁阳博物馆是一处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建筑群体。主要布局由两部分组成。
博物馆现有面积10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馆中设苑,石苑内150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造像,书法碑碣和墓志石(《河内石苑石刻艺术陈列》)200多件,上自汉魏,下迄明清,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此外沁阳市博物馆还有另外两个基本陈列:《沁阳革命史迹陈列》、《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陈列》。
沁阳博物馆位于沁阳市覃怀东路,是在原天宁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天宁寺历史悠久,创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为大云寺,金代又更名为“天宁寺”,至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之后,由于连年战乱,该寺才逐步衰落,解放后仅剩后部的三圣塔和唐代刻立的《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寺内其余建筑皆荡然无存。
1979年这里辟为文物保护中心,并征集搬迁了一大批文物,修复了山门、两厢、碑墙和河内石苑,这里已成为一处人们休憩、游览和接受知识教育的场所。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建立了沁阳博物馆,馆内除基本陈列展览外,还有石刻艺术陈列。二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覃怀书院已荡然无存,该法帖也散于民间。经文物部门多年的调查征集已收集到五十余块,1994年石苑建成将其存于此间。
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前有雕梁画栋的仿宋式山门,后有大雄殿之台基,两侧为仿古建筑的展厅和办公用房,院内碑碣林立,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景色宜人。馆中设苑是沁阳博物馆的一大特色,苑内玉泉翠蔚,鱼跃荷池,中有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楼台亭榭,围建150多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造像,书法碑碣和墓志石。其中许多都是国内比较珍贵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满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汉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
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刹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米的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三圣塔外观仿唐,内结似宋。庞大的石造基座内为双环体壁,两壁中间设回廊走道。塔内为竖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两壁有脚窝,可供游人攀登,通道至九层后从外部攀沿而上,才可登上十三层极顶。三圣塔最珍贵的是塔内保存了丰富的石刻资料,门额上有“玉泉龙宫藏”半月形刻石,左右线刻云龙和花卉图案,塔身第一层正中有铭石一方,具体记载了建塔者的姓名、简历、砖匠、木匠、泥匠以及烧砖的地点和人名,为金大定十一年六月一日刻。塔内有“隐瑞洞”、“腾云洞”还有泥石造像多尊。三圣塔是目前中国金塔中保存状况最好、形体最大、石刻资料最丰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