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50余年来,河北省博物馆在文物的收藏、研究、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以及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博物馆坐落在石家庄市中山东路南侧,主体建筑建造于1968年~1969年,最高处27.7米,主楼四周用56根圆柱构成高大宽阔的长形柱廊,建筑整体风格既巍峨壮丽,又庄严朴素。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举办展览、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决定新建一座“河北博物馆”。新馆馆址在现省博物馆原址的基础上向南扩展到范西路,东起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区11500平方米,文物库房区4500平方米,公众教育区2600平方米,公共活动服务区8900平方米,业务科研及其他用房6900平方米。馆前为52500平方米的省会文化广场,广场中央造型优美的灯光音乐喷泉银珠飞溅,广场鸽与游人尽情嬉戏,翩翩起舞,广场四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2001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文物15万件,其中一级品321件(包括国宝5件)。曾举办《古代河北》、《近代河北》、《当代河北》、《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等基本陈列,每年还不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河北省博物馆有数百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先后出版了《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精品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战国中山国史话》、《满城汉墓与中山靖王》、《燕赵国宝》、《河北省博物馆藏——赵贵德捐赠绘画作品》、《河北省博物馆藏——旭宇捐赠书法作品集》等十几部编著和图录,两次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誉,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先后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