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白虎岩

旅游

集美白虎岩

白虎岩宫位于福建省厦门的集美区后溪镇白虎岩上。 宫内祀奉白虎神。据《同安县志》记载,此地古时白虎为患,后由僧人制伏,白虎岩因此而得名。其周围巨石林立,形成众多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白虎岩宫设于岩洞内,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清雍正及同治年间屡有重修。以高12米的天然巨石为顶,三面环石,西南面砌以砖墙及宫门。
1名字来源
白虎岩宫位于福建省厦门的集美区后溪镇白虎岩上。 宫内祀奉白虎神。据《同安县志》记载,此地古时白虎为患,后由僧人制伏,白虎岩因此而得名。其周围巨石林立,形成众多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白虎岩宫设于岩洞内,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清雍正及同治年间屡有重修。以高12米的天然巨石为顶,三面环石,西南面砌以砖墙及宫门。岩洞高1.5—3米,面积约16平方米,以方砖铺砌地面。宫内犹存明代建文二年(1400)石供桌和清光绪十七年(1891)石香炉。 岩洞内西侧岩壁上保存有两处石刻,其一为“雍正元年(1723)重修”,另一为“同治九年(1870)重修”。洞口上方巨石上横镌行楷巨字“壁立朝天”,字幅约40厘米,落款“万历八年(1581)重九日徽州休宁潘桂书”。

简单介绍

白虎岩名字的由来: 据《同安县志》记载,此地古时白虎为患,后由僧人制伏,白虎岩因此而得名。另据传说:唐朝薛刚大闹花灯踢死太子招来横祸,全家族三百九十多口人被抄斩。薛刚只身逃出,千里迢迢来到灌口笔架山纪家寨避难。见一姑娘身穿戎装,英姿焕发,顿生爱慕之情,一打听才知是纪家寨寨主纪鸾英,便与纪鸾英比武招亲,在笔山下安下身来。一日薛刚正巡视山寨,忽见一只白虎从洞口进入,始悟出是其祖父一路暗中保护,方得平安,因为薛刚的祖父薛仁贵是白虎神。薛刚从此就一直住在纪家寨,传说现在笔架山下的长泰县山重村薛氏就是薛刚的后裔。那口洞因而得名,叫白虎岩。岩周围巨石林立,形成众多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常有游客成群结队钻石洞游玩,自行车爱好者蹬山和附近的村民上山取水泡茶。由于肓目的开山挖石,现在只剩下白虎岩的主寺庙旁边几个石洞了。白虎岩(1张)
景点介绍

白虎岩祀宫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供祀土地、白虎等乡土神祗,祀地设在白虎岩洞内。清雍正及同治年间屡有重修。以高12米的天然巨石为顶,三面环石,西南面砌以砖墙及宫门。岩洞高1.5—3米,面积约16平方米,两侧铺砌花岗岩石墙,以方砖铺砌地面。宫内犹存明代建文二年(1400)石供桌,边侧镌有”建文二年“四个楷书字。供桌上有石香炉一只,上镌“光绪十七年(1891年)”楷书款。岩洞内西侧岩壁上保存有两处石刻,其一为“雍正元年(1723)重修”,另一为“同治九年(1870)重修”。洞口上方巨石上横镌行楷巨字“壁立朝天”四个大字,每字高、宽各约0.45米,落款“万历八年(1581)重九日徽州休宁潘桂书”。该宫石供桌所镌建文年号,为本地区目前所仅见。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