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蓝田猿人遗址

旅游

李争-----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猿人遗址即蓝田人遗址。

蓝田人遗址属旧石器朝代,位于西安市东南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 1963年在陈家窝村厚30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和牙齿10余枚;1964年5月,又在蓝田具城东20公里的公王岭红土层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基本完好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和一批古生物化石,旧石器等。两者因都属蓝田,又是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人们通常把她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遗址

蓝田人遗址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大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在第2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中年女性头骨化石。陈家窝化石距今60万年左右,属中更新世中期。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许多生产工具,有尖状器和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状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着石块原状,适于于手握。刮削器有直刃以及凹刃、凸刃和复刃四种形式,用于刮削木制工具有剥取兽皮。

文物

蓝田猿人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的石器,共50余件,分尖状器和砍砸器与刮削器,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手法极其粗糙。与蓝田人同时存大动物有30多种,既有大熊猫和水鹿、猕猴,又有野猪与剑齿虎、猪豹,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

相关研究

蓝田人属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及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七十一毫米,脑容量有778.4毫升,基本和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公王岭与陈家窝古猿人化石层位先后有三个不同的数据:1、陈家窝:距今65万年;公王岭:距今75—80万年。2、陈家窝:距今53万年或50万年;公王岭:距今98万年或100万年。3、陈家窝:距今65万年;公王岭:距今115万年。一般可以说公王岭距今大约100万年左右,其地质年代是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陈家窝化石距今60万年左右,属中更新世中期。公王岭还出土了四十余种动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这一些动物化石中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剑齿象与大熊猫及爪兽以及毛冠鹿、水鹿等。这就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与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陕西蓝田公王岭猿人头骨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它扩大已知的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考古意义

蓝田人是中国早期的人类,他的发现意义十分重大,不但证明了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驳斥了中国人种“外来说”的错误,而且证明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理论的正确。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蓝田人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种族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