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代言——邯郸磁县八景之“响堂晚钟”(2)

旅游

我为家乡代言——邯郸磁县八景之“响堂晚钟”(2)

南响堂景区主要由南响堂石窟和南响堂寺院两大部分组成。整个景区与元宝山公园隔河相望,浑然一体。(南响堂寺)南响堂寺是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古建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北齐年间,在选址上极为讲究,它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是一处极好的风水宝地。在南响堂寺西南角有一座八角七级的宋代古塔,俗称为红塔。寺院东南角有钟楼一座,“响堂晚钟”是古磁州八景之一,别处的钟声都是在早晨敲响,而在这里却听到钟声在晚上响起。这的确是一所不同寻常的寺院。清代方孝标曾写诗赞曰:“何处钟声出远林,响堂秋月夜沉沉。太行青接峰头雨,滏水澄环洞口阴。”整个寺院共有殿宇建筑十三座,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建筑群从南到北依次为天王殿、罗汉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大雄宝殿东西均有配殿,现存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近几年又进行了维修保护,现保存完好。南响堂寺虽然规模不大,但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建筑宏伟。在天王殿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和弥勒佛。四大天王可以保佑人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弥勒佛笑口常开,让人们忘掉了世间的一切烦恼。罗汉殿内曾经供奉十八罗汉,他们曾经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最后修炼成为罗汉。

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距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它主要包括三处:南、北响堂和小响堂(水浴寺),现存大小石窟18座,摩崖造像 450余龛,大小造像近五千多尊。响堂山石窟艺术风格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北齐皇家佛教活动中心,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塔形窟,在国内其他石窟中很少看到。

可惜的是窟龛早有损坏,而且许多造像头部损失,有的流落于日、美等国。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和1936年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都曾先后进行调查,分别发表了《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鼓山一带为北齐佛教胜地,响堂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石窟是怎么来的呢?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晋阳和邺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却保留了下来,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我们知道,北方的石窟,著名的有云岗、龙门、敦煌、炳林寺、麦积山、榆林等石窟,知名度很高,而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可能就鲜有人知啦。"响堂晚钟"就更没几个人知道了。

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