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旅游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开发领域,加快开发步伐,加大资金 庆阳体育场
投入,努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庆阳市投资3.2亿用于红色旅游开发和旅游景区建设,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75.6%,旅游业总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9.1%,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 的2.34%。
庆阳旅游业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品牌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以周祖陵、公刘庙、陇东民俗博物馆、岐黄中医药博物馆、南梁红色旅游小镇为龙头,努力打造麦黍农耕文化和红色之旅品牌,打响“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庆阳香包”四大品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以"黄、红、绿、古"为代表的周先祖农耕文化游,黄土风情游,红色之旅游,森林生态游,文物古迹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风情游和淡季旅游的体系产品,推动旅游产品上档次、上质量、上规模,吸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前来消费。积极引导旅游商品开发商和经营者,在巩固发展本地特色的皮影、剪纸、刺绣等旅游商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快以革命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以民俗文化为主的黄土风情旅游,以子午岭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和以文物古迹为主的名胜景点旅游产业的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全面提速发展。
庆阳旅游资源品位高、潜力大,具有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和民俗风情俱佳结合的特点。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 省十二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
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彻底打破了中国文化西来之说和中国没有石器文化的论调。西峰"南佐疙瘩渠"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朝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跨越庆阳市境内的正宁县、宁县、合水县、华池县共200多公里。北魏永平二年开凿的北石窟寺,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全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轩辕黄帝曾活动于庆阳境内,周先祖不窋在庆阳创造灿烂的古代农耕文化。巍巍子午岭的天然森林绵延400多公里,覆盖4900多平方公里,跨区内四县24个乡镇。刘志丹、习仲勋在华池县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庆阳境内立足。全市现有旅游景点61处,其中人文类56处(红色革命胜迹7处),自然风景类5处。周祖陵森林公园、华夏公刘第一庙、北石窟寺、南梁革命政府旧址等都是本市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民情、民间艺术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皮影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华夏公刘第一庙等,其中刺绣、剪纸、皮影、民歌堪称"四绝",并有华夏黄土第一塬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