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代道光8年(公元1828年),原楼立于半壁山之巅,是一座三间硬山布泥瓦殿,由于年久失修而毁。新建成的魁星楼位于原址半壁山上,占地一百余亩,其建筑规模比原楼要大出许多,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内容。
坐落在承德市区南部半壁山之巅,始建于清代道光8年(公元1828年),原楼立于半壁山之巅,是一座三间硬山布泥瓦殿,由于年久失修而毁。新建成的魁星楼位于原址半壁山上,占地一百余亩,其建筑规模比原楼要大出许多,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内容。整组建筑色彩绚丽,宏伟壮观,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魁星楼主要观赏景点分布在广场苑区、宫殿区、园林绿化区内:有龙门、中斗宫、七十二福地、荣仕乐真殿、弘文殿、魁星主楼、承天台、聪明泉、环山栈道等。其中荣仕乐真殿为东西配殿,分别供奉“寿、喜、乐、合”和“福、禄、财、安”八尊神像,彩绘形象,雕制精美,别具一格。弘文殿为景内一组重要建筑,由正面碑廊与两侧爬山走廊巧妙连接而成。殿内选录了我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68位,选其一生中精华一点,以图像及简要成就刻于碑上,碑刻上方还有仿红木大型情景木雕画,记录我国古代“悬梁苦读”,“凿壁借光”等刻苦读书的典范11例。殿内还有魁星文化特色碑16块。整组雕刻构成一幅启迪后人,激发进取,光彩照人的历史画卷。魁星主楼,供奉魁星像,取独占鳌头之上欲点明榜
由当时承德知府海忠所建,是继外八庙之后修建的最大的道教庙宇。魁星楼因供奉"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神而名声远播,方圆千里学子争相朝拜。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而毁。 新建成的魁星楼位于原址半壁山上,占地百余亩,其建筑规模比原楼要大出许多,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内容。景区主体建筑色彩绚丽,宏伟壮观,依山就势,叠峙而起,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呈现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主楼建于山巅,拔地接天,气势宏伟,供奉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神,取独占鳌头之上欲点明榜首的一瞬。山腰处的碑廊开阔舒展,镶有古代先贤人物及与道教和魁星信仰相关的特色碑刻和木雕情景画等,展现五千年中国文化精髓,激励后人求学上进。门殿配有大型道教护法神张天师等系列壁画,均采用沥粉描金手法,众神像栩栩如生,堪称庙宇壁画精品。象征道家36洞天的36级丹阶之下 是高大的龙门,与主楼魁星手的才斗、珠笔遥相呼应。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