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盐为媒 缔结友好”,河北海盐博物馆《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展日前赴台湾,在台南市台湾盐博物馆展出。由黄骅市文广新局局长王文博、河北海盐博物馆馆长魏兰香组成的文化交流团与台湾盐博物馆馆长施瑞贤以及台湾云嘉南滨海风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为展览开幕剪彩。开幕式上,河北海盐博物馆与台湾盐博物馆结为友好姐妹馆。 王文博先生在致辞中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黄骅市的区位、资源等市情,希望藉此活动让台湾同胞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盐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他说,两馆结成姐妹馆,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希望今后两馆运用好这个平台,加强交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让两岸民众共享文化交流活动的成果。魏兰香女士介绍了河北海盐博物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展览的促成和展览情况,希望今后两馆能以“盐”为纽带,密切联系,在展览、学术、研究和资料共享等方面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台湾云嘉南滨海风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台湾盐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展示了我国盐业生产从煮海为盐到晒制的发展历程,以及纷繁复杂的历代盐政、盐战,丰富多彩的盐文化等内容,再现了我国古代盐业生产的盛况,并体现了盐商阶层对我国建筑及文化的影响。本次展出的20余件文物,包括商周时代煮盐器具“盔形器”、黄骅长芦盐场出土的金代“银铤”等,还展出四川自贡采盐工具——“偏肩落挫打捞模型”,以及透过动漫方式呈现的《四库全书》中记载的“熬波图”。 在台期间,黄骅文化交流团一行应邀参加了当地“平安盐祭”活动,并也与当地相关人员就盐业文化、历史、学术研究及旅游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河北海盐博物馆与台湾盐博物馆缔结姐妹馆并推出“中国盐史”特展,是“平安盐祭”的系列活动之一。台湾云嘉南的盐业历史早在明朝末年就奠下了深厚的基石,从引进海水到蒸发、日晒、结晶的过程,动作繁复且技巧高深。台湾在2002年结束了340余年来的晒盐产业,留下丰富且令人追忆的文化资产。
我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