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公园在整修建设过程中,广植花木,布置景点,使公园环境得到很大改观。公园绿地面积由0.8公顷,苗圃0.5公顷,发展到2.28公顷。逐步改变了“负责管理鼓楼、鼓楼西亭、鼓楼广场及四周绿化”的单一管理任务形式,在狭小的区域内巧设计细安排,投资11273元在公园西南角砌置假山,修复园路。不断创建出一批自然、淳朴、优美的景点。绿化栽植在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基础上,在品种、规模上不断 E水平,提高品位。重大节日布景用花基本做到了自给,并且在协办各类展览,布置展厅上亦具有一定的园艺水平。鼓楼四周早年种植的圆柏、银杏、槐树已成为参天大树,映衬在绿树丛中的红墙建筑——鼓楼,显得更为巍伟壮观。
八角亭
位于鼓楼西面儿童游乐场内的八角亭,建造精巧,外观美观,八大飞檐,亭顶天花为双鹤戏灵芝,高16米,内宽10米,亭周边设有栏杆座位,可供游人围圆而坐。此亭建于民国初年,是齐燮元为其母做寿而建,当时称之为“齐氏寿亭”,齐氏寿碑(为龟驮石碑)立于亭东,现已无存。解放后,将寿亭改为“乐之亭”。乐之,其含义之一是取大钟亭与鼓楼互相呼应之意,现鼓楼东有大钟亭,钟、鼓东西矗立,音响呼应,故采用《诗经》这句“参差荇菜,左右芜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以钟鼓点题,取“乐之”;含义之二是:亭周围已建儿童游乐场,用“乐之”定名,意在给儿童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