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每天一期谈家乡!伙伴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是李澍,来自沧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习电子商务专业。24小时不见有没有想我呢?几天来所讲的文化遗址您记住了么?想要了解随时进入我的梧桐子,保证可以看到您想要的。从今天开始,我将带领伙伴们走入旅游观光景点,随我去看看吧!
今日分享:黄骅古贝壳堤。
黄骅古贝壳堤是世界上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位于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6条与岸线基本平行的古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市东南侧,北起沈庄,向南过孙村南延1.5KM。
古贝壳堤分为很多个,分别是:
(1)沈庄--东孙村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市东南侧,北起沈庄,向南过孙村南延约1.5KM。
(2)苗庄一同居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市东南约3KM处。
(3)许官--武帝台--沙井子贝壳堤。该堤从中捷农场三分场境内通过呈SN走向。北起天津巨葛庄,南抵黄骅的许官多呈埋藏状态。
(4)脊岭泊刘洪博贝壳堤。该堤位于黄骅关家堡以西的脊岭泊西侧,呈SN走向,绵延长达3公里多。
(6)歧口--赵家堡低潮贝壳堤。该堤位于歧口高头村至赵家堡向海2.2KM的低潮滩贝壳堤。
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
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距今1万至5000年发生的海侵,沧州沿海平原一部份被淹。以后海面回降,河流冲积,逐渐成陆。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遗迹,为沧州沿海海岸带颇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类型,也是渤海湾古海岸的遗迹,反映自陆向海方向的岸线变迁。堤上贝壳种类丰富,多为潮间带或浅海泥沙海底软体动物的现生种属。堤高0.5~5米,宽几十至几百米,长数十米、上百米或延伸百余公里。其横剖面顶部上凸,两翼减薄到尖灭。
古贝壳堤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贝壳堤最完整、唯一的新老贝壳堤并存的以保护贝壳堤岛与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保护区。它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中转站和鸟类越冬、栖息、繁衍的乐园,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湿地类型的重要基地。在我国海洋地质、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类型研究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堤奇观,吸引着无数游人和考古爱好者的到来。他们漫步海滩,沐海拾贝、踏滩逐浪,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赏赐。
这个自然奇观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喜欢的话就过来玩玩吧,它会是你旅途中的财富。下一期我将继续和伙伴们分享黄骅旅游风光,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