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旅游

滦南县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潘家戴庄村南,东距县城6.5公里,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2年12月5日,日本侵略军第27师团第27步兵团所属第一联队骑兵队,按少将团长铃木启久“彻底肃正该村庄”的命令,在队长铃木信的指挥下,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血洗

了潘家戴庄,-和平居民1280人,烧毁民房1030间,村内财物被抢劫一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

为悼念死难者,警示后世,1952年,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同胞纪念塔”;1967年,滦南县增建纪念馆,陈列惨案遗物;1971年;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纪念塔迁至“千人坑”惨案遗址处,更名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日纪念碑”,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1991年7月7日,滦南县人民政府重修惨案遗址纪念碑;1997年11月,由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2000年12月9日正式开馆。

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主馆展览面积1260平方米,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停车场、绿地、记事碑、悼念广场、纪念碑、冤魂

墙、下沉广场、陈列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从东至西有影视厅、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白色墙面、粗犷的蘑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

仰望主馆中心屋架造型,可想到潘家戴庄三天三夜大火后的残垣断壁,两端高悬的大铁钟,象征着警钟长鸣,教育后人勿忘国耻。黑色花岗岩冤魂墙所刻1942和1280两个醒目大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冤魂墙正中的错台缺口,隐喻着遇难者的呐喊和控诉。冤魂墙背面,按姓名、性别、年龄刻写的遇难者名单,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又表达了对遇难者的悼念。二楼展厅巨幅画面和前言,直接切入主题,介绍了潘家戴庄惨案情况,拉开了陈列展览的序幕。西侧展厅,用翔实的历史资料,揭露了日本侵略官在中国,在冀东、在滦南,特别是在潘家戴庄实行“三光政策”的野蛮暴行,并配以模型、景观、图画,使人身临其境,烘托了惨案气氛。

东侧展厅前段主要反映了制造潘家戴庄惨案的日伪军得到的应有惩罚的情况,向世人做一交待。生半部分简介了历次建塔、建碑、建馆和利用惨案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内外人士凭吊的情况。一楼尸骨陈列馆是馆中之馆,重中之重。一踏进鹅卵石铺就的地面,环顾埋人长坑遗址,就给人一种沉重之感。再看局部发掘出的形态各异的累累白骨,会使人联想到这些死难者被埋时的惨象,定会发出一种心灵的震颤。影视厅放映的《历史的血证》,声情并茂的解说,珍贵的历史画面,又从另一视角,反映了潘家戴庄惨案情况,警示人们: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团结奋斗,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