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旅游发展历史
平泉县现已开发旅游景点五处,即辽河源自然风景区、大庆水上公园、二全地温泉度假村、党坝镇龙女洞、平泉镇水泉。县城中心自古平地涌泉,宽丈余,深数尺,水清澈甘冽异常,居民取汲不竭。据传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始建泉池,围护石栏,立碑镌字“平泉”,自此县名因泉而得,成为县城一景。1994年平泉县人民政府集资40万元,清淤扩建、更新池壁、重雕护栏、疏通流水、增建绿地,使名泉清澈如初,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光留影。辽河源头森林度假村座落在县城西北60公里处的大窝铺林场腹地,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有林面积ZI.8万亩,景区山青水秀,林木参天,集高山、森林、草原、怪石为一体。主峰光头山(辽代称马盂山)为景区主体,驻足山巅,顿觉天地无垠、胸襟万里,每当晨隔微露,群峰尽染,远眺翠屏横天,俯瞰诸峰若拱,一种触及内心的快感,令人心旷神恰。特别是夏秋的清晨或雨后,彩雾霞云从山脚下如千军万马般涌出,沿地势翻滚,只有几座黛绿色的山尖露在上面,犹如大海中的小岛,阳光透照雾海,五彩缤纷,使人迷幻如痴如醉,恰如仙境。6~10月,黄色的虞美人花、金莲花、天蓝色的鸽子花、桔红色的野百合、藕荷色的铃挡花、粉红色、兰色的野菊花,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花,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加之给人以无尽遣想的龙母洞、卧虎石、仙人石、驼峰石、镇鱼石及道家仙人养生的石桌、石凳、石椅等怪峰异石,随处可见的樟抱山兔,百鸟争鸣,景中套景,格外显得纯真、幽静、康酒。主峰山下,“九龙盘杨”树冠巨大,庶地面积750平方米,九个枝千或上扬、或俯探、或平伸,无不弯曲盘旋,似虬龙群戏,为国内罕见。据《辽史·地理志》载,此风景区原是契丹、奚族的发祥地,“相传有一男乘白马,自马孟山(光头山)顺土河(即发源于此山的老哈河)而东,有一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漠河(今赤峰西拉木伦河)而下,至木叶山二人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繁盛,分为八部”。《随书·契丹传》载“契丹,初时居托给臣水(即老哈河),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以车帐为家,逐水草而牧”。现境内奚、契丹族的遗址密集,辽景宗长女(名观音女)大长公主和其丈夫北府宰相萧继先墓,辽陈国公南院枢密副使窦景庸墓皆在此景区中。 平泉虽建置较早,但开发建设较晚,历史上多为鲜卑、奚、女真、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区。辽代为京能地区。明永乐后,将塞外之地赐给蒙古兀良哈部,人口迁移到内地,境内遂荒废。大规模开发建设始于清代,清初对关内流民进入蒙地垦荒严格限制,只准春来秋往,不许定居。康熙年间,“喀喇沁三旗,呈请内地人民前往耕种”,清廷同意后,对流民至口外不再限制。雍正元年,河北、山东一带闹灾荒,为安置灾民,清政府提出了“借地养民”政策,大批饥民出关谋食,或行商或力田,岁以为常,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和手工 业技术,对境内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县内95%的村落始建于康熙、 乾隆时期,其先民也多为山东、河北一带的汉族移民。清王朝移饥民, 增建置、兴学宫、修道路等一系列开发举措,经过各族人民艰苦创业, 到乾隆中叶,户口日增,民生富庶,四方商贾,骄集辐接。俗称二十里 八沟长街,已成为沟通关内外商品交换的重镇,沿街两侧,五行八作, 应有尽有,商号店铺,梯次鳞比,有名商号二百余家,运进的主要是粮 食、皮毛,运出的是布匹、百货,素有“拉不败的哈达(赤峰),填不满的 八沟(平泉)”之誉,这种贸易兴隆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成为 平泉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
梧桐子看家乡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