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古村落 深闺瑰宝待人识

旅游

吉水古村落 深闺瑰宝待人识

吉水县古村较多,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该县古村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古村落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及丰富的文化遗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被专家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如何延续古村落民居的生命,让其继续焕发光彩,是值得探讨与关注的话题。

  一县拥有4个历史文化名村

  1月14日、1月15日,记者在吉水县一些古村走访。吉水县拥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 ,其中金滩镇就占了3个。

  金滩镇最有名的当属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的燕坊古村,2007年5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古村现有150余户,700多人,村口的千年古樟遮天蔽日,形成天然屏障。

  在漫长的岁月中,燕坊村民和能工巧匠,创造了精美的建筑艺术,村中现存的102栋清代建筑和13座牌坊令人叹为观止。

  离燕坊古村不远,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桑园古村。该村现有古建80余栋,古民居为独特的天井院式民居,具有典型的庐陵古民居建筑风格。

  当地多举措保古村风韵

  许多地方的古村落或遭破坏或日渐消失,为何吉水县的古村能保护完好?

  据介绍,2003年,燕坊古村被省政府评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吉水文物局普查队对燕坊古村130余处建筑物、构筑物、环境要素进行了普查,依法公布了88处历史建筑,并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管理。2005年公布州司马第、大夫第、资政第等9处古建筑为县级保护单位,并设立了保护标志。古村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当地政府对古村保护十分重视。2004年6月,吉水县施行《吉水县燕坊、桑园古村保护管理规定》,明确了古村保护意义、保护对象和范围,以及维护、修缮等建设活动审批要求。

  记者在吉水县一些保存完好的古村走访时看到,古村落基本没建新房,村民要建新房则统一规划在古村附近,以确保古村韵味不变。

  吉水县住建局城乡建设股负责人袁文武说,在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未新增住房,村民全部迁入新村规划区内建设,古村整体风貌控制良好。古村制定了保护区和新村建设计划,在核心保护区内重点以维护、修缮为主,对已形成并需改造的村民建筑,由规划建设、文物、镇政府等部门共同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后实施。

  近几年,吉水县还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修缮燕坊古村历史建筑38幢。

  后续保护工作面临难题

  古村保护同样面临诸多难题与尴尬。

  在桑园古村、仁和店古村一些古祠堂中,记者发现一些窗棂、花板等被盗,村里只好用普通木头维修,看起来非常不协调。也有数栋古宅在历经岁月洗礼后倒塌,只剩残墙断壁。

  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这些年地方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修缮古村,但还是面临保护资金不足的困境。古村内很多古建筑、古牌坊等建筑物、构筑物急需维修,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所需资金较大,但县、乡地方财政有限,难以满足。而依靠村庄旅游开发所得资金用于古村修缮则杯水车薪。古村最大的工作就是对原始风貌进行保护,对即将破损的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等进行必要的维修。目前传统的地方工艺都已失传,在重点维修项目上确定不了具体方案。

  此外,古村旅游品牌效应开发不足也是制约古村发展与保护的原因之一。

  吉水县住建局党委书记罗小明建议,国家、省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帮扶古村保护维修;聘请国家、省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维修整治方案,避免因维修整治反让古村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以省、市为单位将区域内的古村旅游开发进行打包整体推向市场,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旅游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