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一徽庄刘家桥村

旅游

湖北第一徽庄刘家桥村

在湖北境内很难再找到一个像刘家桥村这样规模庞大、民风淳朴,既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美丽自然风光的古民居群。
古意盎然刘家桥村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咸(宁)通(山)公路旁,四面环山,白泉河从从村中蜿蜒穿过,河水清澈透亮,几株古树掩映的刘家廊桥静立河上,构成一幅古朴而典雅的风俗画卷,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刘家桥村古屋成群,古桥飞架,古木参天。刘家桥刘氏族人为汉高祖刘邦后裔,传承至今已81代。在此聚族而居历4个世纪,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2005年古建筑群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获“湖北旅游名村”称号。
刘家桥村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一说明代成化9年),是汉高祖刘邦的胞弟彭城王刘交第六十世孙刘伯常始建。传彭城王刘交第五十三代刘用谋,随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后被敕封镇守岳州。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病告休,在其子刘元武的陪同下返乡江西瑞州,途经咸宁时不幸卒于白沙。刘元武在此落居创业,繁衍生息。清朝乾隆年间,第六十代刘伯常,偶尔发现刘家桥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带小儿子刘如鹤来这里兴基创业。始建老屋、下厂(用于竹麻造纸)、鹤皋学校、石拱廊桥。后由刘如鹤二儿子刘世宏分支出来做了上新屋,再由刘世宏的曾孙刘大本分支出来做了下新屋,至清朝道光十三年全部建成。
刘家桥古民居,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通过白泉河上一座廊桥和一座独木桥(后改为石板桥)及石板路,将四处民居及学校连成一个整体。老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形建筑,其它则依山伴水平地起基而建。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全都采用青砖青瓦建成,采用典型的四方围院布局,房屋皆为两层建筑,屋内一进几层,石凳、石沟、石天井;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石板路,蔚为壮观。已具备徽派建筑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虽历经四百余年而风韵不减。
其中老屋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260余间,楼道16条,天井21个。老屋一进三重,随梯级沿山势而建,其木雕石雕别具一格,万堂的最上层是供奉西汉楚侯各代祖先牌位的神台。老屋大门横梁上用大石料雕刻着“彭城世家”四个大字。
上新屋建筑面积有10000平方米,天井16个,楼道14条,房屋180间。其堂屋高大,室内雕梁画栋,深巷迂回曲折,如今仅留存两栋堂屋、四个天井和为数不多的房间。
下新屋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有9000平方米,大小天井16个,房间210间。其大门呈八字开,门高一丈二尺;屋内一进几层,阴沟、天井、戏楼,木雕都别具一格。保存完好。
刘家廊桥始建于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重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长20米,为一孔跨径10米的石拱桥,宽5米,高5米。桥前有条石铺成的台阶九级,桥上建有木架凉亭,柱木瓦,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青瓦盖顶。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两侧有木条凳可供行人小憩。桥头竖一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石碑,碑上刻录着捐修此桥人名单。廊桥将白泉河两岸刘姓四村落连为一体,刘家桥也因此而得名。
刘家桥村向有“墨庄世第”之称。建庄之人刘如鹤(号阴皋)所修建的皋鹤学校,培养出许多读书人。据统计,刘家桥民国前有举人2人,贡生4人,庠生6人,秀才23人。其中最值称道的是晚清贡生刘炳元和庠生刘毓华父子,曾被州府授予《父子明经》扁额。如今刘家桥尚存十块匾额,悬挂在下新屋门厅。古匾多为寿匾,也有功德匾和贺房匾。其中一块贞节匾“清标彤管” 中间用小楷竖书有“皇恩旌表” 四字。
刘家桥村民风淳朴,虽为书香门第,但世代以农耕为主,至今村里还存留许多古近代用过的工具,如石碾、推砻、纺车、碾槽、榨坊、花轿、竹轿,世袭至今。还在使用的古近代用具有犁、耙、风车、水车、连枷、晒垫、盘篮、蔑箩、竹笱、石磨、舂臼、水臼、吊锅、火塘等。不少农户家中还保存有祖传的关门床、太师椅、八仙桌、春台桌(书案)等家具,上面的花纹图案,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此外,村里的红白喜事,衣食住行,亦带古朴淳厚色彩。这里真可谓是一个民俗博物馆。
规划中“中国汉皇族村”将在距刘家桥前建一处仿古门楼牌坊,牌坊顶悬挂“中国汉皇族村---刘家桥牌匾”,并在刘家桥古民居选址一处大厅布置“民俗文化展览馆”,馆内按年俗,婚俗、岁俗、家族、丧俗、耕读等民俗布置,展示江南民俗文化。此外,还将建一处农家作坊,收集民间古老生活生产物品,如石碓、石磨售水车售谷推,油榨、石碾等,供游客观赏参与。
遗憾的是,和许多古民居一样,刘家桥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随着刘家桥声名远扬,当地的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古老的村庄被现代建筑所淹没,因无序开发刘家桥原始风貌不知还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