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望海楼

旅游

泰州望海楼

  在泰州城的东南角原有一座高楼,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初名“海阳楼”。楼为楠木结构,古朴典雅,颇为壮观。以后屡废屡建,楼名亦随之更易。明称“望海楼”,清曰“靖海楼”、“鸣凤楼”。 据说,登楼远眺,沧溟惝怳入目,故人们一直喜欢把它称做“望海楼”。此楼东靠城墙,西邻文庙,与文峰塔、文昌阁遥遥相望,明、清两代为泰州的著名胜地。遗憾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拆除城墙时,这座古人看作“文运命脉”的名楼也被拆毁了。
  望海楼所以会成为泰州的一座名楼,这与历代文人写了不少登楼望海的诗篇不无关系。明代刘万春的《登望海楼》就是其中的一首,诗曰:落日凭栏望眼开,苍茫气色接篷莱。
千家为灶孤城合,万里帆樯一水回。
不见秦鞭驱百去,空闻汉弩射波来。
即今过客知多少,可有元虚掞藻才。
  尽管那时在望海楼上已经看不到海,但诗人们怀着对大海的一片深情,登楼远眺,沧溟惝怳入目。他们凭着美好的想象,浮想联翩,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望海楼所以会成为泰州的一座名楼,还因为是大海孕育了泰州这片土地,是大海滋哺了世世代代泰州人,泰州与大海结下了难解的情缘。从望海楼联想到大海,就会使人情不自禁地发古之幽情,赞叹大自然的威力,相信“沧海桑田”原来并非神话;就会促使人们去探索泰州发展的历史,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个城市,更加热爱这个城市。
  根据地理学者的研究,长江口一带大地构造属于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江南古陆下沉,一部分地区便成了浅海。大约8000年前,古长江口在今镇江与扬州蜀冈之间,今泰州及周围地域还是一片汪洋,长江口外只有江南古陆下沉后残留的几个高顶——狼山浅丘群和孤山,孤零零地露在水面上。
  由于长江每年要携带4.5亿吨以上的泥沙入海,江水流至入海口后,因水面骤然开阔,流速减慢,加之受海潮顶托,泥沙长年累月沉积,浅海海底逐渐增高,先在长江口外的浅海处形成水下三角洲。在波浪的推动下,促使部分泥沙向江口两侧洄旋堆积,形成沙咀。长江北岸的沙咀,受地壳上升的影响,很快便形成了一条长约200里、宽约50里、平均海拔7—8米的冈地,现在地理学界把它称做“扬泰冈地”。如今泰州的部分土地就在这个冈地之上。这个冈地形成不久,就有先民在这里栖息和生活。
  全新世(5500年前左右)的一次大面积海侵,海岸线退至高宝湖一线,但由于这里相对地势较高,生活在冈地上的人躲过了灭顶之灾。海退之后,陆地不断扩大,人口也随之增多。
  在这个冈地上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存,是1978—1979年在青墩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其中有斧、锄、锛、凿等)、骨器、玉器、陶器和炭化稻谷等。经考古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在距今约5—6千年前,这里已成为人类聚居之地,而且已将原始文化发展到相当繁荣的阶段。从青墩遗址墓葬葬式及随葬器物看,当时的人群处于母系氏族晚期。遗址地层内发现的大量淡水生贝壳和水牛、麋鹿、猪、狗的骨、角,说明当时这里距海岸线已有一段距离。
  以后,又相继在兴化林湖乡戴家舍村南发现了江淮地区罕见的湖荡遗址,发掘出建筑在半地穴式坑上的干阑式房屋,出土陶器有鼎、罐、瓮、镞,骨器有管、锥、耜等,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年;在姜堰横垛村东单塘河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地壳2—3米以下有草木灰坑、低湿陶瓷残片、有柄石刀、石箭镞、骨针和夹砂陶鬲等,该遗址约成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3000年。这些出土文物表明,当时人类在这个地区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阔。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是古代称为“夷”(亦称“东夷”或“淮夷”)的东方民族;一说为炎帝的后裔。炎帝,即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他制造农具,尝百草,是农业文化的创造者。在泰州城隍庙的东北角,旧有一座“炎帝宫”,就是后人供奉始祖炎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