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挹古城

旅游

吉挹古城

吉挹古城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西南吉河口3公里处巍山之巅,是安康东晋时著名战争遗址。
据北魏政治家、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沔水》载:“汉水又东,右得大势,势阻急溪,故亦曰急势也。依山为城,城周二里,在峻山上,梁州都护吉挹所治,苻坚遣偏军韦钟伐挹,挹固守两年不能下,无援遂陷”。吉挹古城因吉挹而得名,后人念其忠烈,将“急溪”用吉挹姓氏改称“吉河”,并在吉河口修建“吉公庙”祭祀。
通过对吉挹古城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和志书文献记载相吻合。吉挹古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城墙依山势而蜿蜒起伏,地势东、西、南、北皆险绝,唯西北一面略通人行;墙体由页石垒砌,面积约2500平方米,呈不规则方形,墙体周长250米,最高处3米;低处1米。吉挹古城在安康市西线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吉挹古城(巍山之战)的历史,是发生在妇孺皆知著名的历史战争(淝水之战)前夕,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争。魏兴太守吉挹以一郡之兵力,在吉挹城扼制符坚东进军队达三年之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独有战例,而古战场墙垣犹存。二是自然风光迷人。站在城垣上眺望东边,汉江三桥横跨南北。南边吉河象玉带一样涓涓流淌,山地丘陵、川道交错。赢湖公路在城下北部东西穿过。俯瞰汉江,这里江水清神素魄,雅怀慧心,粼粼碧波涵漾。从城的设置可以反映出此城强烈的近水心里和汉江水道天然屏障的依赖。三是多年来诗咏不绝的赞颂。其中有清雍正年间的贡生,果亲王府教授李松,兴安知州李世垣,大文人董诏,安康奇才张补山等。将巍山之战,吉挹古城所有军事战例的壮志豪情一一录入诗中赞颂。四是吉挹古城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得此侧能东控荆楚,西扼汉中。
吉挹古城是我市古代战争遗址之一,2004年被汉滨区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拟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有的人文历史和位置优势在加快绿色安康建设中,占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开发的地位。并具有文物旅游产业市场份额的品牌效应和区域优势,是连接西线赢湖、南宫山、神河源等重点景区和主要景点的“桥头堡”。是汉滨区吉河镇生态旅游人文资源的“龙头”,有辐射带动西线旅游的作用。他与隔河相望南宋抗金名将王彦为其父母建造的大型古墓,可构成整个西线旅游景区的“头天门”。“吉挹古城”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科学、军事价值,也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山、水绿色。在这里能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并有综合效益的绿色经济文化内涵,在为“大力实施经营绿色战略,全面加快建设绿色安康”的建设中,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景观
根据“吉挹古城”所处的独特位置,到西线旅游、考察的都要经过此地,这座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代战争要塞,原有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地形、地貌具有险、奇、峻的特点,东、西、南三面皆险绝,一面濒水。具有造就新的特色旅游热点的潜在优势。
“吉挹古城”是具有重大历史、艺术、军事、科学价值的古遗址。但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却远远不够,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目前吉挹古城遗址还没有一个宣传介绍平台,致使它的文物资源还处在一种封闭当中。二是管理不明确,吉河镇、旅游局、文广局没有一个部门对他进行整合开发。这样就无疑使它没能发挥自身文物资源的应有作用,直接影响了吉挹古城的保护利用。
建议汉滨区人民政府应对“吉挹古城”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做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分别由吉河镇、计划、土地、城建、旅游、文化等部门组成专门的保护机构,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吉河镇、旅游局应尽快加大对“吉挹古城”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吉挹古城”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专题研究,编写包括地理、历史、植物、交通等内容的宣传材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网络等宣传渠道,扩大其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吉挹古城”遗址,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