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猶首也。凡为首者皆称魁。古代科举制度分五经取士,每经第一名称经魁;又殿试第一名称大魁。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魁星本为星名,北斗七星中第一至第四为魁。一说第一星为魁。后被用来指主宰文运的神。清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魁星》:“学校祀魁星,于古未之闻也。按《新定续志·学校门》云:‘魁星楼为一学伟观,前知州吴槃,既勤朴斫,今侯钱可则始丹垩其上,以奉魁星,郡人方逢辰书其匾。’是南宋已有之也。”
魁星楼是古时的读书人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之处,也称魁星阁。相传魁星前世为宋人,因其相貌丑陋,虽才华出众,文章魁首而屡试不中。后投江自尽,幸被神鳌救起化为魁星,成为主宰文章兴衰、功名科举的星宿神。故魁星塑像面目狰狞如鬼,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站立在鳌鱼的头顶上,意为“独占鳌头”。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也称“魁星点斗”。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意为“魁星踢斗”。“踢”,“提”谐音。观其形则大有见“魁星”如见“魁”字之感。因为如此,古代文人拜魁星已经形成一种风气。
《兴安府志》载魁星楼旧在南城上,因修城废。乾隆三十九年(1774)移建于东关龙岗之首。邑中学人鲁长卿,按道光十九年(1839)兴安知府白维清《移复府城魁星楼记》云:“兴安城上旧有魁星楼,建于巽位(维),盖自前安康令,吾乡马雨峰久刚始也。雨峰精堪舆术,初宰镇安,悯其邑人,自入国朝无射甲乙科者。于治东日几山建文昌阁祀之,自此登贤书者遂多。此来安康,复嫌城上巽位(维)无魁楼,创建之明年,郡人射甲乙科者较镇安为多。两邑人先后传为佳话。岁壬辰(1892)阳侯肆虐,楼随城圯云云。”
白州守撰记,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渲染了魁星楼的不凡来历,寄托了安康这方人的美好夙愿。尤其自创建魁星楼后,“郡人射甲乙科者较镇安为多”之述,或许真是得了魁星的庇佑。这种甚或偶然与巧合,邻县汉阴廪生蓝田玉《魁星楼记》亦可资证。其记说汉阴县在嘉庆壬申(1812)建成魁星楼,“越明年癸酉(1813),邑士茹金举于乡;次年丙子(1816),邑士温予巽复从拔贡中式北闱”。以光绪十一年(1885),邑举人罗钟衡所撰《重修文昌宫记》而知,白知府所言之魁星楼,即文昌宫附属之祠庙,先建于牛蹄岭,后改建于新城外东南高坡,十八年壬辰毁于火灾(阳侯肆虐)。
今人所见到的那座魁星楼,位于新城内,属光绪壬辰火灾后易地所重建。因旧城改造,于1995年拆除。
当年重建时,行而荐举的八股试士已到了末期,离三十一年(1905)明令废科举已为期不远,故建成后上十年便结束其史命。从民国时遗留现场痕迹看,原为一园林式的庭院,四周皆为砖砌花墙,院落当中就是主建筑魁星楼。楼呈方形,阁状建筑,采取官式造法;为砖混结构,分上下两层,一层青砖砌基,内设板梯,由北上行至二层南侧入阁楼。庭院四围有小青瓦屋面的木结构回廊,内有青石条砌就的长条石橙,是旧时的读书人歇息聚会的休闲所在。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远去,到十多年前拆除时,仅遗存孤零零的一座阁楼。
魁星楼姿态雄伟、结构精巧。凭栏远眺,四时景色各有不同:春苗竞秀,万顷碧波,燕飞莺啭;夏树成荫,柳丝滴绿,蜂舞蝶忙;秋高气爽,红叶如花,黄莺织绵;冬雪覆地,琼楼云阁,素裹银装。睹者心旷神怡,感物兴怀。楼中供奉着木质魁星雕像,是按照“独站鳌头”之说臆造的“魁星踢斗”的形象。两厢墙壁绘画最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全部是“学不辍”、“自勤苦”的内容。如“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买臣负薪”、“李密挂角”等等中国历史上刻苦读书的典范。这些故事从另一侧面昭示人们:主管功名科举的魁星虽可敬可畏,但单靠烧香祈祷这种朝拜还不行,只有下过彻骨透心功夫且志向高远的人,神笔才会点到其头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前辈人其实并不糊涂,他们通过壁画中的内容,又向人们显示着古人尚勤学之相,是教化人们发奋努力的生动教材。求神不如求已!魁星楼中的壁画已含蓄地告诉了莘莘学子和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