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经过微调之后的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线路,已然成为中国最美、最具文化内涵的一条马拉松线路。鉴真大师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精神,与“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深度契合,深刻诠释了建设“三个扬州”的内涵。 彰显开放创新的马拉松 昨天上午,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在现场数万观众震天的欢呼声中,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名选手,从扬州广陵新城起跑。从古至今,扬州都是一个重要口岸。大运河东岸古老的普哈丁墓园,和不久前刚刚开放的马可•波罗纪念馆,都展示着扬州的多元文化魅力。今年的鉴真马拉松赛,同样秉承了这种开放精神。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今年已是第六届,也是被列为国际田联“银标”赛事的首场赛。从首届参赛选手仅1000余人到今年近3万人,参加的国家和地区从5个到今年的40多个,社会团体从13个增至240个,国内城市从20个增至62个,境内外高校从零发展到上百家开放的扬州,举办了一场开放而成功的比赛。 本届比赛的一大特点,就是比赛线路进行了微调。起点首次设置到广陵新城信息产业基地。就在几天前,“智慧扬州”先行实践区在这里正式启动这也是扬州在探求创新发展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扬州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国内外宾客的到来。堪称中国最美的马拉松 扬州是鉴真大师故里;本届马拉松比赛的圣火,就取自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今年的扬州马拉松线路,堪称中国最美最精致的一条马拉松线路。说她美,是因为她经过了几度繁华的大运河、古运河风光带、漕河风光带,串联了广陵新城,西区京华城……选手既跑了一路,也游了一路。 说她最精致、最具文化内涵,是因为在春意盎然的烟花三月,在21公里的路线上,选手们既能看到扬州马拉松的核心精神所在鉴真纪念堂,也能品味东关古渡、大王庙所在的运河风光,汉陵苑、唐城遗址所包含的汉唐文化,瘦西湖景区的园林景致,还能领略信息产业园、京杭之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扬州城市发展的新成就与新地标。 选手们跑在路上,犹如时空旅行一般,感受的是2500年的人文史脉和“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遗迹,体验的是“从古跑到今”。正如一位体育界人士所言,没有一个城市的马拉松线路能像扬州这样,短短21公里的路程,竟密集分布着数十个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 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千年古城的秀美风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有机地连接在了一起,充分彰显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城市特色。 幸福扬州人的马拉松 赛道上,选手们挥汗如雨;在赛道两旁,数不尽的市民走出家门,或观赛加油鼓劲拍照留念,或沿途表演舞龙、健身操等。鼓乐声、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 在扬州,“鉴真马拉松”已经成为了扬州市民的一个重要节日。在东关古渡,扬州职业大学的靳倩倩称得上最活跃的一位。作为现场“全名健身,你我同行”的主持人,她和大小演员一起,把这个“全民舞台”的精彩呈现在广大市民的面前。拉丁舞、街舞、瑜伽,以及金苹果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的舞蹈,将现场氛围推到了极致。 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赵俊介绍说,当天负责在沿途表演的市民和学生超过5000人,更多的市民则是“不请自到”这也印证了赛事的口号:“我的扬州,我的马拉松”。
2014. 4.22 张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