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构造
桥面全长44.6米,宽6.5米,大券跨度为24.8米。两边两个小券跨度约为2.76米,高4米,尽端两个小券跨度1.75米,高1.02米,全桥由18道单券组成,券与券之间用0.37-0.43米宽的铁束腰相连,桥面两边各有18跟方形望柱,17块栏板,刻有狮子,桃,猴,石榴,鹿,麒麟和武松打虎等图案。大券和小券两面中间刻有龙头,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及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精工细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横断面为正方形,柱顶均为石狮子(“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详细描述
弘济桥整座桥梁全部用石块砌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有研究价值的古代桥梁,它在结构、造型、建筑年代上与赵州桥十分相似,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篇。弘济桥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大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造型宏伟壮观。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径度为31.88米,失高6.02米,两端的小券跨径,一为3.5米,弧失1.6米,另一为1.9米,弧失为1.05米。为什么要在弘济桥的大券两边各肩负两个小券呢?这样的桥梁设计,既保证了航运的通畅,又达到了河水上涨时可以分流的目的,同时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也是出于美观的考虑。为适应通大船的需要,加上弘济桥两侧的地势较洼,因此弘济桥的失跨比中国第一石桥赵州桥还要大,赵州桥的失跨比是1:5.1,弘济桥的失跨比是1:5.3。
全桥用18道拱肋纵向并列砌筑,券间由 0.37米至0.43米的铁束腰相衔接。(特写)桥面两边各有18根方形望柱,柱首雕刻有雄狮、顽猴、石桃、石榴等,当地有“两个仙桃俩石榴,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牦牛”的说法。桥面两边各有17块栏板,栏板上所刻的花纹 多是节节封侯、连年有余等吉祥画,还有鹿、麒麟、八仙过海和武松打虎等图案。望柱与栏板上的雕刻形象逼真、玲珑可爱;大券与小券中间刻有龙头,是蛟龙望水的浮雕;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飞马,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卉,更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建造原因
南北栏板中部的外面有“弘济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大字的侧面保留有石刻桥铭落款:(字幕)“推官公家臣通判周评同知董选广平府知府贾应璧创建;万历十年岁次壬午十月吉日。”弘济桥建于何时无考,明万历十年重修确为不谬。为什么叫作“弘济桥”呢?“弘济”是什么含义呢?横跨在滏阳河上的弘济桥是位于冀鲁豫三省的交通要道。清<广平府志>载:(字幕)“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达津卫,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为一郡一邑之民称便也。”行旅通商,极为方便。谓之:(字幕)“其功甚弘,其利甚济”,又因修桥之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举,共同奋战,因此名之曰:“弘济”。相当年,弘济桥凌烟卧波,一时陆路上晋商徽贾,车盖云集,水路中则津盐豫陶、
峰煤邯铁,舟楫穿梭,浑有清明上河的景象。弘济桥则如“出水之月,饮涧之虹”,构成了滏阳河、广平府那些曾经繁华与辉煌的岁月。在这里,你将会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对人生、对社会将会产生另外的一种感触。在桥两侧边券上有横三竖四,深达寸许的坑槽,这些坑槽是做什么的呢?原来过去的滏阳河是一条“黄金水道”,它的通航历史最晚开始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60年代,至今桥两侧边券上坑槽就是当年的纤夫拉纤绳索留下的纤痕,深深记下了数百年来成千上万拉纤船工的辛酸血泪,这是滏阳河航运历史最真切的见证。
4 历史传说
弘济桥是在明朝天启五年(1621年)由鹿苑的钱氏汝贤及其子抗植与里人秦时震、谭永瑞等捐银建造。桥名“弘济桥”三字,是明朝尚书钱谦益所书,字体浑厚,刚健有力,至今桥名题字尚存可见。
关于建桥,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弘济大桥快要竣工时,不知什么原因,用来做桥顶的一块大黄石总是放不平,能工巧匠都束手无策。恰遇吕洞宾云游经过此地,他疯疯癫癫走上桥顶,右脚用力在黄石上一踏,哈哈大笑,腾空而去。由于吕洞宾脚跟用力过猛,竟在桥顶那块黄石上留下了半只脚印。众工匠大惊之余,突然发现大黄石已服服帖帖放得平平稳稳……,现在,那“吕洞宾留下的迹印”仍在,你若细看,就会发现桥面上确有半只脚印,斑驳陆离,依稀可辨。
弘济桥长8丈4尺、宽1丈2尺,跨度6丈1尺2寸,清一色用石块砌成。下面有两个桥墩,两个桥墩之间是个环径大孔,直径约1丈5尺,它们宛如大桥的一双眼 睛,洞察世时风云,炯炯有神,十分得体。平日,河水从大孔流过,涨潮或退潮,甚至遇到洪水暴发,河水既可以从大孔流过,又可以从两个小孔泄去,以分散流量,减低水速,减少阻力,保证桥身不会被大水冲坏。”弘济桥”经历了360多年,仍然非常坚固,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关于弘济桥的修建,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修的,而滏阳河上的弘济桥则是他的妹妹所建。鲁班是著名的木石世家,尤其善于修筑桥梁,由他设计的桥梁造型美观,经久耐用。所以。全国各地的大型桥梁都请他去造。鲁班有个妹妹,人称鲁妹。鲁妹从小跟哥哥学习设计建造桥梁,也深得真传,在桥梁设计方面也有了很高的造诣,经常帮着哥哥出主意、想办法。鲁班受命建造赵州桥,在设计建造中,鲁妹建议路班在桥身中横贯铁梁,以加强大桥的牢固性。鲁班自恃才高,不听鲁妹之言,兄妹因此发生矛盾。鲁妹一气之下只身南下,来到广府东关外滏阳河边。滏阳河水流湍急,因河上无桥,老百姓生活十分不方便。就在桥边,鲁妹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修一座桥,并要和哥哥比比高低。鲁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和当地的百姓一起,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智斗恶龙、截水断流,鞭山赶石,终于在滏阳河上建造了一座造福千秋万代的“弘济桥”。弘济桥造型美观大方,在规模、样式上和赵州桥大致一样,但在内部结构上却别出心裁,增加了大桥的稳定性。鲁班因不听鲁妹之言,赵州桥几乎被张果老的毛驴压塌。鲁班亲临广府,向妹妹赔礼学习。从此往后,每当雨后彩虹之中仍能看到他们兄妹并肩站在桥头的身影。
5 文物保护
弘济桥在建筑规模上略小于赵州大石桥,在河北省及至全国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当数第二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当地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石桥,在它的两侧分别建立了生产桥和交通桥,既方便了生产和交通,又有效的保护了弘济桥。
6 现今状况
“几番留恋古城东,皆此桥飞滏水中。恰似神工挥鬼斧,云来怪石化长虹。接连冀鲁开弘济,输转津邯扼要冲。拟放扁舟由且咏,诗思散入碧荷风。”此写意,描绘的正是位于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东2.5公里处横跨在滏阳河上的弘济桥。 弘济桥整座桥梁全部用石块砌成,在结构、造型、建筑年代上与赵州桥十分相似,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桥东西长 48.9米,宽6.82米,高6.02米。大拱券似长虹飞架,两边各肩负两个小券,宏伟壮观。这样的桥梁设计,既保证了航运的通畅,又达到了河水上涨时可以分流的目的。柱首雕刻有雄狮、顽猴、石桃、石榴等,两边栏板上所刻的花纹多是鹿、麒麟、八仙过海等图案。大券与小券中间刻有蛟龙望水浮雕,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凤、飞龙、飞马及缠枝花卉,更是栩栩如生。桥中部栏板外侧刻有“弘济桥”字样,落款为“推官公家臣,通判周评。同知董选,广平府知府贾应壁创建,万历十年岁次壬十月吉日立。”桥头有碑载:“永邑城东五里有石桥一座,名曰‘弘济’,创于隋代,明万历年间重修。”在桥两侧边券上还有横三竖四,深达寸许的坑槽,据说是当年的纤夫拉纤绳索留下的纤痕。近年来,在桥面的青石、红石上发现了古生物化石,包括三叶虫、古鱼类等,更是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弘济桥曾是冀鲁豫三省的交通要道。“其功甚弘,其利甚济”,因修桥时,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举,因此名曰:“弘济”。相当年,桥凌卧波,一时陆路上晋商徽贾,车盖云集。水路中津盐豫陶、峰煤邯铁,舟楫穿梭,浑有清明上河的景象。则如“出水之月,饮涧之虹”,构成了滏阳河、广平府曾经繁华与辉煌的岁月。
饱历风霜的古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史册上熠熠闪光的一页。赵县的安济桥举世闻名,并写进了教科书;泉州的洛阳桥虽不高峻,但人类运用海洋生物繁殖来固定桥身却是一个创举;苏州是当之无愧的桥城,一座大运河旁的宝带桥更是桥中翘楚;北京宛平城南的芦沟桥不仅石狮子多,更和上世纪的民族耻辱相联系;那水乡古镇如同里的三桥、周庄的双桥更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而古城邯郸,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巨桥”,又有燕国寿陵余子的“学步之桥”,也有明朝大臣张国彦的三尺桥,近者则有清漳河大桥。如今,弘济桥又吸引着旅游者的目光。人们在参观这座千年古桥之余,无不感悟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