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长征第一渡

旅游

于都长征第一渡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于都河”并不算一条特别秀美或者壮阔的江河,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却享有着不朽的声名——8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一进于都,就能感觉到于都人民对于红色历史的诸多自豪。于都城最主要的几条大街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道”、“红军大道”和“红旗大道”。走在街头,除了能时时感受老区人民的热情,更能够处处发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下的革命遗址,或在街头,或在小巷。如今在经过于都城的繁华地带时,毛泽东当年旧居——何屋就完好地保存着。

而长征,无疑是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沿着河畔走,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高高的纪念碑高高耸立在河畔的东门渡口边。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1934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8.6万人集结于都,从8个渡口星夜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的,83年前的秋天,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就是从这里迈出了第一步。据调查,当初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转移。而于都处于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与瑞金、宁都距离相近,距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只有90公里,因此在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于都被选为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集结地点。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反围剿战场或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进行动员和军政训练。贡江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深流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标记后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所有的民船,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避免敌人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群众就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在当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搭建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了出来。甚至有一位老大爷将自己准备用来做棺材的“寿木”也拿来了,红军战士过意不去,执意不收,老大爷发了火,嚷道:“你们是不是嫌我的木材不够好?”记者几经询问,希望获知这位老人的姓名,最后只知道他姓曾。这个故事,8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流传。

就这样,在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向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的于都人们及唢呐手们吹着的《十送红军》、《得胜曲》等《公婆吹》曲目中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了万里长征路。现在的《公婆吹》不仅在红白喜事、老人祝寿、乔迁新居时吹奏,而且在送子参军、举办集体婚礼、男到女家、开张剪彩时都要聘请唢呐乐队,以壮声势。每当秋收以后,农村唢呐乐手更是被上请下迎,应接不暇。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各种重大的庆典活动、比赛、演出中频频出现,屡获佳绩,并且早在1992年,于都就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今天,在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到红军渡河所架浮桥的黑白照片和描绘当年渡河情景的油画作品。油画中,火把在贡江的河面上倒映出闪烁的波光,浮桥上,红军战士果敢前行,贡江边的古城墙下,红军指战员紧紧地握住了群众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是啊,多少年的鱼水深情,怎愿就此离别?正如那首广为流传的《十送红军》中唱道:……七送红军五斗江,江上船儿穿梭忙。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如今在于都河东门渡口,建有一座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碑高10.18米,寓意为毛泽东等红军领袖渡河日期,造型为迎风远航的双帆形状。纪念碑园占地3亩多,园中还建有《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中陈列着当年红军穿过的衣服、草鞋和渡河用过的船只等,还有红军渡河时浮桥的黑白照片。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每当人们看到这些充满军民鱼水情的浮桥照片,看到那些红军用过的遗物,追思革命先烈,更能带给人们一种生命的领悟。望着于都河,我耳边再次萦绕起陆定一写的一首长征诗:“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

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

  ——法伯尔纳·德勒雷

  我们都要感谢老区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

  ——江苏学生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山西游客

历史的长河静静地流淌着,长征胜利在中国竖立了一个纪念碑,照耀了中国的光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