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潮州——明眼看西湖山

旅游

发现最美潮州——明眼看西湖山

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潮州文化较好地保存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中,潮州作为广东省继广州之后的第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西湖山闪闪发光的文化内涵更加耀眼。潮州西湖山像一个仰卧的大葫芦而得名葫芦山,古称艮山、银山,或简称湖山。西湖山是一处优雅的旅游胜地,又是广东省内最负盛名的两处石刻群之一(另一处是肇庆七星岩)。唐宋以来,西湖山几乎成了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自然碑林,至今尚保存130多处,摩崖石刻成了潮州特别的“永久档案”,铸成了潮州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她较为全面地反映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进程,编织了潮州优秀文化的长卷史诗。石刻各具特色,有赞美湖山景色、写景抒怀的诗文;有记述游记、历史事件、科举功勋名录、祷告、醒世的文章;有府衙文告、社坛禁示;还有庵寺、井泉、岩洞、怪石、峰谷的题名。“海滨邹鲁”、“岭海名邦”、“岭东首邑”也因而成为人们对潮州的美称。在西湖虹桥入口处有一石牌坊,坊额镌“潮州西湖”,坊联为:“湖名合杭颍而三,水木清华,惜不令大苏学士到此;山势分村郭之半,楼台金碧,还须倩小李将军画来。”(清人蒋厚传撰,陈大羽重书,石牌坊建于1989年)。走过虹桥,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纪念碑,那是潮州人民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和教育后人铭记历史,在广场中央耸立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潮州西湖公园内的“涵碧楼”(郭沫若书),始建于民国11年(1922),为洋式双层小楼房。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住在潮州。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入粤,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领导人,9月23日进人潮州,至30日撤退,前后共七日,史称“潮州七日红”。涵碧楼是当年起义部队领导人周恩来等同志的办公地点,楼前被称为英雄树的木棉树据说已有400多年的树龄,现涵碧楼已列为潮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你夜幕下在湖边的绿荫道漫步时,倒映在湖水中的“涵碧楼”更加景色迷人。“湖心亭”婷立湖心,波摇碧影,点缀湖山,清风徐来,水边垂柳飘荡,亲情合睦的紫荆花盛开,于此垂钓,在亭中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尽享一种闲适、一种安逸、一种清静的境界。1987年李春涛诞辰九十周年,为弘扬先烈革命精神,激励来者,潮州市在位于西湖涵碧楼西南侧建“春涛亭”,立碑一方,正面为邓颖超题字;亭联由吴南生用“春涛”二字撰书:“春色来天地,涛声壮山河”, 联中巧妙地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诗句中的“春色来天地”,并刚好以“春”字作为上联冠首。下联“涛声壮山河”以“涛”字作冠首与上联配对,贴切自然、浑然一体,表达了潮州人对为正义事业献身的英烈无比敬仰和深切悼念的崇高感情。雁塔与高山流水相辉映。潮州雁塔是沿袭雁塔题名之故事,仿古都西安慈恩寺雁塔而造于湖山之上,可说是慈恩寺雁塔之缩微,成为潮郡十三县科举时代学子向往之处,今塔下偏南岩石上尚存“皇明嘉靖乙卯科题名”石刻。漫步至景韩亭,景韩亭建于民国年间,其名取景仰韩文公之意。亭内正壁镶嵌草书《白鹦鹉赋》石刻四面,末署“退之”,传为韩愈手迹。亭有联曰:景山秀色怀燕市,韩水瑶光入孟亭。左侧壁有一高约97厘米,宽约59厘米的诗画碑,潮州人称之为“关公竹”,据说是关羽手迹。仔细欣赏图画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一簇簇的竹叶,巧妙地组成20个汉字,连在一起,便是一首五言诗。碑的右上角有“关羽之印”、“汉寿亭侯”方印2枚。左下角落款:“光绪乙酉秋月林敦本堂敬立”,潮州人对关羽气节的景仰和道德观念由此可见一斑。潮州西湖山摩崖石刻中有《谢奎光劝世诗》,劝告人们“要行善积德,诸恶莫作”,对潮人传统道德教育教育,促进淳朴民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潮州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与石刻中的道德教化作用不无关系。当今社会,潮州也有了“中国离婚率最低城市”的美称。行至纪念苏轼的新苏亭里,你就能读到《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芙蓉池:池中有亭,曲桥通两岸,每当盛夏,荷花簇簇,香登高南岩石壁,可见清道光年间丁秉贤题写的“湖山图画”4个大字独具一格,字径1.7米,用比喻修辞赞叹西湖的山水。摩崖石刻还有心、松间石照、谢奎光劝世诗、水木明瑟、故乡无此好湖山、壽、福、佛、放大眼光、如此湖山、龙飞凤舞、大观、石交等等。在北岩,寿安岩寿安洞口还有石刻对联:“游客重来山柏翠,何人不爱洞湖清”佳句。蛤蟆石:传说中的潮州西湖与凤凰山凤岭顶的蛤蟆石故事,他们本是一公一母,游玩到南方以其真诚打动真仙,获得仙位,却因犯下大错被变为石头……此为沉睡在西湖中的蛤蟆石。仙人脚印:原湖心亭岸边有一块石头,约十围大,一人多高,旁边看去,与一般巨石并无差异,但攀上石顶便可见两只大脚印,作丁字步,每个脚印大约一尺长,潮州人称:“仙人大脚迹”。脚迹前有一石凹如盆,盆中有带赤色水渍,不管风吹雨淋,水渍长年不变,仙人大脚迹已被坏。图为在芙蓉池北侧的一块石头上尚留存的一双小仙人脚迹。西湖最为闻名的“处女泉”。处女泉泉洞如井,有三尺深,泉水极其清冽甘甜。在湖山开辟之前,因这里原是个山坡,泉眼在山坡草丛中正如深居幽谷羞于见人的处子,故被称为“处女泉”。游客在此品茗,一边品赏潮州工夫茶艺,又能听到一些西湖的今古奇观、轶闻传说,令人流连忘返。潮人林大川在此品茶,有诗曰:“不知陆羽来到此,品作人间第几泉”,更使处女泉名声鹊起。

我的新浪博客上附有一些精选图片,欢迎关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