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旅游景点,值得参观

旅游

奉新旅游景点,值得参观

济美牌坊

 济美牌坊,坐落会埠乡招边村潦河北岸7米处。《西江朝氏大成谱》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官宦为纪念和表彰明从侍朗布政使司理问所问胡士秀及其祖先宋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宋光禄寺丞胡仲容而建造。缘“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因此称济美牌坊。
牌坊高12.2米,宽4.15米;建筑结构平面为正方形,由4根花岗石柱构成4门,每门宽4米,高4米。4根石柱均为长方形,每方宽各0.4米,每面均由门楼式牌坊组合而成,榫式联结,造型精美。
每门于门首镶嵌青石板各一块,第一层题:“从侍郎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胡士秀”。第二层题:“济美”两斗体大字,第三层镌刻“圣旨”二字。牌坊4角作挑檐状,4柱上下刻莲花瓣状图案,横梁及二、三层间柱内外均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以及人物、花卉、禽兽和几何形穿花图案,呈千姿百态,富有历史研究价值。
此牌坊为全省稀有之文物;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山浮云宫

华林山浮云宫西面一个幽深的石洞,是晋代蜀道人李八百修练处。相传,蜀人李八百在此-,活了八百多岁。又传,唐会昌年间,一位姓龚的奉新乡民在此洞得《六丁祷雨诀》,每逢干旱,念此诀就会下雨。李八百洞遗迹现仍存浮云山上。
史志记载:“此洞穿数十里,与瑞州(今高安)相通,内有石室,淅沥泉流”。洞口横石为额,通高1.08米,宽3米,石质坚硬,石色如铁,上刻“八百洞天”四字。洞口十分狭小,只能侧身进去,走十几步后,地势渐宽,洞中套洞,幽深莫测,缒下而入,进至四重后,朝下望去,只见水光荡漾。
这里关于“八百洞天”的奇异风光,唐宣宗、北宋诗人潘光嗣、江西名士胡僧孺均为之作了描绘。唐宣宗在《浮云宫》诗中写道:“道人西蜀来,自谓八百岁,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此诗不仅说明了“八百洞天”一景的来由,而且反映他当时避武宗之忌,为僧游方的心境;潘光嗣的“秀峰插汉含灵气,古洞逼直锁瑞烟”和胡僧孺的“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的记游诗句,可谓“八百洞天”迷人胜景的真实写照。

万年宫牌坊

明洪武元年,道士-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的楹联。
万年宫是于师道(亦称正一道)供祀神仙之所。万年宫牌坊为这一道建筑群的导入部分。牌坊前有九龙池,会仙桥,现遗址依稀可见,牌坊后有召神台、八百洞天
万年宫牌坊位于华林山,牌坊正楼高6.84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柱一字型排列,组成4柱3间,中间敞开,左右2间用青砖砌墙,正楼匾为长方形青石板。正面刻有“万年宫”三字,牌坊上文字均楷体,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