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山,在成县红川镇境内,距县城22公里,背倚西秦岭余脉,俯瞰甸河和广袤的田野。原名殿山,因老君殿而名。海拔1712米。甸水自西向东横穿境内。因奇峰峻拔,树木葱茏,状若游龙,当地百姓又称为苍龙岭。早在北宋时期,甸山就有道教建筑。明代万历年间,道士张三丰曾游历此地。道教活动至清代达于极盛,山门、道观、戏楼、钟室、殿宇诸般建筑颇具规模,遍布于山间,当地绅士、富户夏天常去山上避暑纳凉。遗憾的是,许多古老建筑在二十世纪中叶遭到毁坏,八十年代以后,才略有修复,但型制朴陋,聊避风雨而已。近年,始有大规模兴建之举。
甸山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但峰壑纵横,山势险峻,有天池坪、药王台、老君殿、达摩洞等诸多名胜,还有流泉飞瀑点缀其间,给峰岭溪谷带来勃勃生机。山上林木蔚然,苔碧草茂,遍地是白皮松。
甸山的名胜值得一提的要算达摩洞,工匠在东边悬崖下部凿出一处深两米,高三米的洞窟,内凿成达摩祖师雕像,正襟危坐,双目微闭,神情渊然,造型生动,惜乎不知是何代所凿。每年盛夏,农历六月,甸山要举行庙会,成千上万的群众络绎不绝的上山,进香,拜神,游览,休憩,丝竹管弦,盈盈入耳,虽三五日,却一时之盛。
甸山,庙宇横空,有昔贤文人题刻多处。
在甸山白皮松漫山遍野依山而生,或直立、或横躺、或探身于悬崖之外,坚韧的根系深入巨石狭缝,盘根错节,树干白如冰雪,有如铮铮铁骨,树枝却是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松树刚强个性在这里表现的淋漓景致;最有趣的是:每当微风吹过,松涛声声,身处其中,如临大海,波涛声清晰可闻。据说白皮松很不容易存活,在我县境内仅红川甸山和支旗庙湾存活该树种,属少量野生片段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