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后溪镇-白虎岩

旅游

集美后溪镇-白虎岩

 白虎岩,位于后溪镇西部,市第二农场西侧山上的“马仔墓水库”旁,以一块约十二米高的天然巨石为屋顶,以石洞作庙堂修建一座小庙,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庙门高约两米,门上巨石正面勒刻行楷“壁立朝天”四个字,落款“万历八年重九日”。庙内面积约16平方米,四周以岩壁为墙,正中有一石供桌,边沿刻“建文二年置”,左边岩壁上有二处石刻,分别勒刻楷书“雍正元年重修”及“同治九年重修”。据《同安县志》载:“白虎岩在县西南四十里许,石壁十余仞,空窍玲珑,东有西湖约十里可通往来。旧有白虎为害,岩僧能制之,后僧骑虎入洞皆化”。这是“白虎岩”名称的由来。

白虎岩庙所处山头的地形壮观险要,山岩怪石大立,在庙西南侧自山顶至谷底,都堆叠着数不清的巨大石块,形成众多的天然石洞,人称“白虎十八洞”,常有游客成群结队钻石洞游玩,乐不胜言。夏天,洞中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

另传:唐朝薛刚大闹花灯踢死太子招来横祸,全家族三百九十多口人被抄斩。薛刚只身逃出,千里迢迢来到灌口笔架山纪家寨避难。一日,见一姑娘身穿戒装,英姿焕发,顿生爱慕之情,一打听才知是纪家寨寨主纪鸾英,便与纪鸾英比武招亲,在笔架山下安下身来。一日薛刚正巡视山寨,忽见一只白虎从洞口进入,始悟出是其祖父一路暗中保护,到此已安全,方才回去。因为薛刚的祖父薛仁贵是白虎神。后来,薛刚就一直住在纪家寨,传说现在笔架山下的长泰县山重村薛氏就是薛刚的后裔,他们历来对逃到此地的落难革命者都加以保护,包括文革期间的蒙冤受害者。那口洞因而得名,叫白虎岩,在集美区后溪镇市第二市场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