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风景秀丽,境内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胜迹,集战争特点、民族特色、南国风光和异国情调于一身,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
弄岗自然保护区 龙州县境内的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63亩,保护区内有植物1282种之多,其中陇呼枧木高48.5米,胸径2.99米,单株材积达106.7立方米,堪称枧木王,为世界之最。动物资源达281种,珍稀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猕猴、大灵猫、果子狸、冠斑犀鸟等。1980年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米,最高海拔700米,每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数30个,最多80个,森林覆盖率为70%,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地貌保护区。
民建坳风光 位于龙州至金龙公路民建村附近,距金龙镇10公里,海拔700米左右,公路沿山势盘旋而上,成九曲十八弯之势,至山顶驻足四望,但见青山如浪,连绵不断,云萦雾绕,千姿百态,满眼尽是绿翠,如是春季,放眼尽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脚下公路,又如盘龙蜿然而下,时隐时现,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韵味,及至山下,几成羊肠小道,又见山下村落,散布如棋,缕缕坎烟,隐隐田园,真如世外桃源。
金龙水库 位于金龙镇以南2公里处,蓄水量130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近2000亩,成狭长形迂回于崇山峻岭中。库区植被丰富,飞禽走兽时有出没,充满野趣,加之风光秀丽,山光水色,令人陶醉,游人可泛舟观光,享垂钓之乐,亦可寻山野之乐趣。
丽江风光 左江龙州河段又称丽江,由发源于越南的水口河和平而河在龙州镇洗马滩汇合起,著名的宁明花山崖壁画所在的明江,是其支流,在上金街汇合。该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丽江西岸属喀斯特地貌,群山嵯峨,连绵不断,风光秀丽,传说优美,充满神秘色彩,是古骆越民族发祥地之一。
丽江两岸有崖壁画21个点39处78组,悬棺崖葬两处,其中棉江花山壁画和悬棺崖葬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壁画规模仅次于宁明花山,还有闻名西南的我区八大名刹之一的紫霞洞天,沿江村落,民风淳朴,田园风光,恍如桃花之源,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极具古文化考察和旅游观光价值。
民俗风情 龙州县境内居住着壮、汉、苗、回、瑶等12个民族,壮族人口占95%,壮族文化底蕴深厚,壮族的民居、民俗、民风、民情、民歌等,都是极好的生态旅游资源。
歌圩节 全县共有23个歌圩日,43个歌圩点,歌圩活动主要集中于农历三、四月间,最大歌圩日是农历四月十三的龙州歌圩,兼有唱彩调、赛龙舟、抢花炮活动,此时各地群众汇集,一求风调雨顺,二是青年借此机会物色对象寻找配偶,三是以歌会友。
侬垌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美女村)的“侬垌节”都会隆重举行。那一天,天刚刚亮,板池屯附近村屯的男女老少就早早起床,忙着换新衣作打扮,经过一番的精心打扮后,就三五成群的从四面八方涌向板池屯,赶一趟新年“侬垌节”。当天,在板池屯村头巷尾热闹非凡。由金龙镇和屯里组织的舞龙、斗鸡、唱山歌、抛绣球、篮球比赛、拔河、踢毽子、打陀螺、跳民族舞蹈等活动都围满观众,并不断传出阵阵喝彩声。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要数山歌对唱了,这也是最受男女青年欢迎的节目,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一展歌喉,有的还以山歌传情觅到知音、情侣。现在的山歌对唱中,可以听到歌唱党的好政策、歌唱计划生育好、歌唱美好新生活、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的山歌。
美女村 位于金龙镇以北5公里处的板池屯,又名“长寿村”,村民因得益于优质山泉,故容貌较好,又多长寿,八十岁高龄者比比皆是,金龙镇的各种风俗在此都有体现。该村四周平坦开阔,村落有序,农作物质优量多,村民生活较好,所以各种民俗保留得较完整,其民风及语言有壮、傣族特点,善织绣、对歌,服饰为壮族的“长衫”居多,亦有露肚脐的“短衫”。相传该村祖先系傣族聚居地迁来,
历经千百年和当地壮民通过通婚等交往,兼具两族特色,该村亦有“小西双版纳”之称。一九九五年该村已被辟为旅游点,游客不绝。 红色革命
中国红军第八军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县城龙州镇新街,又名红军楼,由红八军军部旧址、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新建的展览陈列大楼构成。军部旧址为一幢法式三层楼房,砖墙、本板楼层;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幢中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邓小平同志一九二九年到龙州布置起义前期工作,一九三0年领导龙州起义胜利,创建红八军时,在此办公和居住,为红八军的指挥机关。此期间,邓小平同志于军部门前种下两株柏树,现仍葱郁遒劲,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一年、一九七八年曾两次问起这两株柏树的生长情况。新建陈列展览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建筑风格,收藏和陈列红八军将士的史物。
军部旧址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 一直保护得很好,解放后曾作为县人民银行驻地,一九六三年二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建成纪念馆,并于二月一日龙州起义五十五周年之际举行开馆典礼,自治区政协主席覃应机到龙州为纪念馆开馆剪彩。一九八八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复原了当年的会议室和邓小平卧室。二00一年六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中山公园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此地原为东汉“马伏波营垒遗址”,自一九0五年庄蕴宽以太平思顺道台兼任边防督办驻龙州时,在此建“篑山”始,历任边防督办、军政要员都喜于园内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自然仙境而修建有一山、建五亭、一池、二湖、三洞、两桥以及动物园、中山纪念堂、图书馆等,一九二七年韦云淞将军驻师龙州县,将之建成公园,并命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园分为虎石、别有洞天、天桥、篑山四个景区,
文物古迹
小连城 又名将山炮台,位于龙州县彬桥乡,距县城龙州镇3公里。其山脉绵长,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是一处重要的国防要塞,有“南疆长城”之称。
小连城景区由保元宫和炮台群组成。保元宫建于主峰南山腰一天然大溶洞内,整个宫规模宏大,造型精巧,金碧辉煌。炮台群沿山峰修建布置,炮台间有城墙相连环护,举目但见炮台林立,炮眼森然,宛如龙盘虎踞,仿似铜墙铁壁。小连城自民国前期便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留有
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1981年8月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勇烈祠 位于龙州镇南门街,又名“追忠祠”,是为纪念在中法战争中牺牲的名将陈嘉而建的祭祀专祠。该祠占地近万平方米,现存前殿、揽秀园和昭忠祠及前面大院,有石砌宽台阶直通河边,大门旁的古炮尚存两门。该祠气势威武,飞檐盘龙,门首雕花,典型中国古建筑风格,是一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清代建筑,一九八一年八月定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国领事馆旧址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四周皆为民居。该馆为两幢长方形法式建筑,建于1896年,层高5米,砖墙,石质地板,旋梯和楼板全用红木精制,铣铁皮盖顶。四周是大拱门,拱门内为2米宽走廊,每幢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总面积1752平方米,建筑周围全由高大樟木环护,时为崇左地区第一座外国领事馆。
7 名优特产
桄榔粉 桄榔粉是广西传统特产,采用桂西南深山丛中特有的桄榔树加工制作而成,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据<本草纲目> 、《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赢损,腰脚乏力,久服轻身辟谷。”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咽喉炎症等有功效,该食品食用方便,鲜美爽口,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营养佳品。
山黄皮果 又称“鸡皮果”,是我国南亚热带特、稀、优水果之一,果实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果实可生吃,亦可制成果干、果脯、果酱、果汁,香纯可口,酸甜适中,与鸡、鸭、鱼、牛等肉类烹调可去异味,增加香味,具有消腻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2001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山黄皮果被评为名牌产品。水口镇以其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山黄皮果生长,目前,全镇山黄皮果种植面积达230亩,年产量20万吨。
大红八角 大红八角是龙州的主要特产,龙州县八角乡因盛产八角而得名。龙州是大红八角的著名产区,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年产八角500万公斤,龙州大红八角个大、色着好、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产品远销欧美和港澳台地区。龙州大红八角2002年被评为南宁地区名牌产品。
青竹鱼 原产于中越界河,肉质肥美、鲜嫩爽滑,是制作鱼生片、红烧鱼的最佳原料。
龙州枧木砧板 龙州砧板采用亚热带稀有木材枧木制成,枧木木质坚硬,结构紧密,韧性强,耐腐蚀、无虫蛀,有木中之王的美称。龙州砧板为圆形,直径多为33至42厘米,厚度在4厘米左右,砧板色泽红润,平滑如镜,木纹坚细,即使用利刃斩剁,也不见刀痕,因而被誉为厨具中的珍品。
壮锦壮锦以其花纹图案别致,色泽鲜丽,坚固耐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驰名中外。壮锦是用棉线作经,五彩色线作纬,采用通经断纬编织而成。它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缛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