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地处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主体经济功能区之间。东邻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市,西与光山县、新县接壤,西北与固始县、潢川县毗邻。
它地处南北过渡,承东启西,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穿境而过,S216、S339在此交汇,这里南达武汉,东去合肥,西至信阳,北到郑州,至周边城市圈2—4小时车程,干线直达,快进快出。固定电话、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城乡。
商城县拥有悠久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为诸侯封地,春秋战国为“楚尾吴头”,秦属九江郡。西汉置雩娄县,隋名殷城县,北宋改为商城县。到现在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
商城县红色文明鲜艳。早在1925年就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1929年5月爆发了闻名全国的“商城起义”,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开创了河南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豫东南革命根据地。从1925年到1948年仅有36万人口的商城县,有10万英雄儿女参加革命其中有8万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商城县自然风光秀丽。是河南省内屈指可数的“天然山水盆景园”,更是大别山山水资源的集中代表和浓缩。商城山水兼具北方之雄浑、南方之灵秀,山川明媚,风景旖旎,在这里,游客们既可以沐浴温泉,森林探幽,又可以登山探险,峡谷漂流。既可以晨钟暮鼓、参禅悟道,又可以乡村漫步、返朴归真。这里是游客们旅游的天堂,更是他们行走的家乡。越来越多的游客们正在用他们欢快的脚步,不停的证明着“商城”是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
商城县文化底蕴深厚。共和国成立后,商城歌舞3次进京演出,周恩来、朱德等亲临观看。1960年,根据商城县民间歌舞《花伞舞》改编加工的《三把伞》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银奖。商城民间艺人王霁初根据商城民歌八段锦小小鲤鱼压红腮 创作的经典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就是从这里唱到了江西、唱到了延安、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民间歌舞火绫子被列为省级非物质遗产予以保护。商城民俗独特,古朴隆重的婚礼、鲜香可口的美食、独具特色的建筑、原始生态的农耕等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商城县景区耀眼夺目。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城县西南部60公里处,南邻湖北,东接安徽,是集森林、禅宗、养生于一体的山地森林度假区。林区面积401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柏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明僧无念曾在此修建法眼寺,明万历年间右都御史梅之焕为纪念无念禅师修建息影塔,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曾在此读书修禅,讲学著述。三山夜月、九峰比肩、古庙遗风、息影怀古、将军观山等景观,在展现优美自然风景的同时,让人惊叹此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商城县东南,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仅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0余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m,为大别山豫内最高峰。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以及外力的侵蚀切割作用使景区形成了众多的V型山谷及潭瀑、溪流、洞穴、怪石等等。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苏秦南游荆楚的时候称赞其险若金汤。而到了近代金刚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巍峨丰碑,1934年至1937年,商城人民在金刚台地区坚持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崇高赞誉。这里正逐步形成以自然山水、红色文化、地质科普等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山地运动、户外拓展、乡村康体养生等度假游为重点;以自助生态、峡谷茶乡、民俗风情等体验游为特色的产品体系。
汤泉池温泉度假旅游区背依雷山,面临鲇鱼山国家水库,距县城西南15公里。融山水泉与一体,不仅仅有温泉可供游人洗浴,尚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供游人欣赏。目前商城县已经将景区规划建设为:汤泉池休闲度假区、石谷仙山游憩区以及黄陂翠谷生态区。从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投入1亿多元,对汤泉池景区进行了精品打造,使之成为商城县旅游业的龙头、对外展示的窗口,先后完成了汤泉池大桥、景观大道、茗阳温泉度假中心三大主体工程的建设。现在景区的品位显著提高,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商城县美食特产丰富 。天香菜、商茯苓、商天麻等均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类似板栗、油茶这样的无污染土特产不胜枚举。优越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优质的食物资源,造就了商城独特的饮食文化。
商城县旅游酒店充足。近几年旅游酒店接待能力迅速提高,旅社床位达到5800张,并拥有锦绣商城迎宾馆、茗阳汤泉旅游度假会议中心、金穗大酒店、华兴国际酒店等高档度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