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山奇水秀,风景独特,人文历史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县城周围诸峰屏立,东面从北向南有香炉山、龙眼山、虎头山、锦屏山、纱帽山;西面有挺拔险峻的二郎山;南面有杏花滩。这七处景观与横贯南北的窟野河并称“云川八景”。县城北部的尔林免有碧波荡漾、粼光闪烁的红碱淖海子,中部高家堡镇有叠翠山、兴武山、无量山等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有长城、石峁遗址、新华遗址、汉城遗址、汉墓群、杨家城等。南部沙峁镇、贺家川镇、马镇、解家堡乡有风景秀美的飞云山、天台山、西津寺和蜂寺等。县城有东西山庙群、凯歌楼、明清四合院等历史人文景观。
二郎山俗称西山,位于神木县城西的窟野河与芹河交汇处。因山上有二郎庙(主奉赵二郎)得名。此山双峰起,中稍低,形若驼峰,故也称驼峰山。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巡幸神木要,在对面的凤装潢山上眺望此山,观其形似笔架,赐名为“笔架山”。
二郎山呈南北走向,山势蜿蜒跌,巍峨险峻。在4公里多长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建有殿、庙、亭、阁,形成庙群。
红碱淖海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的尔林兔镇,一九和五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包括红碱淖及环湖1公里范围内的陆地。红碱淖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8.2米,最深处10.5米,伏似三角形,湖面海1200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泊,四周有七条季节河注入,水源补给量与水分蒸发量基本平衡,水位稳定,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一沙漠水湖
杏花滩今名单家滩,清康熙年间,神木道张衡因村多红杏,起名杏花村。内有岩寺(亦名白龙寺),旁筑八角亭,四面围栏、名曰“浩然亭”。亭跨清溪,引以为“流觞曲水”,官绅游屐纷纷。亭外石壁、寺庙墙上、镌刻游人诗句。嘉庆十一年(公无1806年),亭被山洪冲毁,而崖壁间字迹仍存。目前此地虽然亭、寺全无,古人字迹渐剥,但小溪清粼、树木葱郁,菜哇瓦舍隐在其间,仍不失为春游避暑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