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河北保定的古莲花池是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等齐名的十大历史名园之一。莲池的出名,不仅仅是由于它有着“摇红涤翠、虫儿带霞衣”的婀娜风姿,更主要的是它有着浓郁的从古到今延续下来的文化氛围。一踏进莲池的大门,满目的碑林仿佛在向你默默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
莲池的碑林散落于园内亭台楼阁的四周,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莲花池相互辉映。古莲花池共收藏碑石140余方。
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田琬德政碑是园内年代最为久远的碑刻,它的书丹者是唐代书法家苏灵芝。苏灵芝擅长写碑,此碑写得笔墨婉畅、刚柔相济,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蔡京是北宋时期臭名昭著的奸相,他虽然声名狼藉,却写得一手好字,可当时人们谁也不愿保存他的字,镶嵌在莲池北碑廊的《蔡京送行诗碑》是国内惟一保存完整的一幅。在它不远处的则是宋代名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与蔡京的字相比,岳飞的字显得雄劲有力。
书法价值
莲池碑刻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以外,最主要的还得数它的书法价值,其中书法艺术水平最高的是《莲池书院法帖》。《莲池书院法帖》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时,直隶总督那彦成命人将六位书法大家的墨迹摹刻在莲池书院的墙壁上,供学子们观摩研究的。它包括褚遂良的《千字文》、颜真卿的《千福碑》、“草圣”怀素的《自叙贴》、米芾的《虹县诗》、赵孟頫的《蜀山图歌》、董其昌的《云隐山房题记》、《李白诗二首》、《罗汉赞》等六家八种。
莲池的东碑廊和西碑廊中保存了7通清代皇帝御制诗碑,包括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御笔。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为祝贺保定莲池行宫的建成,将其祖父康熙的“圣迹”——“龙飞”二字带到莲池供奉,当时的直隶总督那苏图命人将此二字摹刻于石。可以说,在莲池众多的碑石中,“龙飞”二字是最雅俗共赏的书法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