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景区景点介绍
(一)、科尔沁国家级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北与突泉接壤,东与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霍林河相望,总面积126987公顷。是一个以科尔沁草原,榆杏树林自然景观,鹤鹳类等珍禽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95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珍禽湿地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生态系统。1997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98种,已发现鸟类有22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大鸨、金雕、虎头海雕8种。二级保护鸟类有白枕鹤、蓑羽鹤等34种及18种猛禽。其中白鹳、丹顶鹤、白鹤、白枕鹤已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大鸨和白琵鹭是世界受严重威胁的珍稀鸟类。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在原始,贵在自然。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吉姆哈里斯曾来这里考究后惊叹地说:“像科尔沁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加拿大著名专家约翰虔诚地向保护这块宝地的科尔沁人鞠躬示敬,感谢他们保护了这么一块原始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王国,百鸟的乐园,旅游者的福地,投资兴业的热土。
(二)、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AA景区) 蒙格罕山位于距科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15公里处的西日根苏木境内,是科右中旗四大罕山之首。主峰海拔721.3米,占地总面积20855公顷,这里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主,共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鸨、金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8种。在17种兽类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境内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达69科243属463种。 蒙格罕山还具有历史考古价值。《兴安盟志》中记载,这里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起就为鲜卑人聚集地,故又称古鲜卑山,距山谷约80——100米的峭壁上有古人凿石筑成的微型龙王庙和三个栖人崖洞,洞内有蒙、汉、藏、契丹文字雕刻的古人题记。 蒙格罕山是当地群众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人们都按照蒙古族习俗祭祀神山。蒙格罕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
(三)、五角枫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 五角枫自然保护区是科尔沁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一个以保护五角枫、榆树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1 641公顷。保护区地处代钦塔拉苏木境内,位于霍林河和额木特河之间。 保护区环境优美,有大小湖泊10个;有图什业图王府遗址和王府公园一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长在沼泽、漫坨沙地上的榆树疏林,成为白鹳最理想的筑巢场所。 保护区内的五角枫,学名色木槭,分布于中国北方、朝鲜、日本、生长于山地和沟谷边的针阔混交林内。象代钦塔拉这样集中生长在沙地上的五角枫是科右中旗独有的。正如植物专家断言:经过挖掘打造、宣传推销,代钦塔拉五角枫必将成为内蒙古沙地又一生物奇观。 (四)、翰嘎利湖生态旅游景区(AA景区) 翰嘎利湖位于巴彦呼舒镇7.5公里处,库容量925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00万度,水面1667公顷,是一座集发电、灌溉、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这里既有风格独特的北国草原风光,又有别具南国海滨特色的沙滩浴场。近年来,科右中旗政府加大了湖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扩建改造,湖区面貌焕然一新,无污染的水体滋养着“绿色”的鱼产品。泄水渠南侧千亩水田犹如塞北江南。旅游区内建有“蒙古包”、“渔村”、“水上餐厅”。如今,风景区内包括游泳池、浴场、垂钓场、沙滩浴场、野游宿营地、大坝休闲广场。翰嘎利湖生态旅游景区已成为北国草原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2003年,翰嘎利湖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翰嘎利湖是一处避暑休闲、体验科尔沁民俗风情、享受沙地湖泊景观的极佳去处。 1219891057 百川青沟11
(五)、沙岛湖生态旅游景区 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沙岛湖位于科右中旗巴彦芒哈苏木境内,距巴彦呼舒镇75公里。巴彦芒哈沙岛湖湿地面积约3333万平方米,在沙岛湖湿地分布最广的芦苇沼泽型湿地为鹭类、鹤类等珍禽鸟类以及雁鸭类、顶骨鸡等水鸟筑巢育雏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沙岛湖湿地有200多种珍禽鸟类栖息繁殖。其中有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10多种,还有数量可观的雁、鸭类、野鸡等鸟类。 沙坨地植被和低湿滩地植被是沙岛湖湿地最突出的景观特点,也是科尔沁草原的典型代表。沙坨地上有榆树、乔灌等植物,在低湿滩地上生长的芦苇面积达15万亩。沙岛湖有种子植物450余种,其中野生药物100多种。
(六)、图什业图王府遗址 图什业图王府是图什业图扎萨克第十三世亲王巴宝多尔济在位期间修建的,王府建在离巴彦呼舒镇东北20公里处的代钦塔拉草原,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 王府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布局修建,堪称科尔沁草原蒙古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王府建筑采纳汉式斗拱、坡顶、隔断间房、彩刻门窗、雕梁画柱、廊腰漫徊的风格。为避谋逆之嫌,宫院五进改为三进,城墙往里缩减,房屋间数避开99,取98间,历时19年建成。 王府后院建有童子山,相传建造王府时,为取灵气,在开山奠基时命王府周围居住的81名9岁孩童清汤沐浴,身着盛装,为奠基仪式添土,因此得名童子山。现在王府建筑已经被彻底破坏,剩下的只是王府花园里假山、石井、树木以及可以让我们隐约窥视到昔日繁华的府邸轮廓。 (七)、黑帝庙遗址 黑帝庙又称遐福寺,位于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境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图什业图宗教中心,由科尔沁十旗王公集资兴建,它对东盟地区传教起到了重要作用。黑帝庙外观以石砌成,白璧红边,它把汉式的坡顶、斗拱、方亭和藏式的平顶,梯形窗、异型柱等结合在一起,整体形象生动和谐,构成了汉藏结合的艺术形象。遐福寺山门两侧有高大的泥塑四大天王,姿势各异,栩栩如生,主体庙背后又有宏伟壮观的藏经殿,内珍藏着《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同时还有各类经卷数千余卷。遐福寺院后有白色佛塔一座,高21米,相传该塔是乃济陀音一世95岁寿辰(1651年)建成,塔顶嵌挂有佛教法器和铜制日月模型。庙、塔相互辉映,十分壮观。
(八)、哲里木会盟地 “哲里木盟”是清代在蒙古地方分封旗地以后,以蒙古科尔沁部六旗为主会盟形成的联盟性政治组织。哲里木十旗会盟地共有十一个敖包,中间为主敖包,高6米,底部直径约5米;周围有10个小敖包,高近2米,底部直径约2米。大敖包代表盟,每个小敖包代表一个旗。十旗3年一次会盟,届时理藩院大臣、盛京将军前来检阅军容,巡视边防,协同会盟诸旗发布行政命令。 显赫一时的哲里木十旗会盟地,现在仍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祭祀者。目前,在盟敖包和旗敖包前各竖立一块大理石碑,正面用蒙汉两种文字刻写该旗原名,背面以蒙汉两种文字刻写该旗历史及现在名称,在会盟地周围进行了绿化,建设了一些附属设施,已初步形成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 (九)图什业图赛马场 图什业图赛马场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主席台为大型蒙古包式造型,设240个座位并建有200平方米的贵宾休息室。主席台两侧建有6600个座位的观礼台,有可容纳8万名观众的看台。赛马场门前的广场有“五畜兴旺”、“飞马”等雕塑和大型彩虹门,并有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商业区。 赛马场北侧为蒙古族风情旅游村,由52个蒙古包组成,在这里游客可一睹民族风俗。在蒙古包内,可品尝到具有蒙古族风味和草原特色的奶茶、奶酪、手扒肉等食品和马奶酒。在“兴安第一包”的图什业图浩特,有仿造当年图什业图十旗会盟而装饰的扎赉特、杜尔伯特、前郭尔罗斯等十个贵宾厅。在这里品尝风味独特的蒙古族佳肴的同时,还会让你感受遥远的历史气息。 (十)、珠日赫山生态旅游景区 珠日赫是“心”的意思,山西边脚下有个代钦湖,珠日赫山和代钦湖因被历届图什业图亲王为吉祥之地而闻名遐迩。代钦湖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大天鹅的重要停歇地。 珠日赫山旅游景区位于五角枫自然保护区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20公里,四周错落有致的五角枫树高雅端庄、婀娜多姿,绵延山脚下的代钦塔拉草原,承载着科尔沁宗主旗的往事、碧浪连天,静静的代钦湖上珍禽飞渡、芦苇摇曳,湖水默默的诉说着图什业图王府沧桑的历史。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使科右中旗成了举世瞩目的休闲度假和科学考察的胜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众多迁徙鸟类提供了理想的觅食、栖息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