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孟庄遗址

旅游

柘城—孟庄遗址

  孟庄遗址,又称心闷寺遗址,位于柘城县申桥乡孟庄村北。柘(城)太(康)公路通过将遗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原为古心闷寺基址,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10米。孟庄遗址属商代前期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庄遗址是商丘发现的较大商代遗址之一,孟庄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较厚,最后达到4米。该遗址遗迹现象非常丰富,出土的各类遗物对于了解商文化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1977年发掘,在遗址处发现房基9座、陶窖1座、墓葬7座,出土有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卜骨龟甲等,并发现了陶文和商代草鞋遗迹。在孟庄遗址发现的草鞋是只宽约9.4厘米的粗屦,尺幅与成人脚宽相一致,是目前所见唯一商代鞋的实物。

  从孟庄遗址出土的有农、渔、制骨生产工具,还有农、铸铜生产工具、卜骨,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说明族内经济生活主体是农业,辅以渔猎生产,个别务农家庭,间也从事一些如制骨之类的小手工业生产。而在遗址中发现冶铸铜器作坊一座,这种投资大、技术环节多、知识密集型的青铜工业,通常由族内上层平民大家庭主持。由此可以看出在邑内仍保持了聚族而居的形式,尽管族组织体内部贫富分化如何鲜明。

  从孟庄商代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商国的诸侯臣属邑,居民主体是族氏组织,居住形式实行分片分级的聚族居住制,但经济形态有所不同。族体内部的贫富两分现象也十分明显,邑内经济生活支柱主要有赖于各族体组织。邑的结构规模不同,区划规度也是有其差异的。孟庄遗址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商代文化,向我们展示商代灿烂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