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凤凰池”坊

旅游

秦安“凤凰池”坊

“凤凰池”坊位于秦安文庙之东的县学内。进入县学大门,东为忠义祠,西为节孝祠,再穿过仪门(二门),即是“凤凰池”坊,坊后为课训士子的明伦堂。据《秦州直隶州新志》 记载,秦安儒学(县学)署“中迤南为凤凰池坊,为明胡都宪立,都宪廷试以三甲第一人与传胪故也”。
清乾隆四年(公园1739年),“凤凰池”坊已经历200余年的风雨,岁久失修,濒临坍塌,经胡缵宗裔孙胡公绰重修,恢复原貌。著名学者牛运震时任秦安知县,欣然书写“凤凰池”三字,制成匾额悬于坊上。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胡缵宗第十代孙、嘉庆辛未科(公元1811年)武进士胡自源重葺,使“凤凰池”坊得到了较好地保护。
“凤凰池”坊是明清两代秦安县学特有的建筑,为秦州其它县学所无,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秦安学子发奋苦读,成就功名。据统计,明清两代秦安县考中秀才以上学历的共计615人,其中进士33人,举人193人,贡生150人,秀才239人,进士人数在秦州直隶州1州4县中仅逊于秦州(当时秦州辖今秦州、麦积两区),秦州为44人,秦安居于次席,从而为秦安赢得了“陇西小邹鲁”的美誉。
“凤凰池”坊早已拆除,而“凤凰池”匾幸以保存至今。该匾长273厘米,宽86.5厘米,“凤凰池”三字结体严密,古朴庄重,是乡贤胡缵宗荣耀辉煌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