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旅游之松树大屋

旅游

文昌旅游之松树大屋

坐落在离文昌市区约10公里的头苑镇小乡村内,掩映在山林碧树丛中,褪了色彩,少了喧哗,添了凋敝,增了老态,却坚持着骨子里的大气与奢华。墙上的灰刷刷往下掉,绿的枝叶却争相从夹缝中横空出墙。草木在这宅院里疯长,点缀着这里年年来了去了的季节。

斑驳的墙面虽然让它失去了一些锐气和生气,但却丝毫不减它的霸气和大气。那些拢集镜花水月的圆窗拱券,那些散发审美情怀的雕梁画壁,依然在向后人昭示着他们曾经的芬芳与灵秀。遥想当年,它在那些炊烟袅袅、歌舞升平、络绎不绝的辉煌岁月里,该有着怎样的骄傲自豪、怡然自得呢?这恐怕是每一个遇见它的人都禁不住会生出的一份悠远和美好的念想!

关于主人公的宏大电视题材般的故事梗概,各种版本传奇,叫人唏嘘不已。

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说大约在二十世纪初,文昌符氏三兄弟(大哥符永质、二哥符永潮、三弟符永秩)一起在新加坡经商,谋生于橡胶行业,1915年发迹后,用军队护送船只运送堆积成山的银子回乡盖房,并从南洋运回名贵建材,聘请技艺精湛的工匠和设计师,历时3年,于1917年建成极具南洋风格的民居,房屋占地面积达1737.6平方米。房子建好后,大哥符永质、二哥符永潮相继回新加坡经商,留下三弟符永秩看管房屋。后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符氏全家迁往新加坡。战争时期游击队驻扎,由于大宅高大,其外围又看不出内面情况,当时日本军到此时都不敢贸然进攻。解放后曾改为小学,在宅内墙上还留有清晰的“学习园地”字样,文革时期学校停办。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房主符永秩大嫂潘氏、其妻林氏先后病逝,其后松树大屋一直由村民看管。由于松树村仅此一座南洋风格民居院落,于是得名“松树大屋”。由于此大宅在海南罕见,庆幸是在文昌乡村,隐秘而又低调,鲜为人知。这或许也是它现今仍得以大部分完整保留的原因。而今,这宅院敛着太阳的香气,温软着自己的故事,留给后世人无限的遐想和解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