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钰子,想我没有啊,五一就要来了,你们想好和小伙伴们去哪里玩耍了吗?我来告诉你们啊,当然是去洛阳了啊,洛阳吃喝玩乐各种有啊,详情请点击《小钰子带您游遍洛阳城》哈哈,上期我们终于把我们伟大世界级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游玩了一遍,有没有休息休息呢,不过呢,来不及休息啦。因为,我们今天又要去一个国家级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大乘佛法哟,那么,白马寺,我们走着!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少林寺、相国寺、风穴寺一道,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那么这个白马寺为啥叫“白马”呢,这个里面可是有故事的,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我姥姥告诉我,白马寺是唐僧白马下葬的地方,所以叫白马寺,民间传言,谁知道呢。哈哈。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白马寺是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ròu zhī](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从安史之乱开始,不断的战乱使繁华盖世的东都一百年间一片荒凉。如今,在清凉台西侧尚存几个唐代的石础,见证了那1200多年前的灾难。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投宿白马寺,写下“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的诗句,可见白马寺遭受兵燹之后的惨败景象。“文革”中白马寺再次遭到破坏,更是一片萧条,现存的遗址古迹多为元、明、清时所留。上世纪七十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要来白马寺参观,白马寺又一次得到重建的机会,此后经过几次修建,原有的建筑规模逐步得到恢复,但与武则天的鼎盛期相比,还略逊一筹。白马寺现存寺宇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寺内大佛殿内悬挂的一口重2500斤的明代大铁钟,声音洪亮。它与洛阳东门城楼上的大钟频率一致,只要白马寺钟声一响,城楼大钟便产生共鸣,故有“白马钟声,洛阳西应”之说。大雄殿内采用夹纻干漆方法制成的元代佛像,是洛阳现存最好的塑像,其中十八罗汉的造像工艺是目前国内最精致的一例。寺内曾有一座高2.16米的弥勒菩萨玉石像,十分珍贵,可惜已被盗往美国,╮(╯▽╰)╭有多少国宝都这样流失国外了。白马寺建成后,洛阳佛寺逐渐增多,到西晋时,全国128寺,洛阳即占42寺。五胡十六国时期。洛阳成为佛教中心。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风行,佛寺骤增,洛阳最多时佛寺达1 300多所,其质量和规模也都不同寻常。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当前十八罗汉和精美的佛龛供奉在白马寺,三世佛原安奉于洛阳潞泽会馆大殿内,洛阳博物馆重新在新馆开辟故宫文物展览,把三世佛造像移于洛阳博物馆新馆中展出。
白马寺是佛教的精华,佛是一种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思想,我认为人要是有了信仰便会变得无比的强大,很是厉害,所以啊,同学们去了洛阳,一定要拜见拜见白马寺里的活佛们,让他们指点指点,好让能力秀多涨点ar值啊,你说是不是?
那么今天的《小钰子带您游遍洛阳 老城区》就到这里啦。还是,景点啊,我们留着下期告诉你哟,时刻关注我哟,嘻嘻,对了小弟现在24小时在线打豆豆,五一九天假期,等你打豆豆,也可以陪聊。
我们下期,再会!
我的能力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