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山东临苏州,南濒太湖,又名横山,因山顶有宋代建造的雪浪庵而得名,主峰海拔146米。无锡一名太湖研究名家告诉记者,雪浪山并不在太湖72峰之列,按高度,真正的太湖第一峰是位于苏州西山的“缥缈峰”,其海拔为336.6米。现在的雪浪山已被开发为雪浪生态园。在山顶看到一座极为气派的亭子, “太湖第一峰”五个大字熠熠发光。
太湖镇有关人士说,雪浪山被称为“太湖第一峰”,是因为雪浪山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这位人士如数家珍:“在雪浪山周边发现了6000年前先民生活的庵基墩、洪口墩、赤马嘴3个遗址;走出了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并形成了独特的状元系列建筑及景点;雪浪山周边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仅北麓许舍镇上历史上就曾出了15个进士;雪浪山在无锡地区最早种茶,始于宋,盛于明,在清初被钦定为贡茶;雪浪山曾迎来朱元璋、朱建文、康熙、乾隆以及蒋介石等历史人物登临观光;雪浪山还曾建立早期的光复会和同盟会,开展民主革命活动。雪浪山拥有无锡如此之多的‘第一’和‘唯一’,‘第一峰’当之无愧。”
历史上,无锡地区的书香门第都把男孩送到此地读书,如后来的状元邹忠琦、王云锦、顾皋等。记者看见,从横山寺后的幽深峡谷底,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路通向山上,这就是状元路,时而出没草丛密林,时而穿行山涧溪水。沿着状元足迹拾级而上,一路欣赏美丽风光。行至山腰,遇一深涧,上架一石桥,名状元桥。状元桥不大,仅用3块2米多长、厚薄不同的花岗岩石板搭架而成。虽构造简单,但不同凡响,若用石块敲打三块桥板,能听到三种不同的声音,在这山野里,格外悦耳动听。有人用它竟能敲打出一曲《孟姜女寻夫》,声美曲醉,故又名“三音桥”。离状元桥不远,便有一亭在路旁卓然而立,原为行人途中歇脚小憩而建,因蒋重珍常途经此地去谭云阁读书,后人便称为状元亭。状元亭依山而建,呈四方形,飞檐凌空,线条简洁,古朴雅致,别有风韵。在亭中依栏远眺,满目滴翠,野花飘香。耳听山谷松涛阵阵,涧水流音潺潺,一股灵气昂然而生,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山上有一石碑,碑文刻有蒋重珍生平,极其珍贵。
我的能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