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蓬镇生炆猪肉是当地闻名的风味小吃,获2003年廉江市最佳旅游美食产品。 生炆猪肉原材料是选自当地农民采用流动散养式喂养猪苗,以农家粗饲料喂养为主,喂养过程不添加任何激素饲料,以保证生炆猪肉纯正、味香、保健的功效。制作生炆猪肉前,先把精选好的猪肉洗净,切成一块块约二两重,炖熟透干水后,下生抽、腐乳等配料用猛火炖十分钟后再用文火慢炖入味起锅,佐以酸菜等食用。生炆猪肉肥甘而不腻,营养丰富,闻起来让人流口水,吃起来更是百食不厌。塘蓬生炆猪肉以黄治胜师傅制作为正宗。 仙人嶂天然山泉水 仙人嶂天然山泉水泉眼位于空气清新、毫无污染的仙人嶂半山腰上,泉水自地下1000多米深的花岗岩断裂带喷涌而出,流量稳定,久旱不涸,属罕见的优质偏硅酸型天然山泉水。 仙人嶂饮料公司投资引进先进的生产线设备,采用科学的水处理工艺,在高标准的无菌车间内灌装,科学的工艺,先进的设备,严谨的管理,使仙人嶂天然山泉水成为既有效地保持水中的有益成份,又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优质、健康、安全的天然饮品。 旅游资源简介 塘蓬山清水美,钟灵毓秀,旅游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湛江第一、二峰——双峰嶂、仙人嶂巍然屹立,气势雄伟,仿佛一道翠绿的屏障,位于双峰嶂山腰的民族村,民族风情独特,横跨鸭姆河两岸的著名红卫高干渠,拱跨100米,高67米,据说单拱跨度当年全省第一,还有那六城等名胜古迹。双峰嶂 双峰嶂,位于塘蓬镇西北,海拔382米,是湛江市第一高峰。双峰东西并立,相距不过数十米,峰郭浑圆 塘蓬镇双峰嶂风光 ,宛如美人双乳,故名。双峰嶂东邻仙人嶂。西靠婆髻嶂,远看酷似一尊巨大的睡美人像:头在婆髻嶂、胸在双峰嶂、殿在仙人嶂,登临双峰,极目远眺,十万大山余脉苍苍莽莽,鹤地烟波,渺渺茫茫,长青水共天一色,九洲江如飘玉带,如画仙境尽收眼底。双峰嶂上,漫山怪石,参差错落,形神各肖,而最著名的便是坐落在双峰嶂东西半山腰的“照镜石”。此巨石高近20米,南面平整,日照反光,如一面巨大的梳妆镜,稳置于妆台般的另一巨石上。有趣的是在石镜的右侧,竟有一把残存两齿的石梳,鬼斧神工,天工造化,传说为仙女下凡照镜梳妆所遗。山脚南北两侧各嵌着一个水库,犹如仙女梳妆遗落的两颗明珠。山前,一条小河恰似银带飘过,“农业学大寨”年代留下的红卫高干渠,有如“长虹卧波”,其单拱跨度全省第一,气势雄伟。此外,还有汉朝伏波将军歇马处及南征扎寨时刻的碑文,前副省长刘田夫在战争年代进行活动的旧迹等景观。 双峰色秀,烟绕霞飞,幽林芳草,莺转樵歌,山泉飞瀑,怪石崎岩,处处成果。民族村 民族村位于塘蓬镇境内的雷州半岛第一峰半山腰的上山村,2008年该村总人口为485人,却有62名村民来自壮族、瑶族、苗族、回族、白族等16个少数民族,被省民委批准为民族村。 民族村除了具有民族风情特色外,附近周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山清水秀,鸟鸣谷幽,处处成景,可谓“山青水碧云作裳,草丰木华鸟鸣幽”。特别是从该村往山上走,就是海拔382米的双峰嶂,登上山顶,四面美景尽收眼底,都市人来这里,可以问风俗、探仙境、喝仙水、饮仙茶、呼吸清新空气,摆脱城市的喧哗,令人流连忘返。 民族村风情独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塘蓬镇发挥优势,在社会各界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不断完善了民族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搞民族村各个景点开发,建造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宅居,推出风情歌舞表演,把旅游区荒山全部绿化,分层次地逐步改种成风景林,把民族村建成具有民族风情的郊野森林生态区。仙人嶂 有粤西蓬莱美誉的省级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仙人嶂,位于塘蓬镇与广西英桥镇接壤处,海拔367米。为雷州半岛第二峰,与雷州半岛第一峰双峰嶂相隔不外数里,横跨两广20多平方公里,它形似仙人端坐,山上有仙人井、仙人洞。这里人烟稀少,峰峦叠嶂,峡谷幽深,万木葱郁,终年溪流纵横,泉水叮咚。站在仙人嶂山脚下远远向山顶望去,只觉得烟雾缭绕,忽聚忽散,山峰欲隐欲现,半空中的仙人嶂仿佛一位打静的仙人,看到这仿如人间仙景的如画风景,使人有一种身处仙境的感觉。 仙人嶂除了山峻,林秀,更令人叫绝的是被专家喻为天南第一泉的仙人嶂山泉水,水质晶莹剔透,口感清甜,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成份,附近的村民饮了山泉水,人人健壮、长寿,而被誉为神水。 仙人嶂的美不仅在山、在水,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是种种美丽的传说,在仙人嶂的石头上还留有传说中仙女下凡的屁股印、脚印和手指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美丽传说相吻合,无疑给这本已秀丽的山色徒添几分嫣媚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