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文县境内,东经104度40分-104度51分,北纬32度57分-33度02分之间,面积100.41平方公里。海拔820-3113米,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气候交汇地带。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红豆杉等;动物中兽类37种,鸟类49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3种,鱼类3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扭角羚、鬣羚、黑熊、林麝、豺、大灵猫、金猫、蓝马鸡、红腹锦鸡、红腹角雉、鹰、以及大鲵等。该区生存的大熊猫是个独立的小群体,现有7-8只。
2006年暑期在文县林业局的帮助下,我们对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区基本情况的调查,从调查中了解到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依然非常落后,经济、交通、教育等方面也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保护工作的开展。06年12月,项目组和文县林业局一起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受到新浪网、甘肃日报、兰州晨报、甘肃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让外界进一步了解了保护区的现状。
2007年项目组对保护区内的尖山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当地社区居民的生计状况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并协助当地村民完成了当地社区的问题排序、SWOT分析及绘制社区平面图。同时也完成了给当地农民的相机的使用培训与发放,了解他们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在07年10月进行回收。在当地作调查的期间,利用捐献的图书在当地小学建立了绿色书架,并向当地困难群众发放了衣物,并播放电影6场以及一场以当地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为内容的简单记录片。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使得四川和甘肃部分地区损失惨重,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通讯中断,人员伤亡,而文县是此次地震当中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而由于消息闭塞,交通艰难,更是没有及时得到外界支援,过去的两年里文县人民对于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为了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了支援尖山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重建家园,兰州大学绿队在今年再次走进文县,走进尖山,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关注灾区的儿童和教育。并尽大学生的能力,给当地居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体现人文关怀,共建和谐社会。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一共为当地儿童捐赠了价值3000余元的文具,并为当地居民捐赠了一批衣物。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和欢迎。
同时,尖山项目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在今年十一以及以后的多个暑假,我们将继续在此奋斗,我们将继续关注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