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记得广水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杨涟吗,在历史的风云变化中,他的铮铮铁骨还感动了无数人。
到了广水市,一定要去看一下杨涟故里,在广水市北30公里照壁湾。照壁湾坐落于八字冲中,其故居房舍已坏,现有杨涟塑像。故居后倚桐柏山支脉,峰峦叠嶂,起伏多姿;左右二崖,雄峙挺立,若双狮守门;前临河水,碧波粼粼;岸边杉林,凝苍滴翠;石堤婉蜒,垂柳依依,风景甚是优美。
下面来介绍一下杨涟,他1571出生,1625年被奸臣所害,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见大臣,他不属大臣,亦在召见之列,临危顾命。光宗死,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太子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给事中。
不幸的是,在天启五年(公元 1625 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动魏忠贤24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
杨涟终生致力于争“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它是光明磊落的汉子。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杨涟故里留下关于中国这位伟大政治家的相关书籍:
①陈鼎:《东林列传》卷三《杨涟传》。
②《明史》卷二四四《杨涟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③《东林列传》卷三《杨涟传》。
④《蘧编》卷十三。
⑤《碧血录》血书。
⑥《明史纪事本末》卷七一《魏忠贤乱政》。
这是杨涟狱中血书全文如下,以勉后来者: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2]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春风,于我何有哉?
——《碧血录》
杨涟故里的最佳旅游季节:
故居后倚桐柏山支脉,峰峦叠嶂,起伏多姿;左右二崖,雄峙挺立,若双狮守门;前临河水,碧波粼粼;岸边杉林,凝苍滴翠;石堤婉蜒,垂柳依依,风景甚是优美。 春天去最好。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的网络营销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