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距南洛高速凤阳出口15公里。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小岗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修建多条水泥道路,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有112户农户通上自来水,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档案馆和信息中心等;随着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小型农用机械,许多农户看上了数字电视,有4户村民购置了高档轿车,102户翻盖了新房,28户村民搬进了住宅新区。
2 地理位置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位于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滨临长江,坐落于安徽省东部,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接壤,西与安徽省淮南市、合肥市毗邻,南与巢湖市相连,北与蚌埠市交界。
3 旅游景区
3.1 大包干纪念馆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3.2 当年农家
人生就是一段记忆。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3.3 葡萄科技示范园
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占地600亩。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纯绿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务。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节。
3.4 村文化广场
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4 旅游指南
4.1 交通
到滁州,乘火车最方便。滁州站是京沪铁路线上的重要一站,由南京站向北的快车只需40分钟可达,由蚌埠向南的列车到滁州也只需120分钟。由于滁州距离南京太近(66公里,乘火车仅需半小时车程),所有的直通快速、特快列车均不停靠滁州。你可乘快车或飞机先到南京,再到南京下关汽车站乘班车前往滁州,票价10元左右,每隔15分钟一班车,1个半小时就能到滁州了。滁州汽车站就在火车站的对面。
4.2 美食
“凤阳酿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区的传统名肴。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一,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以后,他便经常去这家饭店乞讨酿豆腐。后来他穿上龙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城内那家黄家小饭店的厨师召进了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厨师。从此,这个菜身价百倍,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并得到一个“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称帝年号“洪武”)豆腐”的雅号驰名于世,一直流传至今。
5 历史文化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小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0年来,小岗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断创业,农民生活水平和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向小康迈进,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万斤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元增加到2500元,分别增加了39倍和112倍。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家庭,楼房、平房、瓦房代替了过去的茅草屋,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程控电话已开通,道路绿化及村庄建设按现代化新农村的模式进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生变化。
为重振“大包干”雄风,加快小岗村经济发展,小岗村全面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凤阳县委、县政府为小岗村制定了十分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并决定把小岗村作为观光农业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建设。按照文明村的要求,目前已制订了村庄综合规划,兴建了通往小岗村的柏油路和村内水泥路,在村内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广播电视室、农民科技文化学校和一座含幼儿园的完全小学。去年,小岗村与张家港市长江村结为友好村,实行东西联动,共同发展。
小岗村人坚信,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进一步弘扬大包干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把小岗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小岗村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