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统年间以后社会动乱不安,为了防范一匪盗骚扰和清代乾隆至嘉庆时代近百年盛世,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有钱人在乡里要显身价、保财产。于是,大田各村都有建造土堡的寻惯.一座土堡(楼)十几户、几十户,几十、上百口人居住。大田的土、木、石又极为丰富,用材方便、所以,大建土堡,而且土堡(楼)二岭规模宏大,建筑考究。
至今全县还保存十九座规模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土堡,均溪镇许思坑村的芳联堡、湖美乡旺建村的攀贵堡、济阳乡大儒仁寿堡和桃源东坂土堡、广平丰庄村的延庆堡、广平五峰的万厚堡、太华乡万湖村的洋中堡、广平万宅绍恢堡、万筹光裕堡、广平鸿禧堡等。
太华魁城瞬末清初建的镇中堡志序记载:“盖闻古来筑城池为郡县屏翰之固,避山寨为乡里保守之献,御强寇保身家地方,扦外而卫内,治平之时也。观失当今之世偷安日少,战兢日多,数年间干戈抢接,家室靡宁,奔走不迫,民之流离失者繁矣,家之十室九空者屡矣,迩来又有绿林四处云集,昏夜出没无常。吾乡莲花寨虽云险竣而僻在水尾,即或有危之际搬运不及,奚暇御寇,兹阖乡会议於中央洋,作立一堡号镇中堡……”。由此可见当时建筑土堡的社会背景及建堡目的。
林林总总的各式土堡,防御色彩特别浓烈。如廊层不开窗、二层以上才开宽20公分、高一米的狭小窗,枪眼遍布,而且土堡周围都不会成为死角,使敌人不得靠近身,墙基特厚,当时的枪炮根本威胁不了它的安全;楼门象城门,大都用石条拱顶,石条门框;近尺厚门扇还钉上一层铁皮,门上还放有放水孔以便灭火;堡内掘有井,便于被困汲水饮用等。大门一关,千夫莫及,如丰庄延庆堡于民国年间被尤溪卢兴邦部围困数日,调来“七星炮”猛轰,但只留下一个个 “疤”而己,可见其坚固性。
大田土堡与永定、南靖、诏安等地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一、取当地丰富的石头,底层全部用石逐块彻起,不用任何粘加物,土石高比例为1:2左右,使士墙不易受地面水和风雨的浸蚀。二、大门用硬杂木,其余全用衫木、不易腐烂、三、困地制宜,就地筑堡;不论丘陵高山,平洋河边、均有建堡。有的父建内堂,子建土围。历时十几三十多年,可见费资巨大。